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预防接种实际工作中部份儿童免疫空白原因论文_王莉

浅析预防接种实际工作中部份儿童免疫空白原因论文_王莉

(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苏州 215500)

【摘要】预防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疫苗接种可以使我们,特别是儿童免受一些传染病带来的健康损害,有时甚至是生命威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儿童免疫空白,未能及时接种疫苗,导致相关传染病的发生甚至流行。本文主要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儿童免疫空白的原因和针对措施,以消灭免疫空白,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关键词】预防接种;疫苗;免疫空白;流动儿童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312-02

预防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防病措施。疫苗接种可以使我们,特别是儿童免受一些传染病带来的健康损害,有时甚至是生命威胁。得益于疫苗接种,全球每年数百万计的儿童免于各种传染病导致的残疾和死亡。由于疫苗所取得的成效,已经使人们忘记了疫苗使用前瘟疫肆虐的景象。?

近几年,我国每年预防接种大约10亿剂次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介绍,我国自1978年实施有计划的预防接种以来,脊髓灰质炎、卡介苗、百白破、麻疹疫苗的接种率不断上升,1988、1990、1995年先后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疫苗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据估算,30多年以来,全国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6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降幅达99%以上。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儿童免疫空白,未能及时接种疫苗,导致相关传染病的发生甚至流行。

1.分析免疫空白相关原因如下

1.1 各部门缺乏沟通,没有统一的知识培训,造成认知误区,比如出生满一个月做体检,儿保医生体检发现有卵圆孔未闭或房间隔缺损的婴儿,会嘱咐家长 暂时先不要接种疫苗,等心脏的缺口完全长好之后再接种疫苗,而实际上,苏州市规定,杂音Ⅱ级以下,房间隔、室间隔缺损2~5mm,接种非减毒活疫苗;室间隔缺损2mm以下,所有疫苗均可接种。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发现因为体检医生没有受过相关的计划免疫的培训,导致一部分先心的小朋友未能及时接种疫苗,甚至一周岁,两周岁之后等心脏完全长好之后才办理预防接种卡,造成免疫空白

1.2 随着儿童年龄增长,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从原来的每个月都需要接种到一年接种一次或两三年才需要接种一次,随着间隔时间的增长,有一部分家长会忘记给儿童打预防针这件事情,造成大年龄段的免疫空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有一些出生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婴儿,如巨细胞感染等,因为自身原因,不能及时接种疫苗,造成免疫空白

1.4 其他如先天性梅毒 严重营养不良 肾功能不全,有严重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者等等,禁忌接种疫苗,造成免疫空白。

1.5 大量农村山区的父母外出打工,把儿童交给爷爷奶奶看管,而农村 山区的老人大部分文化水平低下,与外界也沟通不良,不懂打预防针是怎么一回事,特别是贵州等山区,实际工作中,常碰到几岁的小朋友,从农村或山区出来,以前是家里老人带的,一针都没打过,造成免疫空白。

1.6 一部分流动儿童跟在父母身边,但因为父母在外打工 工作繁忙,或做生意早出晚归,思 想观念落后,忽略了儿童的预防接种,想起来就打一针,想不起来就不打。不能按时按程序给儿童规范的接种疫苗。

1.7 有的家长流动性大,一年换一个打工地方,到新环境找不到当地的预防接种场所,就不带儿童去接种疫苗,造成免疫空白

1.8 有的家长对计划免疫持怀疑态度,对疫苗不信任,不给小朋友接种疫苗

1.9 在实际工作中,还碰到 有些家长过分仔细小心,只要小朋友稍有些流鼻涕,或打喷嚏,也不咨询专业医生,就给小朋友停止预防接种,停好几个月,造成小朋友不能按时接种疫苗。

1.10 有的家长对预防接种证保管不慎,损毁或丢失后就不再去接种疫苗

2.相关对策

2.1 加强各部门的关联,组织业务培训,统一标准,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2 通过预约单,短信,电话,微信等等各种方式通知家长带儿童接种疫苗,特别是大年龄组的儿童。

2.3 一些先天性心脏缺口和患有种种禁忌症的儿童,要及时跟进健康状况,做免疫力测试,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及时接种疫苗。

2.4 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做好基层的宣传工作,接种单位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流动儿童主动搜索,到流动人口集居地、出租房等地,掌握流动儿童情况。在暂住地居住≥3个月的流动儿童,由现居住地接种单位负责预防接种并建立预防接种(簿)。

2.5 无预防接种证者或丢失预防接种证及时建立或补办预防接种证。

2.6 定期开展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培训,加强家长对计划免疫的正确认识。

2.7 加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和管理,在儿童入托、入学报名前审核儿童的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卡或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等资料,为托幼机构和学校开展接种证查验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发现儿童漏针情况及时通知补种。

通过各方面的管理和措施跟进,及时为儿童接种疫苗,消除免疫空白,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文萍.灵芝镇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年第2期178-179.

[3]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

[4]《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16.

[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论文作者:王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浅析预防接种实际工作中部份儿童免疫空白原因论文_王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