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收支的货币学派_国际收支论文

论国际收支的货币学派_国际收支论文

试论关于国际收支问题的货币学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收支论文,学派论文,试论论文,货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国际收支问题,20世纪70年代萌生了一个新的学派,它把货币在调整过程中的作用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故称为国际收支问题的“货币学派”,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理论的新观点。它在一定程度上沿循了关于国内问题的“货币主义”思路,所作的预断和政策含义也不同于其它学派。

货币主义者使用“国际收支”一词,不是取它的“国际贸易平衡表”这一通常的含义,而是指各项收支平衡中的一项,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收支不平衡中之一项。具体而言,他们研究的对象集中在融通性或调整性交易(相对于自发性而言)方面。在固定汇率体系下,对货币主义者来说最有意义的概念是能够显示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给国内货币基数带来影响的调整项目(国内货币基数含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银行掌握以外的货币)。而货币基数的变化直接决定着货币供应。最贴近这一定义的项目是“官方储备交易平衡额”。

很明显,货币学派的着眼点不是国际收支各个组成部分--象贸易及劳务流动、长期资本或私人短期资本等,而是将所有的项目统而观之,对任何“局部平衡”的状况不予注意。因而,该学派被描绘成是在“本未倒置”地看问题。就是说,不象其它学派那样从平衡或不平衡本身的构成入手。

一、在固定汇率体系下对外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

如上所述,用货币主义的观点来看,国际收支状况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收支平衡的根本原因存在于货币的供需关系之中。货币学派所依据的基本前提是,从长期的观点看--一般指一年以上,十年以下--存在着一个反映总体基量的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名义货币平衡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名义收入是正函数关系。

1.货币的需求与供应

如果以M代表货币需求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国内价格水平,O为实际产出,则可以得出MV=PO这一方程式。把各项稍作调整就可以得到M=1/V(PO)。以K代表1/V,再用Y代替O,我们就可以得到反映货币需求的方程式:M〔d〕=KPY这里的M〔d〕=名义货币平衡需求量。

K=名义货币平衡量与名义国民总收入之间的预期比率

Y=实际生产

P=国内价格水平

所以YP=GNP

对名义货币平衡的需求量与价格水平及实际收入之间是一种稳定的正函数关系。譬如,当GNP为40000亿美元而K=1/5(流通速度V=5),那么所需货币基量就是8000亿美元。

货币供应量(M〔s〕)与需求量互为稳定函数,前者是货币发行基数的固定乘数(m)。而该基数有两部分构成:国家货币当局发放的国内信贷(D)和国际储备部分(R)。这后一部分通过外国货币的流入和外流可以增减,导致流入和流出的原因是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用公式来表示就是M〔s〕=m[D+R],这里的M〔s〕是指货币总供给,D是国内信贷部分,R为国际储备部分,m为货币的固定乘数。为了简明起见,我们在这里把M看作是一个不变常量。

那么,下面两个等式就构成了货币学派的中心内容:

(1)货币需求:M〔d〕=KP〔,Y〕

(2)货币供应:M〔s〕=m[D+R]

货币需求的满足既可以通过国内渠道,也可以通过国际渠道。故此,如果货币需求譬如因实际收入的提高而上升了,而国内货币供应保持不变,那么满足过剩的需求就要靠增加国际储备部分了,即通过国外渠道将资金引入国内。这样就出现了国际收支顺差。反过来讲,国内货币供应(D)提高而需求(M〔d〕)保持不变则会产生逆差。也就是M〔d〕不变的情形下,无论货币供应的国内部分发生任何方向的变化,最终都将被国际收支中国际储备部分的等量逆向变化所抵消。

2、对外顺差

国际收支中的顺差或逆差反映了货币需求与供应之间在总体基量上的失衡。当对货币平衡的需求超过货币总体基量时,就会出现在“官方储备交易”意义上的顺差。如果过剩的货币需求不能通过国内的渠道获得满足(比如提高国内货币供应),那么就会引进国外资金来满足需求。这类资金的流入可以通过商品贸易或劳务项目顺差、外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或引进私人长期或短期有价证券资金。具体构成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对货币总体基量的过剩需求会产生国际收支顺差。在货币当局不干预资金流入的情况下,这类顺差必定是暂时的,并将得到自我矫正。当货币基量上升到可以满足对货币平衡的需求时,也就是说,当过剩需求被消除了的时候,顺差会自然消失。

