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活力之源-学习方式论文_喻志仁

小学数学教学的活力之源-学习方式论文_喻志仁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罗凤第二小学 325204

摘要 在小学教育阶段中,数学是相当重要的一门课程, 尤其是对少年素养的提高,思维的创新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学生如何去学习数学这门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课程和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导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成为了学校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探索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大的转变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工作者、小学数学教研人员和教师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数学 教学论 学习方式 改革

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成长非常关键,其中数学这门课程又对少年思维和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1]。由于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因此,学习方式对学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论是对数学学习方式的探索,还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形态,都是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2]。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首先是具体的学习方式的探索,其次,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否还适应现代教育,如何转变。

一.对学习方式的探索

1.问题情景创设

所谓情景的创设,是指在教材内容同学生求知心理创造一种“冲突”,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想学,要学。例如,小学数学中的运算章节学习,是通过对数字的混合运算所得到的的结果,可以设计另一种情景,即让同学们心中默念一个数字,然后从结果逆向运算出原始的数字。因此,学生就更喜欢找出其他同学心中的原始数字。能让学生充满好奇和疑问会使学生们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同时在无形中训练了思维。

2.合作探讨, 提高学习效率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即使是现在的科研课题组中,主要的研究方式还是合作。那么,在数学这门学科中,我们是否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呢,答案不言而喻。在小学数学教程中,通过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可以在一起交流,分析问题,共同收集信息,探讨,最后寻找解决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明白思维的多样性[3],而且学生之间的友谊也得到加强。因此,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也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3、给予充分的时间空间, 让学生独立探究知识

学生在进行数学题目探究时,教师需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观察,收集,思考,分析,归纳,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思考。因此,让学生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究答案比老师的单方面灌输要强得多。有效的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才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同时表明,作为老师,应当少进行自我表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从上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这些都是需要老师积极探索。另一方面,传统的学习方式对现代的教育而言,已经不适合。因此,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与时俱进,对传统学习方式加以扬弃,寻找多样性学习方式。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否定传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仍然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我们也要认清一个概念,就是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那么首先要转变是教师的“学生观”。在教育活动中,老师和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也因此,老师教学生们学习知识时,可能会采用直接灌输的的方式。就会让学生采取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相反,如果学生被看作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就会引导学生采用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是,观念需要进行转变。

转变学习方式,应当从“身边”开始。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而数学的应用性决定了其学习的内容的有用性。这就表明数学教育是有现实意义的,而且对社会的发展是必须的。这样不论对学生的未来生活还是智力,都是有很大的帮助[4]。那么,作为教师,从生活经验和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出发,向学生们生动的展示数学知识,以及让同学们积极的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

转变学习方式,“多样化”是方向[5]。传统的被动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也应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教师应当采取一些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自主判断、选择能力有限,教师要当好他们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因此,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会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

三.小结

综上,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承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数学教学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数学的学习成果直接体现在教师的教育。从本文我们可以得知,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研究探索,学生既是被教育者,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老师应当转变传统师生观念,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对学生有益的学习方式。正确的,良好的学习方式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当然,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加明显,因此,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的活力之源,也是教师教学的活力之源。

参考文献

[1]高海兵.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浅探[J]. 小学教学参考, 2008(7):15-15.

[2]闫凤梅. "探究"学习让小学数学课生迸发无限活力[J]. Xinkecheng, 2010.

[3]余荣贵.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探索[J]. 未来英才, 2015.

[4]杨华.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1(12):260-260.

[5]陈义山.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思考[J]. 新课程·小学, 2013(7):60-60.

论文作者:喻志仁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4月总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的活力之源-学习方式论文_喻志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