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精装精细化设计管理论文_彭旭文

深圳市名雕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同步的管理要求,同时也阐述了建筑主体到精装修实施全程产业化,并指出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同步的要点在于及时计划尽早介入,使得二者相得益彰,保证建筑设计的原创性与完整性,对建筑装修设计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精细化设计;精装修;建筑设计;室内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日益改善和精细化设计、精装修交房逐渐成为普遍趋势和标准要求,人们对于建筑装修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行装修工程施工管理方式还是处于粗放式的管理水平,没有达到装修所需要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总结和研究精细化装修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在工作中有一个感受是:即便是非精装修交房项目,建筑与室内设计同步进行也是提高设计成果水平和附加值的一个重要方式,这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得到实践应用和证明。而在当前全球倡导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建筑的时代下,从建筑主体到精装修实施全程产业化也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就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化设计与室内设计高效率的同步设计,将成为主流。

1 项目实例概况

1.1 实例一

某住宅小型住宅建筑主力户型是90m2的三居室,门厅、门厅储藏、就餐区等功能空间配置样样不少,各空间的尺度都采用的是下限,属于功能性配置。设计过程中,各空间的尺度统一协调是设计要点。本项目的另外一个特色是干湿分离式的卫生间设计,虽然只有一个卫生间,但是因为干湿分离设计,抽水马桶单独设置,还有相对独立的淋浴间,在使用时可以基本各自独立使用,互不干扰。精细化设计可以创造出小空间多功能的效果,提升使用舒适度。精装修的设计照格是现代风格,简洁实用,与户型定位匹配。

1.2 实例二

某改善型住宅建筑主力户型是150m2的三居室。与实例一对比,同是三居室,改善型的标准和刚需型的标准差别一目了然:面宽由两开间升级到三开间;客厅和卧室开间尺寸也比刚需户型大;有独立的餐厅空间、储藏室、冼衣空间;真正的两个卫生间配置。每层两户共用电梯,电梯双侧开门。在同步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各个空间的尺度要相应放大,室内设计也要与之匹配,与户型使用的舒适性相呼应,风格是在现代网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厚重的设计手法,追求与户型标准的完美搭配。

1.3 实例三

该项目是升级换代型的高档住宅。主力户型为220m2,各空间尺度更加舒适,卫生间全部有外窗,增加了独立的家政间和独立的电梯入户。项目的最大特色是采用了恒温恒湿系统,毛细管采暖和制冷以及独立的风管送新风。要求要有吊顶局部遮挡毛细管的干管,顶棚和墙面做法要与毛细管匹配;地面做法厚度多150mm,以满足铺设讽管的需要,每户集中设置新网竖并和排风竖并,需要与平面功能完美呼应。装修网格采用的是古典网格,恒温恒湿的这些设备技水要求与古典风格的吊顶、线脚、实水架空地板等匹配,古典风格也与项目定位适应。

2 同步设计管理要求

2.1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同步

近年来,我们对住宅设计项目提出了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同步的管理要求,最初的起因是与万科合作的住宅项目大多数要求精装修交房。室内设计在建筑设计开始后会参与进来,所以从客观上要求进行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同步管理。

最初同步设计比较被动,因为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大多会委托给两家不同的单位,建筑设计院无法协调不同单位之间的进度,往往建筑设计即将出施工图,但室内设计单位还没确定,或者室内设计方案尚未确定。这祥在室内设计单位真正开始参与设计时,往往与建筑设计冲突比较大,导致建筑设计很多工作要推翻重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了将室内设计方案硬性规定提前介入的同步设计工作方式,在没有明确室内设计单位前,由建筑团队的建筑设计师按室内设计师的思路同步设计,提前考虑室内设计的问题,逐渐形成一个标准的设计流程要求,同步设计工作也变得更加主动。

2.2 住宅的使用属性决定了功能空间的逻辑

对住宅使用属性的熟练程度决定了对这种空间逻辑的把握能力。无论是低标准的刚需住宅,还是高标准的改善型住宅,空间逻辑具有相同的规律。而家具的常见尺寸和人沛工程学标准又有着清晰的脉络和合理的变化范围。所以即便非精装的住宅,也可以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建筑与室内同步设计的方法。

同步设计的好处显而易见,经过充分推敲和考虑对比的细部空间设计,效果会更具使用上的方便和舒适性,会得到更积极肯定的市场反馈,对甲方而言,减少后期的修改,可有效控制成本和开发周期,产品去化速度快;对设计而言,效率高的设计必然是方向。从户型概念开始,室内概念设计即应相应开始,经过同步进行的深化设计,在确定实施方案前,各个室内功能空间经过逐级修改和推敲,渐趋合理,如果后期有另外的室内设计介入,更多的是装修风格方面的设计。而功能性、尺度方面的设计问题已经得到了充分考虑,提高了配合效率(见图1)。