之所以能够自我矫正,是因为货币的稳定需求函数是与作为基量的货币--而不是作为流动变量的货币--发生关系的。当达到所需要的基量时,国外资金的流入--对外顺差的伴随物和起因就会停止,国际收支顺差也随之消失。如果在8000亿美元的货币基量和4万亿美元GNP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一下子增加到42000亿美元,那么对货币基量的需求将相应地增至8400亿美元。若是国内货币基量没有任何变化,这额外的400亿美元就将以国际收支顺差(△R)的形式来自国外。顺差在货币平衡量达到所需要的8400亿美元这一新的水平时会自动消失。官方对资金流入的阻止将使货币基量不能达到所需要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顺差就不再是暂时的了。

如果我们从“流动变量”角度来考虑问题,对货币需求的增长持续超过国内货币供应的上升会引起顺差的持续出现。这种情形的出现一般是由于收入提高的速度一直高于国内信货发行增长的速度,从而引起持续的货币需求过剩--就是说,使货币市场失去了平衡。人们认为这正是德国在60年代和70年代出现持续顺差的原因,即实际收入的增长率超过了实际货币平衡量的增长率。

3、对外逆差

反过来,国际收支逆差反映了作为基量的货币供应处于过剩状态。当货币基量超过了对货币平衡量的需求,人们就设法消除这种过剩的供应。他们通过购买更多的外国产品和劳务、通过向海外投资或通过将短期或长期的有价证券将资金转移到国外以获取外国金融资产。这时,可以把官方储备交易看作是过剩货币供应的外溢,其具体构成无关紧要。逆差同样是暂时而能够自我矫正的。如果货币当局不用发行新的国内信贷的方式代替外流资金(换句话说,如果当局不实行阻断或抵消政策),当过剩的供应流向国外从而恢复了货币市场的基量平衡时--也就是说货币总基量下降到所需要的货币平衡量水平时,逆差会立即消失。我们仍以8000亿美元的最初平衡货币基量和4万亿美元的GNP为例。假设美国职储委员会在没有任何货币需求上升的情况下将货币供应提高到8200亿美元。这将带来对外逆差(-△R),直至那200亿美元的过剩部分流失到国外为止。当货币供应降至8000亿美元时,逆差将消失。如果货币管制当局采取“抵消”政策,就可能出现持续逆差的局面。

如果我们从“流动”变量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货币供应过剩的持续存在会引起逆差的持续产生。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国内货币供应的增长率超过国内收益的增长率。

上述自我矫正机制的运行需要一定的时间。货币学派除了提出大概需要一年到十年的时间之外,既没有描述经济要达到新的平衡所必需经过的动态过程,也没有阐明达到它所需要的时间。该学派所关心的只是“最终的远期平衡”点。

4、货币的作用

显而易见,货币在该学派的理论中居中心地位,所起的作用也不只是消极地参与交易,而是一种积极的动力因素。换句话说,人们所要决定的关键问题都围绕着其货币平衡量是否充裕这一点。他们在货币供应的基础上对货币平衡量的需求决定了他们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开支水平。总开支是实际货币平衡量的函数。货币主义者拒绝接受那种把购买和投资决定当作核心问题,并视货币为交易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被动工具的观点。能够进行自我矫正的特点是对从总体基量角度来看待货币而言的。人们需求的也正是这样一种货币平衡基量。

根据“传统”学派的理论,国家货币供应的上升将引起对外收支的逆差,货币供应的下降引起顺差。然而货币学派认为,带来这些收支不平衡的是另外一种机制,而且不平衡本身也是暂时性的,一俟货币市场上的(基量)平衡恢复即立刻消失,由于该学派还认为对外收支不平衡具有自我矫正的能力,那么按照这个理论,国际收支的调整政策就显得没有必要了。因此,除非是短期问题,否则这些政策不起任何作用。对付逆差唯一的长效药方是降低货币信贷发行率。

5、货币政策

从国内角度讲,货币学派的理论意味着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固定汇率体系下对本国货币供应控制上的无能为力。任何想通过改变货币供应的国内部分来达到国内目标(如稳定物价等)的努力都将因通过官方储备流动所出现的货币供应国际部分的等量变化而抵消。在找不到反措施(或政府没有能力实行反措施)的情况下,政府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控制货币供应的“构成”,而不是总量。国内信贷部分(D)的变化必然引起国际储备部分(R)发生相应数量的反向变化。其间的因果关系是D为因,R为果,这种关系反过来是不能成立的。货币需求(Md)及货币基量国内部分(D)的变化都是能够主动对货币市场平衡产生影响的活跃因素。在固定汇率体系下,R的变化可以保持并恢复这种平衡。因此,R的变化(△R)即反映了国际收支的逆差和顺差。

对于货币主义者来说,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便控制本国货币与外汇的直接兑换和它参与债券与本国货币直接兑换的公开市场活动不存在本质的区别。其根据是(以扩张性公开市场活动为例)任何本国货币的过剩供应都将被公众兑成外汇。对中央银行来说,购买债券和购买外汇在效果上是一样的。紧缩性公开市场活动的道理与此类似。

