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论文_林子容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论文_林子容

阳江市阳东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529931

摘要: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工程出现安全问题,就会危害公共财产及人身安全,因此要着重进行管理监督,而在众多的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上,虽然基本能够满足安全管理的正常运行,但随着工程建设的日益繁荣,就需要挖掘更多创新的管理模式进行安全监督管理,而信息化技术的出现,其影响波及到各个行业的方方面面,那么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调动技术的力量进行改革,本文将论述的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背景以及信息化技术对安全监督管理的意义,最后论述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加强信息化管理的措施等。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技术

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背景

国家政府向来对建设工程质量问题都高度重视,因为它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以及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是涵盖整个工程阶段的,它从工程前期的项目立项、勘查设计,到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以及后期移交,整个过程周期长,动态变化因素多,监督起来困难,技术难度也大,难以控制,因此可以借助其他力量帮助质量监督管理的开展。

而随着2003年建设部发布的《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标志着建设工程步入了信息化发展阶段,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质量监督管理活动减轻工程质量监督日常事务工作的负担,提高建筑质量监督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实现规范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信息化技术对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意义

信息化技术要充分利用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上,就要明确它在建设活动中的使用领域和作用,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信息化的技术成熟程度,现阶段不可能在工程建设的每个范畴都可以覆盖信息化技术应用,而是要充分调动信息化技术中的信息整理等功能,首先,重点使用在建设工程的信息整理上,因为建设工程从开工到竣工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和数据的交流,此外,如进行具体的施工环节的待检测,并根据相关的施工设计和执行规范制定检测标准等,这些都是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技术的现阶段特性功能进行工程的监督管理。最后,相关技术人员要对信息化技术进行学习和应用,选择合适的建设工程系统进行操作,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对信息化技术产生的数据和内容进行整理汇报以及参与决策和评估,通过整理和评估完善建设工程生产活动。

三、加强信息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

1、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管理环境

1.1良好的信息化管理环境可以给建设工程活动提供完善的平台,创造这样的环境需要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调动和协调信息平台,开展相关的活动,比如奖励信息化科技成果,优秀软件的发明,普及信息化知识,定期进行信息化培训活动等,提高行业的知名度和技术含量,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全面建设打好基础。

1.2国家政府部门要加强信息化工作的指引和推动工作,深入调查研究,设立或指定专门机构负责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宏观调控,推进信息化规划的实施。各级政府部门要进行信息化人才的筛选和考核,重点培养有信息化技术的人才,建立多层次、多渠道、重实效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制度,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鼓励企业使用信息化系统进行工程活动,行政管理中的各种申报、核准、统计等逐步采用电子申报和网上申报,号召企业培养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推行建设行业信息化软件和系统。同时,政府部门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资金保障和经费支持,将政府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列入投资计划,支持企业做信息化科技调研和研究技术成果,鼓励和引导监督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高信息化技术中的软硬件水平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要依赖于信息化技术水平,而信息化技术水平要依赖软硬件的成熟程度,它是直接影响信息技术水平的指标,硬件及底层软件子系统由服务器端、客户终端及两者间的信息传输体系三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为整个系统提供硬件及底层软件支持,在使用过程中,要积极改善硬件及底层软件系统,对其存在的缺陷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改良,更好地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服务。

3、加强信息化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1建设工程活动中资料、数据繁多,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互联网上“电子签章”等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减少资料在签证、收集、整理方面耗费的时间,避免了假资料的出现,同时也节约了成本和增加了工作效率,推进了各方资料、数据的沟通,促进信息的及时反馈,也是为质量安全监督做了一大贡献。

3.2工地实行信息化管理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容易出现各类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管理人员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难免会有疏漏,如果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视频技术,实时将工地实况反映到计算机上,对工地上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时报告,对人员的实际实时操作进行监督,可以真实、直观地反映出大量施工现场存在的不足和遗漏,给管理人员提供非常方便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案,那么会减少大量的安全事故,对于质监人员来说,他们可以在现场使用信息化技术系统或其它客户终端立即签发质量问题整改通知书,对严重存在的质量问题签发停工整改通知书,对施工、监理单位的有关人员按规定实施计量扣分,这些信息都可以在信息化系统上及时进行收纳和上传备案存档。因此是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3.3信息化系统促进各方交流和完善建设活动

创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控制体系的信息系统,搭建一个高效、准确、及时的企业安全质量综合管理平台,它融合了安全和质量监督为一体,平台将公司的数据报送机制信息化,使得数据收集、整理能够分类、准确,同时可以利用数据进行加工完善,制造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使决策数据能够更快更有效的提供和共享,该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有成员注册,信息提交,信息查询等功能。信息化平台可以和建设方、监理方以及其他参与方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流,及时进行施工建设活动的问题处理,使建设活动能够顺畅进行,对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时提出和提供决策方案,通过这个信息化平台,可以完整的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信息调动、查询,从而更加有效的形成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

四、结语

国内施工企业的安全质量管理状况不尽如人意,各种大小安全质量事故此起彼伏,屡禁不绝,给社会财产和人民人身安全带来巨大损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遏止,而信息化技术管理手段可以说是最与时俱进和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它充分调动了科学技术的力量,让科学实现在了建设活动中,减少了人为参与管理,扩大了安全监督的范围,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减少了人为参与的危险,对各类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管理能够迅速做出判断,提供给管理者的是准确和快速的数据分析,帮助建设活动能够在良好的环境里进行,但信息化监督管理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国家政府和企业的共同营造,才能给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思茂.新时期的工程质量监督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

[2]裴琳.我国数字城市政府治理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洪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领域信息化建设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

论文作者:林子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论文_林子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