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喻云兰

余杭区社区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00

摘 要:在中职会计课堂教学中,打造快乐课堂,让学生能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现状,通过角色扮演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打造出一个轻松、和谐、乐学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中职会计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生现状分析。中职学生多数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但他们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并且乐于展示自我。

2.教师现状分析。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中职会计教学往往是大量的知识灌输,教师基本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将教材上的知识点一一罗列,要求学生记忆和背诵。单调乏味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觉厌烦,同时这种记忆方式容易遗忘,又不能很好地灵活应用。

二、角色扮演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课堂结构及适合的教学方法,自然而然课堂的学习也就对他们产生了吸引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快乐教学,打造出快乐课堂的效果。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角色扮演不是一个学生可以完成的,是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使问题最终获得解决,这需要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过程中,会有许多情境案例呈现,这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眼界。同时,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每一名同学都各自扮演一个角色,承担一份工作,并且要对其他角色的工作负责,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学生在模拟现实工作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实际工作经验。

三、角色扮演的具体实施——以应收应付款业务核算为例

1.教学环节设置流程

2.具体实施

(1)确定教学目标。以企业财务会计应收应付款核算业务为例。

(2)教学内容分析。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分别属于资产和负债两个不同章节的内容,但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经济业务发生时双方会计主体所对应选择的事项。因此,将这两部分内容结合在一起学习,学生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

(3)设计和布置场景,准备相关经济业务、会计凭证及其它所需的工具。根据企业购销业务,设置以下四个情境:①普通购销业务,款项已收付。长江公司于2014年10月10日销售给中华公司甲商品500件,每件125元,增值税率为17%。商品已发出,款项已收存银行。②赊购赊销业务。上述业务中商品已发出,款项未收。③现金折扣购销业务。上述业务中商品已发出。合同规定付款条件为“2/10,1/20,n/30”。④现金折扣购销业务,款项已收付。上述业务中商品已发出。合同规定付款条件为“2/10,1/20,n/30”。长江公司分别于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2日收款。

(4)角色分配。教师根据业务需要,从全班学生中抽出一人担任银行职员,剩余学生分别扮演会计主管、出纳、审核、制单。分配角色后,教师指导学生熟悉各自的角色任务。

(5)角色扮演。学生在设置的情境中,分别以各自身份完成相关会计业务的操作。

(6)角色交换。在购销双方分别完成相关情境中的会计操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购销角色互换。

(7)教学评价。组织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四、总结

1.精心准备,创情境。教师需要精心准备并创设与会计岗位相关的情境,准备好与会计岗位角色相关的道具及材料,引导学生扮演不同会计岗位的角色,突破会计岗位技能训练,让学生更加直观和形象地体会快乐学习的过程。

2.巧妙设计,抓关键。通过精心设计的任务,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分析和解决会计岗位工作的问题,学生可以感受和体会到与会计岗位相关的工作职责和技能。

3.角色扮演,解问题。在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可结合案例对会计岗位角色内容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快速进入会计工作的现场。

参考文献

[1]孟召文《快乐教学,魅力课堂》.语言文学研究,2010,6。

[2]《模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在财会课堂中的应用》.职业教育研究,2013,6。

[3]李淑芳《让快乐教学渗入中职会计课堂》.文理导航,2014,3。

[4]葛家澍 耿金岭《企业财务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

论文作者:喻云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角色扮演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喻云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