6、环球货币主义

概括起来,货币学派对国际收支问题的观点完全着眼于长期平衡。中心依据有两个(a)货币需求是很有限的几个变量的稳定函数;(b)国家之所以不采取阻断或抵消政策,是因为从长远看他们做不到这一点或者本来就不希望这样做。还有一些论点对该学派本身不具有关键意义,但许多信奉该学派理论的人仍然认为(c)工资--价格的易变性把总产量(总收益)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至少用长远的观点来看是这样,因此凯恩斯的收入调整机制是毫无意义的;(d)国与国之间在产品与资本两个市场上完善的消费替代机制(即无限大交叉替代弹性)保证了每一种商品只有一种价格及只存有一种利率。换言之,整个世界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产品贸易及资本市场。这种“单一价格律”控制着整个地球。在这种情形下,不可能产生比价的变化,也就谈不到弹性理论了。那些既赞成(a)、(b)也赞成(c)、(d)的人一般被称为环球“货币主义者”。由此可见,环球货币主义是一般货币学派理论的引伸。

二、有关政策的实际意义

1、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必须通过对货币需求与供应发生作用才能影响国际收支状况。这种作用的产生依赖于因汇率下调而引起的国内价格上涨。

一个国家货币贬值的直接效果是提高了以该国货币计算的进口与出口产品的价格;而且由于产品之间的相互替代,非贸易性产品的价格也会上升,其程度自然较弱一些。价格的普遍上涨提高了人们对名义货币平衡量的需求,后者是货币收入的稳定函数。如果这种(基量)需求得不到来自国内的满足,就会出现国外货币的流入,从而产生了国际收支顺差及国际储备的增加。货币贬值降低了实际国内货币平衡量,这就迫使该国居民通过国际信贷或商品市场设法恢复。然而,由此相起的国际收支顺差只能延续到基量货币平衡恢复为止。换句话说,货币贬值的效果只是暂时的。从长期看,货币贬值对实际经济变量是不起作用的,只不过提高了价格水平而已。

同理,如果货币升值降低了国内价格,那么就必然会带来暂时性的国际收支逆差,从而降低了对货币平衡量的要求,同时造成了货币供应的过剩。

总之,汇率变动不可能给国际收支状况带来“持久”的变化。而且,既然所有的对外收支不平衡都具有自我矫正的功能,汇率变化被认为是毫无必要的。但是不可否认,货币贬值通过吸收过剩的货币平衡量,加快了恢复国际收支平衡的过程。

但货币贬值的程暂效果不是靠比价的变化和产品市场的弹性。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贬值是通过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机制在起作用——基量货币的需求与供应。贸易性产品(包括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产品)的国内货币价格相对于非贸易性产品价格的提高对这种效果起到了辅助作用,促使资源由非贸易性产品行业流向贸易性产品行业,而人们的需求却反向移动。发生在生产与消费混合体中的变化促进了出口的增加和进口的减少。

2、关税、进口限额和外汇管制

货币主义者关于进口限制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分析与货币贬值类似。关税可以提高进口产品的价格,并通过替代机制也提高了国内产品的价格。这样就引起了货币需求的上升。如果需求得不到来自国内的满足,就会出现暂时的国际收支顺差,直到货币基量平衡恢复为止。进口限额和外汇管制也都具有类似的暂时性效果。

3、经济增长

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实际增长,将会出现对实际以及名义货币平衡量需求的持续增长。其中不是由国内供应满足的部分将以国际收支顺差的方式反映出来。根据货币主义者的观点,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意味着该国的实际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一关于收入增长率与国际收支成正比关系的结论在其它一切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凯恩斯的观点大相径庭。后者认为进口是收入的函数。凯恩斯的预言仅适用于国际收支帐目中的“产品与服务”部分,而货币主义者的预言是针对“官方储备交易”的平衡而言。当经济增长吸引的外国资本超过了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逆差时,两者就通过国际收支帐目上的资本项目达到了统一。譬如经济增长使进口增加了100美元,而同时又带来了150美元的资本流入。商品和服务项目可能会出现逆差,但官方储备显示的则是顺差。

4、利率变化

国内利率的上升将提高手头掌握货币的机会成本,从而使货币需求下降。由此引起的货币供应过剩以对外收支逆差的方式流失到国外,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货币市场上的基量平衡恢复为止。相反,国内利率下降减少了掌握货币的机会成本,从而引起货币需求过剩。其结果是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直到基量的失衡现象消失为止。

