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徽州民居室内环境初探论文_王慧

皖南徽州民居室内环境初探论文_王慧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专业 410075

摘要:皖南徽州民居是风格较为鲜明的地方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悠久,具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徽州民居室内环境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徽派建筑的艺术风格更是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为现代建筑的设计提供着借鉴。本文初步探讨文论述了徽州传统民居室内环境的地方特征,分析了皖南徽派民居具有地域文化的室内环境与人们生活行为的互动关系,以提出对现代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皖南;徽州;民居室内环境

一、徽州民居室内空间环境特征

徽州民居集古民居、祠堂、牌坊为一体,有明、清两代最典型的各式古建筑群及距今五百多年的古树、古井、古匾,被誉为“我国明代民间艺术的活专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走进徽州民居,犹如走进五百年前的徽州。徽州民居室内空间环境有着集聚文化气息的艺术特色,在旧时徽州城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征。清代以后,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左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进,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在室内的环境设计上,仍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皖南徽州民居室内环境设计有着更加独特的艺术特征[1]。

(一)空间的变换

徽州民居室内空间环境遵循着一定的模式,但又是多变的空间,在不同的地域内的徽州民居室内空间环境也有差异,在同一个地方,建筑特色也有很多的差异。但是都是紧随中轴对称的原则来进行设计,对于不规则的地带则采用不同的设计。在平面设计中有“凹”型“回”型“H”型“日”型等形式,很多的民居的室内设计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设计,在室内还会有书厅、排山阁、吞云轩、书房等辅助的设计环境。在线条上也非常的流畅,有很多的线路供不同身份的人来进行前、中、后堂的联系,这与当时的思想有很大的联系。在房门的设计上,都是可以拆卸的,可以说是非常的方便与灵活。徽州民居室内空间环境在整体的空间上灵活多变,动静结合,集聚古代思想的精华。例如:皖南徽州民居室内环境设计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歙县典型民居,明代的有方士载宅、张林福宅、天心堂;清代的有杨家大院、汪中怡宅、郑村和义堂、瞻淇民宅、蕃村鲍氏民宅等[2]。

(二)复合的空间组合

皖南徽州民居室内环境设计的空间环境大多是有机生长的,外部布局不严谨,但是居民的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则是条理井然,方正对称,大多数以绕天井为基本单元,单元之中多是三间、四合的格局,两层多进,各进都开天井,设一开敞式的厅堂,设左右对称的两厢房,形成一个三间或四面围合的空间,轴线取中。民居布局和结构紧凑、自由、屋宇相连,平面沿轴向对称布置。民成多为楼房,且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单元,组成全户活动中心。天井可少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的达36个。一般民居为三开间,较大住宅亦有五开间。一般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厅堂后用中门隔开,设一堂两卧室,堂室后又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整体结构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徽州最大的民居往往是“三十六个天井,七十二个榄窗,一百多个门庭”。其中的“天井”作为徽州民居的标志,是建筑的核心,典型的徽州民居多是两层楼建筑,在楼下中央,正对着大门朝着天井开放的部分被称为“正堂”,天井的设计充分的体现了民居的魅力和精神。天井是天然的空调,充分的发挥了通风、透气、排水的作用,利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让厅堂的起居环境保持保持了适度的安静和温暖,也宣泄了深宅高墙内封锁的股居民所形成的心理的压迫感[3]。

(三)变化的空间环境

皖南徽州民居室内环境设计中,徽州民居的厅堂是最重要的空间,其装饰陈设方面自然也非常的讲究,一般在堂中央挂堂匾,下挂中堂画,两侧柱子上挂木质联,左右挂条屏字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字画内容多格言家训,在传统社会中有重要的作用。直接反应了人们对于读书、经商、和做官的理念。通过文字图画,传递着传统文化赋予了居民居住环境的精神内涵。厅堂中配套的家居对称摆放,通常以迎门桌案为中心,壁下都设置条桌,作为供桌。在条桌前,放置八仙桌,平时用于摆放水果,这些看似简单的程序化摆设却含有丰富的寓意[4]。

二、室内空间环境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

(一)文化对室内空间环境的影响

在徽州古民居建筑中,儒家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尊卑有别、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封建道德观表现的也十分明显。徽州古民居的室内装饰中,有三雕,即木雕、石雕、砖雕。称“徽州三绝”,这“三绝”几乎在每家每户都可能看到。那些门坊、门罩、漏窗上的雕刻,一户之内少有雷同,窗槛、裙板、窗扇、斜撑等处,雕刻更为精美。在西递村,有一户人家天井中的十二个门扇上雕刻着二十四孝图,非常精细,讲述做人的道理,很有文化研究价值。大量的木、砖、石雕被用来装饰厅堂内的梁柱、门窗、栏杆、屏风和照壁等建筑细节,其中木雕是最精美的。在居民室内环境的家具中,多采用木雕的家具,可谓层次分明,栩栩如生[5]。

(二)地理对室内空间环境的影响

皖南徽州民居室内环境设计,在选址上,大多遵循中国“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传统风水理念进行,山水怀抱,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藏风聚气”是风水理论中理想的居住环境,背山可以挡住冬季北方袭来的寒流,面水可以接受夏季东风的凉风,向阳可以获得更好的日照。近水可以提供足够的引用水,既便于交通,又有利于排除雨雪积水,防止洪涝淹没房屋,同时还改善了视觉的封闭感,使建筑层次优美环境适宜。这就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徽州民居,依山傍水,山可以挡风,方便取柴烧火做饭取暖,又给人以美感。徽居的古村落,街道较笮,白色山墙宽厚高大,灰色马头墙造型别致,地理环境的影响对皖南徽州民居室内环境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6]。

总结:皖南徽州民居室内环境设计只所以享誉海内外,一方面是他保留的完整性,风格的统一性,造型的多样性,形式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在于他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徽州人崇尚自然美,追求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和统一。皖南徽州民居室内环境设计充分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现代的民居室内环境设计提供着借鉴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徽空间与灰空间[J].王博,郑先友.安徽建筑.2012(06)

[2]形式美的规律与塑造——关于室内设计基础教学的思考[J].梁晶,徐雷.大众文艺.2011(24)

[3]徽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社会构造对村落的空间构造的影响[J].王玉,倪琪.城市建筑.2011(11)

[4]略谈徽派建筑的艺术表现形式[J].沈静.美术教育研究.2011(09)

[5]孝道与贾道的双重变奏——明清徽商与孝文化[J].李少玉.孝感学院学报.2011(03)

[6]“士商合流”与“贾而好儒”——从“三言”“二拍”看明中叶商品经济的特征[J].王永.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作者简介:王慧(1995.07--);性别:女,籍贯:河南省濮阳市人,学历:本科,就读于中南大学;现有职称:学生;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单位及邮编: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专业410075;

论文作者:王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皖南徽州民居室内环境初探论文_王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