3 习惯培养与标准制定

3.1 习惯的培养源自制度建设和标准制定

设计工作流程规定,在户型概念方案确定后,项目负责人需要启动室内概念设计。通常此阶段甲方委派的室内设计方还没有到位,这项工作由建筑设计室内组来完成,室内组根据作业指南,从入□玄关空间到厨房空间再到起居、卧室空间,梳理流线,根据户型档次标准,复核各空间合理的尺度和家具尺寸,确认签字后,进入方案深化阶段。流程中也规定,在此阶段结构、设备、电气专业也同时介入,结构专业要经过试算给出关键的墙、梁尺寸,设备电气专业要有全区管线路由图,据此排布设备用房的位置,可以初步判断地下室空间的管廊位置,为地下第二大堂和赠送库房(大部分项目都有)预留条件。各层的管并位置和尺寸也有了初步方案,户内电箱位置要开始考虑。在方案深化设计阶段,上述技水穿插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落实和准确复核,如果这时第三方室内设计单位开始参与,则应按流程规定和标准项与其逐条沟通确认。

3.2 标准明确之后,实时更新并培训也非常重要

不同设计师对项目有不同的理解,掌握的尺度也有所不同,即使是在住宅这种极其大众化的产品上。为了不因人而异,根据多个项目的数据总结和积累,制定相应的标准,所有项目的标准按此统一,使项目的设计质量更有保证,设计逻辑清晰又特点鲜明。市场在变,潮流在变,相应的标准也要实时更新,确保其领先性和适用性,在更新标准后,及时安排培训,使标准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和执行。

3.3 同步设计工作手册标准文件

同步设计工作手册标准文件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户型流线标准;二是功能空间尺度标准;三是管并尺寸标准;四是户内细节设计标准。

同步设计必然涉及技水工作交叉,交叉工作要求重视与配合方往来文件的管理,特别是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设计条件的落实与设计方向的发展,往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呈螺旋式的上升、摇摆式的前进,常常需要重新讨论最初的情形。如果没有过程中的往来文件记录,一切就无从谈起。

3.4 关键工作节点的讨论和确定

每一次条件图的变化,都可能对相关专业产生未知的影响,及时沟通配合是关键,要求在有设计方向调整和方案性变化时,各专业及时跟进,提出书面反馈,同时书面意见要作为项目过程节点文件妥善存档。

4 全程产业化的探索

住宅实现全程产业化,在设计周期和建造周期、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都非常明显。在这一方面,日本开始比较早,发展到今天已经比较成熟,很好地印证了这些方面的优势。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提出过住宅产业化,但受制于当时的施工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产业化住宅变成了低标准临时住房的同义词,没有得到真正意义的有效推广。

产业的核心是工业化,工业化的关键是标准化,标准化的前提是设计标准化。只有实现设计标准化,才能实现生产、安装、施工等一系列工序的标准化,才能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在全程产业化方面,北京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相关设计标准,建立了楼梯、卫生间、厨房等部品部件图库,进行标准化户型研究,在经典户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墙体对齐、外墙规整,开间进深尺寸标准化、阳台空调板类型减少,实现户型基本单元和基本间,整体厨卫及家具、建筑门窗、楼梯的模数化、标准化和系列化使其更适合标准化。完整的产业化一定是装修一次到位。所以精装修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是设计标准化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只有统筹兼顾,才能使设计标准化真正落实,满足产业标准化的需要。

5 结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同步的管理要求,不仅要保证住宅建筑与室内设计程序的同步与协调、设计风格的统一,还要体现不同业主对个性设计的追求,实现住宅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并彰显住宅室内设计的个性化。从管理层面对技朮穿插的工作习惯培养和相关标准制定来看,要根据市场在变,潮流在变,相应的标准也要更新,确保其领先性和适用性,在更新标准后,要及时安排培训,使标准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和执行。

参考文献

[1] 王卫国,姚士洪 - 《石油科技论坛》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 2010

[2] 王怀玉,鲁志卫 - 《中国煤炭》谈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设计与构建- 2010

[3] 高锦 -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装修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研究- 2015

论文作者:彭旭文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  ;  ;  ;  ;  ;  ;  ;  

住宅精装精细化设计管理论文_彭旭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