与实际收入发生变化的情形一样,货币学派的预言与传统学派又是背道而驰。按照后者的观点,国内利率的提高(相对国外而言)引起了对外收支顺差,而国内利率下降则导致逆差。

三、浮动汇率

自由浮动汇率可以使国际收支获得持续平衡。由于官方储备的变化(△R)为零,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控制货币基量。假设中央银行提高了货币供应,以致产生了货币供应的过剩。由此引起的货币外流导致了货币贬值(而在固定汇率的情形下将会出现逆差,官方储备的变化抵消了国内信贷供应的变化)。价格水平将因此而上升,从而提高了货币需求(M〔d〕)。M〔d〕上升到了新的M〔s〕水平,于是货币市场在货币基量提高了的前提下确定了新的平衡。由此可见,浮动汇率恢复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在普遍实行浮动汇率的条件下,国内价格不断调整,从而赋予现有的货币基量以大众所需要的实际价值。这种调整过程在固定和浮动两种汇率体制下的性质是不相同的。固定汇率下货币量的调整是通过储备的流动逐渐进行,最终使实际货币基量与需求基量达到一致。在浮动汇率下,货币基量价值的变化通过国内价格的变化(由汇率调整所引起)而立刻发生,从而实现货币基量的充分调整。

自由浮动体制下的汇率是如何确定的呢?它是由两国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而这种价格水平又取决于各国国内对国家货币基量的需求及实际基量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某种通货的汇价一般反映了对持有以该货币为面值的资产储存手段的需要与该资产的存量之间的关系。而对金融资产最稳定的需求函数是货币需求函数。因此,汇率的估定是通过对各国货币供应与需求关系之间的比较来进行的。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实际收入、价格水平和利率、因而所有这些变量--再加预测因素--都是货币主义者汇率确定模式中的构成因素。这些因素作用的方向为:引起逆差的因素将导致货币贬值,引起顺差的将导致升值。

其它因素保持不变,汇率随着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减少与增加(相对需求而言)和实际收入的上升与下降(相对其他国家而言)而提高和降低。

用长期的观点看,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并不一定需要汇率浮动,即使是固定汇率体制下的失衡状况也具有自我矫正的功能。因而固定汇率体制显然更为可取。

货币学派十分强调管理浮动下国际性的政策协调。各传统学派注重各国中央银行在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方面的共同监督与协调。但对货币学派来说,这是不够的。政府既可以通过购买外汇、也可以通过购买国内债券来达到使本国货币贬值的目的。关键问题不在于货币是来自国内资产还是国外资产,而是看货币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故此,政策的协调需要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各国货币政策的整体协调--而不仅仅是限于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方面。这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将面临更大的局限性。

最后,按照货币学派的理论,制止及扭转货币贬值局面的最有效方法是预先宣布国家货币总基量的增长率将长期性地下降。这一做法本身将通过价格预测渠道对汇率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要想保持这一效果,还必须使实际货币增长率与新近公布的目标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公众才会真正相信这个未来货币供应增长率的目标。

四、结论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作了一些初步的讨论,试图使货币学派与传统学派统一(而不仅是对比)起来。下面这一概念也许可以对诸类观点作出某种程度上的概括。支用学派强调国际收支逆差反映了逆差国的生活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这一事实。如果商品和劳务进口大于出口,那就意味着支用大于收入,并且两个超出的部分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为了消除逆差,该国就必须降低支用或提高产出,直到两者拉平为止。这一命题对所有观点来说都适应,只是货币学派与传统(弹性或收入)学派在完成这一过程的机制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因而,支用学派既可以归入传统(弹性与收入)学派,也可以归入货币学派。但在分析框架、预测及政策含义上,货币学派与传统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分。

有一点是没有什么疑问的,那就是把货币在国际顺支调整过程中的作用放到一个高度重要的位置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贡献。因为它冲击了那种习惯于忽视货币而只重物化因素的倾向。但是货币主义者们也有可能走得太远,把货币因素强调到几乎排除其它一切因素的程度,从而认为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可以完全把传统理论取而代之。货币主义者轻视失衡的构成状况而忽略了某些与经济有着密切关系的因素这一点恐怕也是有失偏颇的。找出问题的根源是在资本项目还是在商品与服务项目对国内产出及就业(从而对对外经济政策)来说是极端重要的。而且,如果商品和服务上的逆差持续得到短期私人资本流入的补偿,那么就不会出现官方储备交易上的失衡状况,但国家的对外债务负担将会不断增加,这对经济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

从根本上来讲,货币学派的推理及预测还必须与传统学派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截止到目前所作的大量的检验都不能提供一个十分确切的答案,因为其结论大多含混不清。因此有必要集中精力作进一步的检验,同时还须加强理论上的探索,以使各家学派和谐地统一起来。

标签:;  ;  ;  ;  ;  ;  ;  ;  

论国际收支的货币学派_国际收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