眼科医院内眼手术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论文_吕欣霞

眼科医院内眼手术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论文_吕欣霞

吕欣霞(山东省昌乐县立医院262400)

【摘要】目的: 探讨内眼手术医源性感染的易发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针对内眼手术发生医源性感染的危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并严格落实。结果:提高医务人员对内眼手术后发生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性的认识,保证医疗质量,避免眼内炎的发生。结论:制定适合眼病专科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的相关制度、工作流程和措施并认真落实,有效预防内眼手术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内眼手术; 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040-02

我院是市级眼病专科医院, 眼科患者中以手术病例居多,占96.2%[1]。我院内眼手术量为275 例/年,发生内眼手术后感染几率较多,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引发医源性眼内炎,将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必须运用科学的措施和控制方法,有效的预防和降低内眼手术后医源性眼内炎的发生。

1 引发内眼手术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眼解剖组织结构的特殊性眼组织结构精细而且脆弱。眼球表面暴露于外界,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侵袭而导致感染。结膜囊通过眼睑裂与外界相通,结膜囊腔内寄生着大量病原微生物。角膜、晶状体、玻璃体为无血管的透明组织,当机体抵抗力转弱病原微生物入侵时它们是最好的培养基,使病原菌迅速繁殖蔓延,引发眼内炎。据报道白内障手术后前房穿刺液培养阳性率高达40%[2]。

1.2 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因素眼与全身各系统密切相关,糖尿病、高血压、肾病、老年病等,病原菌易在其眼内定植,术后易引发感染。有报道内眼手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0.02%,医务人员思想观念不够重视,手术前准备时间短,在繁忙的工作中通过医务人员、患者的手极易污染术眼及周围组织。

1.3 围手术期管理不到位术前术眼准备不充分,如点抗生素眼药水的时间不足,结膜囊冲洗不彻底等。手术中进入眼内的器械、植入物、冲洗液等携带病原菌。手术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在手术者未察觉的情况下手套破损等。手术室的空气环境不达标。术后护理过程中不及时换药,点眼药水造成的污染等。

2 预防与控制2.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医院有完善的医院管理体系。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科室感染管理质控小组构成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

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互相配合,沟通协调,对预防控制我院内眼手术后发生医源性眼内炎起到积极的监管作用。

2.2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国家、省、市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眼病专科医院工作的特点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包括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作业指导书、工作流程、考核标准及办法等。下发到各科室,使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责任分明。

2.3 加强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与医务科、护理部联合,每月对医护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眼科诊疗护理技术、三基三严、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等培训。增强医务人员消毒隔离知识、无菌观念,认清引发医源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和积极主动预防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执业行为,认真执行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等,遵守医院各项感染管理制度。

2.4 加强重点部位的管理2.4.1 手术室感染管理:1)我院手术室为洁净手术室,布局合理,双通道,三区分明,符合洁污分开的原则。根据眼科手术的类别使用不同净化级别的手术间。特殊感染的手术在门诊手术室进行。

手术进行过程中控制手术间内人员在5 人以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净化运行管理:每日手术前30 分钟开始运转净化空调,每日检测室内温、湿度,保持在22-25℃、50%。每半年监测风量、噪音、压差一次。定期清洁过滤器,初效1 次/月,中效1 次/半年,高效1 次/四年。3)清洁管理:每次手术结束后在进化空调系统运行条件下彻底清除污物、杂物、敷料等。用含氯剂擦拭手术间内所有的台面、地面。每周末彻底清洁一次手术间卫生。不同净化级别的手术间使用各自的清洁用具,决不交叉。4)刷手的管理:医务人员手被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洗手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措施之一[3]。

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洗手、外科手消毒。每半月抽查2 名医护人员的手,手细菌数不可≥5cfu/cm2。5)严格执行卫生部管理规定,凡进入体腔的器械物品,每次使用前必须灭菌。医院手术室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器、环氧乙烷进行灭菌,护理人员在打开无菌包前,严格核对灭菌有效期,包内外灭菌指示卡,合格后方可使用。

2.4.2 加强供应室的感染管理我院供应室为全院提供无菌物品,包括手术器械、敷料等。供应室严格执行《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对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回收、清洗、包装、灭菌,每锅化学监测,合格后发放。眼科器械均为精细器械,尤其是轴节及复杂结构部位的冲洗,在清洗过程中应注意环节质量,包装器械彻底清洗的效果[4]。

2.4.3 治疗室、暗室的管理治疗室为病人进行眼部处置、换药的场所,达到Ⅱ类环境标准,设专人管理。卫生每日清扫两次,每周大扫除一次。利用紫外线灯对治疗室的空气、物表进行消毒,每日两次。每周使用空气净化器对治疗室进行终末消毒一次。治疗室内使用的无菌持物钳(镊)干湿保存,4 小时更换一次。皮肤消毒剂每日更换一次。授水器每人一用一消毒。拆线、换药器械均一人一用一灭菌。冲洗眼睛的生理盐水开启后24 小时内使用。滴眼液(眼药水、散(缩)瞳药水、表面麻醉剂)选择小包装药品,一经开启后24 小时弃掉。

暗室为患者进行眼科检查。暗室比照Ⅱ类环境标准进行管理,利用紫外线灯对暗室的空气、物表进行消毒,每日两次。每周使用空气净化器对暗室进行终末消毒一次。暗室内遮眼板一人一用一消毒。眼压计为非接触式。检眼镜、裂隙灯下颌托及前额架每次用后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5 加强重点环节的管理2.5.1 围手术期的管理术前:内眼手术前3 日点抗生素眼药水,4-6 次日。术前一日洗澡、洗发,冲洗泪道。术日晨用肥皂清洁颜面部皮肤。术前1 小时冲洗结膜囊,消毒术野皮肤(切口周围15x20cm)的区域[5],盖无菌纱布。

术中:患者更衣后进入手术室,头带一次性无菌帽子将头发全部包裹在内。严格消毒术野两遍,铺无菌孔巾。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手卫生,患者术中使用的全部器械、物品达到灭菌水平并保证一人一用无交叉。

术后: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注意观察72 小时内术眼的疼痛性质。术后为患者进行眼部处置时医护人员严格洗手,无菌操作。

滴眼液每人专用,避免污染瓶口。医护人员向患者宣教不可用手触碰术眼,防止眼部敷料的污染。

2.5.2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内眼手术使用大量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注射器、一次性无菌敷料、植入眼内的人工晶体、穿刺刀、缝线、硅胶海绵、硅油、惰性气体等,严把进货关,必须四证齐全,批批检验报告齐全,保存备案,便于追溯。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认真查对一次性用品的名称、有效期、包装是否完整、是否灭菌等,确认合格后使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对医疗用品的使用进行监管,每月进行质量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6 加强重点人员的管理与患者接触的医、护、技人员、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进修人员、见习期人员、保洁人员为重点人员 ,加强对他们进行培训、考核,使他们认识到发生院内感染的危害性,掌握正确的防控方法,避免医源性眼内炎的发生。

2.7 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严格遵照抗生素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药剂科、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联合进行定期检查,督促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滥用或长期眼局部应用激素滴眼液。

参考文献:[1] 朱桂玲. 眼科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5(9):1092-1094.[2] 俆延模.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37-138.[3] 宋烽.手术室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7:254.[4] 陈淑敏.眼科准分子手术的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8)983.

论文作者:吕欣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2

标签:;  ;  ;  ;  ;  ;  ;  ;  

眼科医院内眼手术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论文_吕欣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