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我国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的不适应性_比较优势理论论文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我国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的不适应性_比较优势理论论文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我国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的不适应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比较优势论文,适应性论文,竞争优势论文,战略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91(2002)01-022-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贸易领域实施了比较优势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出口总额在“六五”期间年均增长12.8%,“七五”期间为10.6%,“八五”期间则高达19.5%,连续多年保持出口总额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记录,从而使我国的进出口总额自1978~1997年间增长了13倍,同期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第30倍跃升到第10位。但是,应该看到,在取得这些巨大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出口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增长后劲乏力;换汇成本持续升高;外贸企业普遍亏损,等等。那么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呢?笔者从对贸易战略选择这一角度出发,在对比分析比较优势原理、竞争优势原理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在未来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不适应性,指出了我国应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实现战略性转变,并就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在重商主义时代,人们强调,只有一个经济的产品或资源与另一个经济的产品或资源相比具有绝对优势的时候,对外贸易才有可能发生。这种绝对优势是指,一个经济生产出来的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于另一个经济,或者说一个经济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格低于另一个经济。现代经济学用来解释贸易存在和贸易收益的理论主要有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Ricardo)于1817年提出来的,其是建立在比较成本理论基础之上的。比较成本理论是指,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应该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劳动生产率较高或成本较低)的产品,尽管一个国家(一般是落后国家)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的成本(劳动生产率)可能会高(低)于另一个国家(一般是发达国家)不具有相对优势的同一产品的成本(劳动生产率),但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贸易将有利于各自社会福利的增进。

比较优势的核心反映在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上。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形成了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在人们的观念中,发展中国家缺乏资本和技术,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在比较优势战略下所形成的世界产业结构格局是: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赫克歇尔(Heckscher)于1919年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俄林(Ohlin)继承了赫克歇尔的观点,于1933年创立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可以简单地概括如下:如果一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大于另一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那么该经济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个经济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里昂惕夫(Leontief)就以美国为例向赫克歇尔、俄林等人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发起了挑战。按照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模型,美国作为资本和技术资源丰富的国家,本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事实恰好相反,这就是国际经济学界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对此,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有一点十分明确,这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不是用产品本身来区分的,而是用投入要素来区分的,同样一种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是以劳动密集生产的,在发达国家却可能是以资本密集生产的。

从上述理论综述中,可以看出比较优势理论的本质和内容,理解影响比较优势的真正因素所在,即形成一个经济比较优势的因素在于该经济的要素禀赋。同时,还可以看出,比较优势理论暗含着一个经济所具有的资源禀赋保持不变的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波特(Porter)相继发表了他的著名的三部曲:《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和《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从而提出、完善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由于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可见,波特所指的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也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即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竞争优势,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因素: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推进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要素,推进要素是指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出来的要素,如高科技、熟练劳动者等。波特认为,在国际竞争中,随着科技的进步,一国要取得竞争优势,其推进要素比基本要素更为重要。

2.国内需求。波特认为,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服务水平,也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3.相关支撑产业。相关支撑产业即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的国内产业,包括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波特认为,其是影响一国主导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波特认为,政府既应为少数企业、也应为社会创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外部环境与企业的竞争能力息息相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更新产品、提高效率,才能取得持久、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激烈的竞争环境还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5.政府的作用。波特认为,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通过政策调节、创造竞争优势上面。

6.机遇。波特认为,机遇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与供求状况的重大变动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等。

波特指出,上述六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继而产生了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明星产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波特进一步发展了竞争优势理论,创立了“新竞争经济学”,提出了产业集聚概念,即经营同一产业的一群公司在地理上往往集中在一起。波特指出,在一个产业集聚集团中,既有主导产业、企业,又有为主导产业配套服务的其他产业、企业和机构,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立体网络,既竞争又合作,从而赢得了产业和企业的国际部分优势。

二、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理论与实证分析

长期以来一直指导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战略,但是,应该看到,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一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主要是因为:

1.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需求日益减少。国际贸易的主要目的现已不再是互通有无,而是尽可能地占领国际市场,以获取更大的对外贸易利益。为此,国际生产越来越倾向于以需求为导向,而从需求结构看,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日趋饱和,国际消费需求结构以及相应的投资需求结构已向更高层次转换。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少、产品质量不高,这种中低档次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对的只能是日益缩小的国际市场和日益下降的价格水平,形成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交换的贸易条件越来越恶化。

2.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值低,易出现出口的“贫困化增长”,同时,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生产地区分布也不均衡,使我国产品极易遭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和冲击。

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了诸多的贸易壁垒的阻碍,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这也使得我国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贸易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从属和被动的不利地位,极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综上所述,结合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看出,比较成本是对本国的产品进行比较而言的,并不意味着比较成本低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就一定具有竞争优势。无论是以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的比较成本说,还是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的资源禀赋说,其比较优势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问题是,在现阶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这些假定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在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依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调整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结构,是国际竞争新格局对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强制。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虽有不足之处,如,其过度地强调了企业和市场的作用而低估了政府的作用,但是,自诞生以来,已经受了足足20年的检验,越来越被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和实践的指导性,也渐渐地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竞争优势超越了比较优势,拥有崭新的内涵,与比较优势相比,更符合当代对外贸易的实际状况,拥有更多符合当代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特征:

1.竞争优势理论采用的是一种非均衡的动态分析和局部分析方法,以不完善竞争市场作为其分析的理论前提,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考虑怎样才能使一国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得到的福利更多一些,生产效率提高得更快一些,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

