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_年晓蓉,田甜

持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_年晓蓉,田甜

年晓蓉 田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肿瘤医院 830011)

【摘要】 目的:分析持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9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持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SAS分数为(35.58±4.26),对照组为(44.36±4.0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的SDS分数为(32.75±3.08),对照组为(41.01±3.4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的SES分数为(25.03±4.59),对照组为(16.11±3.7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持续性护理服务,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高,可推广。

【关键词】持续性护理;生活质量;乳腺癌术后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294-02

前言

乳腺癌主要指由于患者乳腺发生病变,从而导致乳腺上皮组织产生肿瘤并恶化的现象。且乳腺癌的中晚期检出率极高,对患者造成了身体以及心理上的极大创伤[1-2]。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持续性护理干预,在配合治疗进程的基础上,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而对其术后生活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研究结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0例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进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45例观察组以及45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年龄最大为61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为(47.18±2.04)岁。对照组患者中年龄最大为60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为(48.14±1.99)岁。两组患者的基础性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如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遵照医嘱定期对患者进行有关指标的检测以及帮助患者按时服用药物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持续性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1.2.1术后病情跟踪护理

首先,以医生的手术病情评估报告为依据,为该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的术后恢复病况进行跟踪观察记录。由护士长制定值班护士排班计划以及交接班制度,并要求护士严格执行,避免出现因空岗而导致患者病情未得到及时护理和医治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护士应每天对患者进行病情例行检查,密切关注患者的手术伤口变化情况,将患者的生命体征具体检查指标等详细病况登记在相应的健康档案中,为病情评定提供依据。

1.2.2术后定期举行宣教活动

为向患者普及乳腺癌相关疾病原理、治疗手段以及护理方法等知识,护理人员应每月开展一次术后宣教活动。其中,宣教由主治医生担任主讲,负责向患者介绍乳腺癌的专业医疗知识,以提高患者的疾病认识水平;由护士负责维持宣讲会秩序,并向患者分发乳腺癌疾病宣传手册;由护士长负责整场宣讲会的组织工作。另外,还应开展疾病知识交流环节。首先,患者可分别向医生以及护士咨询疾病治疗原理以及术后护理方法等方面的信息;其次,患者之间可进行自由交流,分享治疗经验,通过交际沟通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并帮助其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以缓解其紧张、焦虑或抑郁的不良情绪。

1.2.3术后人性化心理护理

由于乳腺癌患者经手术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治疗以及恢复进程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聆听患者的情绪;一旦发现患者情绪异常,应立即对其进行疏导,防止不良情绪阻碍病情恢复进程。另外,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醒其在恢复过程中的饮食禁忌以及其他注意事项,通过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而缓解其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对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评定(SAS)、自尊量表评定(SE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SDS);其中,SAS分数以及SDS分数随着患者心理状态的恢复而提高,反之则降低;SES分数则随着患者自尊水平的升高而提高,反之降低;根据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的SAS分数、SDS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且观察组SES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自评量表分数对比( x-±s)

组别例数SDSSASSES

观察组45(32.75±3.08)(35.58±4.26)(25.03±4.59)

对照组45(41.01±3.44)(44.36±4.01)(16.11±3.74)

t 5.10 3.96 3.77

P <0.05<0.05<0.05

3.讨论

乳腺癌是妇科中的常见疾病之一,乳腺癌治疗通常会使患者的第二性征产生缺陷,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消极影响[5]。在常规的乳腺癌护理中,通常将护理重心放在患者术后的短期病情观察中,且随着患者出院而结束护理服务。短暂的病况护理并无法保证患者的身心恢复水平。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持续护理干预,研究术后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分数以及抑郁自评分数分别为(44.36±4.01)、(35.58±4.26),而采用持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为(35.58±4.26)、(32.75±3.08),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说明在乳腺癌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持续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其焦虑以及抑郁情绪,使患者能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休养和治疗,从而促进病情的恢复。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自尊评定分数为(25.03±4.59),而对照组为(16.11±3.7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说明持续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接纳度,帮助其认识自我价值,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持续护理干预能在有效配合治疗进程的基础上,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且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较为满意,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吕玉洁.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06):1-2.

[2]马超慧,呼敏,郝桂琴.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06):136-137.

[3]刘青.系统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8):27-29.

[4]叶桦,王虹,代晓捷.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01):159-161.

[5]徐锦江,孙铭,顾立学.延续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09):972-974.

论文作者:年晓蓉,田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持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_年晓蓉,田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