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设计的思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论文_冷嘉倩

广告设计的思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论文_冷嘉倩

(南宁学院)

摘要:广告设计者的思维模式对于广告的最终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只有拥有敏锐的直觉、突发的灵感并配合以充分的想象力,才能够在创作的准备、构思以及表现思维中体现出更突出的创意,获得更好的市场满意度,被广大受众所认可。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广告设计中的的思维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展开探讨,从多个方向分析了广告设计者的思维形成影响因素,希望通过本文可以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广告设计;思维过程;影响因素

创作者在进行广告设计的过程中,其思维的分析过程重要非常。尤其是在广告设计方面,要将其独有的特质都表达出来,并将创作者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并将其与现代人的思维与审美需求充分融合,这也是在广告设计中的一项核心问题。

一、广告设计创作的思维过程

(一)设计创作的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至关重要,不可忽视,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应对整个作品有一个大体上的把握,明确整个广告设计的创作目的。应基于市场的发展动态进行综合研究,载将复杂的思维整合为一体,之后整理出详细的产品规划方案。也就是说,准备阶段的思维模式是基于观察的探索模式,设计师应对各类产品的设计发展形式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对其进行真和,最终确定设计的大体方向。

具体而言,首先,设计的动机即产品创造的源头,应根据其主导因素展开设计,通常来说,设计的动机一般包括开创性的需求驱动型、应用性的技术驱动型以及具有针对性的竞争驱动型;其次,市场综合研究是为了寻找合适的商机;最后提出具体的规划方案,并确定整个设计的创作目的与创作思路。总的来说,该阶段的思维过程拥有较强的抽象性特点,但在创作过程中也要尽可能的从抽象的思维当中剥离开来,准确的找出思维与现实平衡的中心点,抓住设计契机。

在创作的设计的准备期间,应有效提高思维的活跃性,尽可能的开拓资料的宽广度,重点搜集一些关键性资料,并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并且,在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中,要重点运用理性化思维,避免设计过于感性,应通过记录与总结的程序性思维来主导设计。

(二)设计创作的构思阶段

构思阶段是产品创作过程中方案的形成过程,也是设计准备阶段的沿袭,是对准备工作的进一步细化与思考。通常来说,构思阶段都是通过以下方法来解决创作中的种种问题。

一是通过借鉴性思维模式。也就是说充分借鉴其他领域的经验,将其外观造型、结构以及原理的元素借鉴到设计当中,并融合出一种新型的构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虽这样该模式拥有一定的抄袭嫌疑,但其最终的效果与原型相差甚远,主要是利用前者进行启发,也并不算抄袭。历史上也有很多的著名设计创作都是通过借鉴思维来进行构思的。

二是继承性型思维模式。该方法是将前辈的的创作作品作为原型,并融入更多的新型思想,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良。在设计历史上,稳定的发展时期中,大众的生活模式与鉴赏水准都拥有较强的稳定性,在阶段的思维也是设计的主导思想。比如说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他在对使用功能高度重视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人文素养,拥有很强的社会主义设计色彩,成就了具有人情味的北欧设计美学。

三是逆向思维模式。该模式即设计师对日常的事物进行反向思考,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通过逆向思维,用全新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相比于常规思维模式,逆向思维突破性更强,可以将设计师脑海中的创新观念充分挖掘出来。但从另一种角度来说,逆向思维也很容易走极端,所以在运用的过程中应重视思考的严谨性与合理性。 

四是整个思维模式。该方法即将原来的内容独立起来,将有联系的东西进行组合,或者将某个独立的产品承担多种构思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方法并非是简单的拼凑,还需要重点发挥出设计师对相关范畴的观察、分析以及组织能力。

(三)设计创作的表现阶段

准备阶段与构思阶段实际上都是在为广告设计创作进行酝酿的筹划阶段,而产品创作阶段则是将设计者的脑洞大开,将其充分体现在产品的核心阶段。经过前期的准备与构思,在整个时期,设计作品已经初见雏形,但依然可能会存在很多难以协调的形式与功能问题,该阶段的思考重点就是如何将各部分的关系处理好。

广告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形式,不像其他创作一样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而是将“理性”融入思维表现过程。表现的具体形式有多方面表现:在基本的方案已经构思构思好之后,设计者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对创作作品的意象表达进行整合,将前期的构思通过效果图、展示册、视频动画等方式展现出来;其次就是相关的材料以及工艺问题,如确定产品的细节、艺术表现形式所需的处理等。该过程的思维较为具体化,前阶段的酝酿思维逐渐减少,理性创作思维更加明显。

二、设计创作的思维过程的影响因素

广告设计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最终设计作品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创作思维中非逻辑性直觉、想象以及灵感等等。

首先来说,直觉也是设计者洞察力的主要表现,会在无意识状况下对人的思维造成较大影响。而直接与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大部分都是源于个人的日常学习与经验。直觉力不但对于设计师准备以及构思阶段有重要影响,让他们通过预见获取到更多独特的思维设计理念,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从更多的可行方案当中快速筛选出适合的最佳方案。但与此同时,广告设计也切记不可完全根据直觉来进行决断,这样会导致设计过于理想化,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因此,设计杂合带经过直觉的非逻辑判断后,还需要再利用科学的实践检验才能够确定最终的作品。

其次,灵感的闪现大多都是在设计师精神高度集中的过程中瞬间产生的创造力较强的突发性,一般来说,都是在环境安静、思维清楚、心情舒畅、精神放松的状态下。作为最高级别的创造性思维波动,灵感的突然闪现常常会让创作者的整个思维高潮迭起,创造力骤然增强。但有时,灵感的出现也会转瞬即逝,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应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对闪瞬而逝的灵感及时记录。

最后就是通过所想的事物与现象而联想到其他事物与想象,也就是由此及彼的思路连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联想。联想在广告设计的过程中对思维中的所有信息进行互相关联与对应。尽管搜寻到的结果常常是前期准备阶段内容的在线,但将其进行有效融合也很有可能发现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全新作品。在广告创作的过程中,结合联想可以高度统一广告设计的思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联想在广告设计思维中的重要性。此外,广告设计师基于某种目的而进行设计的,其缺少了一定的自由因素,因此在联想中应当从实际的目标出发,保证广告的中心性。

结语

总的来说,只有在拥有了一个良好的思维模式下,才能够创造出更加优秀的广告作品,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将设计师敏锐的直觉、突发的灵感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创作准备、构思以及创作表现三个阶段的不断探索,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广告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子乔.广告设计的思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8(02):9-11.

[2]刘明国.数字动画广告设计的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D].齐齐哈尔大学,2012.

[3]芮晓光.论现代广告设计创意中的思维创新[D].苏州大学,2008.

[4]李亦菲,朱新明,张侃.广告设计的思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学报,1996(01):22-29.

[5]章婷.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J].文学教育(下),2016(09):176

作者简介:冷嘉倩(1984.01-),女,广西桂林人,职称:高级工艺美术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论文作者:冷嘉倩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6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广告设计的思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论文_冷嘉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