2.竞争优势理论除了考虑现实的利益外,还考虑潜在的利益对比,考虑怎样才能使一国取得或保持竞争优势,以便从对外贸易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3.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的创新机制,取决于企业的后天努力和进取精神。只要企业勇于创新,积极竞争,一个后进的国家也有可能成为有着竞争优势的国家。反之亦然。

4.竞争优势理论涉及产业、企业,强调非价格竞争,更注重要素的质量及产品市场的需求档次。

可见,与比较优势理论相比,竞争优势理论更符合当今世界对外贸易的实际状况。依据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进行考察,不难发现,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应适时地从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转为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波特提出的发展科技、创造竞争优势的理论更符合当今以科技推动经济增长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结构也更具现实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达国家的科技产业飞速发展,据OECD的统计,其主要成员的知识经济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已接受30%;出口产品结构逐步转变到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的方向,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目前已接近40%;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发展迅速,到2002年此类服务出口将占其服务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根据世界银行《1998年世界发展指南》的统计资料,1996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新加坡为71%、马来西亚为67%、爱尔兰为62%、韩国为39%、墨西哥为32%、以色列为30%,我国的台湾省目前已接近50%。可见,高新技术产品未来将成为世界各国出口的主导产品。

近年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很快,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总体增长速度,占我国出口产品及出口工业品的比重也在逐年加大,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历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情况

项目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出口额(亿美元)39.96 46.7663.42

100.91

126.63

同比增长(%) 38.9

17.035.6 59.1 25.5

占产品比重(%)4.75.1 5.2

6.8 8.4

占工业品比重(%) 5.96.2 6.3

7.9 9.8

项目1997

1998 1999 2000(1~8)

出口额(亿美元)

163.10 202.51

247.04223.92

同比增长(%) 28.824.2 22.0 51.5

占产品比重(%)8.911.0 12.7

-

占工业品比重(%) 10.312.4 14.1

-

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较初级产品和一般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可以通过产业显形比较优势和外贸竞争力指数这两个相关指标来说明。所谓显形比较优势,是指一国某个行业出口金额同其进口金额的比值。如果这个比值大于1,就可以认为该行业具备显形比较优势,比值越大优势越明显,反之亦然。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初级产品的显形比较优势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工业品的显形比较优势则逐年上升,其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是我国工业品出口维持国际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外贸竞争力指数在1991年为-0.53,之后逐年上升,1999年为-0.21,已接近成为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

表2 1994~1998年我国各类产品显形比较优势的变化情况

项目

1994 1995 1996 19971998

初级产品

1.20 0.88 0.86 0.840.90

工业品 1.02 1.18 1.14 1.401.39

高新技术产品

0.31 0.46 0.56 0.680.69

表3 1991~1999年我国各类产品外贸竞争力指数的变化情况

项目

1991 1992 1993 19941995

初级产品

0.1970.1250.08 0.09

-0.021

工业品 ---0.010.07

高新技术产品

-0.53-0.46-0.55 -0.53

-0.37

项目

1996 1997 1998 1999

初级产品

-0.07-0.09-0.05 -

工业品 0.05 0.14 0.14

-

高新技术产品

-0.28-0.19-0.18 -0.21

但是,在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更应看到,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的比重还比较低。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出口产业的技术创新,全面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原有的一些贸易保护措施将会逐步减少或取消,原有的垄断行业也将被打破,国内市场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对外开放。面对制度完善、科技发达、资金雄厚的发达国家的战争,我国如不提前培育竞争意识、增强竞争能力,别说开拓国际市场,就连国内市场都将守不住。

另外,根据资源禀赋条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仍将存在。因此,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力培育行业、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保持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稳步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在我国存在的长期性,并为其生存创造必要的发展空间,决不要因为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品而对其置之不理;同时,我们更要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加快传统出口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步伐,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增强传统出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所决定的静态优势,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竞争优势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综合能力的作用结果;比较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上述分析表明,一方面,根据生产要素禀赋,我国目前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些比较优势还必须加以利用。要实现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就必须以竞争优势为导向,将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采用高新技术。正如1998年度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纲要中指出的,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掌握高新技术这一新财富,就会落后于他人,以致丧失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

在这个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的年代,加入WTO的我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主动融入世界经济的洪流,去接受竞争的洗礼,才能求生存、促发展,才能振兴国民经济,否则将会被历史无情地加以淘汰。为了适应当代国际经济形势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获取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通过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笔者认为,我国应以竞争优势理论作为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促使对外贸易战略由以比较优势导向向以竞争优势导向转变。

三、几点思考

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对外贸易又一次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从比较优势导向转向竞争优势导向的轨道,实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理论有待于全面、彻底的创新,相关的外贸制度和政策设计也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完善。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应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1.应积极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理性的推行竞争优势理论的微观和宏观主体。建立全国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国内大市场及市场体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以增强创新和竞争能力,建立健全有效的市场运行传导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彻底落实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便产生有理性的企业行为和减少政府干预的无效。

2.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统筹安排。选择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市场前景看好的适用先进技术进行产业化经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作用,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体、产品出口重点企业;加速科技资源向企业的流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调动微观主体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外贸、政府订货和采购等各项政策;制定和修订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

3.应努力实现高新技术向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渗透。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另一方面,我国门类齐全且规模较大的传统工业可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因此,我们要加快传统出口产业的技术改造,把生物、信息、自动化等高新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煤炭、油气、冶金、机械等产业,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标签:;  ;  ;  ;  ;  ;  ;  ;  ;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我国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的不适应性_比较优势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