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出版“走出去”风险研究论文_侯晓东

(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山东省 烟台市 莱山区 264000)

摘要:2018年3月以来,美国政府单方面发起中美贸易摩擦,中国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贸易战愈演愈烈。同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6月2日发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不断重申中国的原则立场。在此背景下,我们亟需分析我国出版行业所面对的风险,促进我国出版业更好的“走出去”。

关键词:出版;贸易战;“走出去”

Abstract:Since March 2018,the US government has unilaterally initiated Sino-US economic and trade frictions.China has to take counter-measures,and the trade war has intensified.Meanwhile,on June 2,2019,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a white paper entitled "China's Position on Sino-US Economic and Trade Consultations",which shows China's principled position.In this context,we urgently need to analyze the risks faced by China's publishing industry to promote better "going out" of China's publishing industry.

Keywords:Publishing; Trade War; Going Out

一、引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适时实行了改革开放。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指引下,积极融入世界大市场中,并加入了WTO。在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GDP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与美国的差距还在不断缩小。中国的崛起让美国感到了危机感,特朗普上台以来就不断强化所谓的“美国优先”战略,将中国作为其主要的竞争对手。自2018年3月以来,美国政府单方面发起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光伏等产品加征关税。之后愈演愈烈,到如今不惜动用国家力量大力打压中国的华为公司,对华为公司采取断货、封锁等手段,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反观波及较小的出版行业,并非可以衣枕无忧。中国2003 年开始推行的出版“走出去”的战略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版权输出的数量逐年持续增长,对外出口的种类和规模也在迅速增加,我国出版业不断融入全球市场,并且融入程度还在不断加深。中国的出版“走出去”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变化,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的风险无处不在,稍有不慎或者走错一步,就可能使整个业务或者企业遭受灭顶之灾。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审视出版“走出去”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促进出版行业有效的规避风险,更好的“走出去”。

二、中国出版“走出去”的风险

1、传统出版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波动较大

在此次贸易摩擦中,美方加征关税主要集中于通信、电子、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相对来说,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也涉及了部分“木及制品”等,对于纸制品行业还是有一定的冲击的。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会传导到传统的出版行业。这也凸显出中国纸制品原材料受制于外国。在中国,虽然国土面积广大,森林面积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数量大,人均森林面积少,人均森林储积量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在中国,造纸行业一直依赖于进口,并且长期处于贸易逆差,进口量远高于出口量,进口量甚至达到了出口量的100倍。根据海关相关统计数据,表1选取了中国与美国从回收(废碎)纸或纸板提取的纤维浆2019年1月到4月的进出口数据为例,通过数据的波动变化,可以从中看出出版行业的发展端倪。

表1 2019年1-4月中美回收(废碎)纸或纸板提取的纤维浆进出口贸易额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在线查询平台网站。

从表1中可以发现,对于造纸原料“纤维浆”,在进出口贸易额中中国处于逆差状态,对美完全依赖于进口。中国传统的出版行业原料受制于别国,一旦美国等主要出口国停止对中国出口,后果将很严重。除了贸易逆差,还可以从月份走势明显的看出:自2019年1月起,中国对美国的“纤维浆”进口经历了二月份的短暂上涨,上涨了约109%,之后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迅速降到了谷底。经历了二月份109%的短暂上涨,三四月份下降了约97%的贸易额。从表1进出口贸易额的迅速变化可知,中美贸易摩擦对于传统出版行业原材料的价格影响比较大,进口贸易额在上半年前期经历了快速的上涨后,连续两月出现了大幅的下跌。从长远来看,局势发展并不明朗,教育部6月3日下午在国新办发布2019年第1号留学预警:预警指出,一段时间以来,中方部分赴美留学人员的签证受到限制,出现签证审查周期延长、有效期缩短以及拒签率上升的情况,对中方留学人员正常赴美学习或在美顺利完成学业造成影响。可见,美方现在对中国的贸易战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有可能蔓延到教育文化领域,应随时防范对中国出版“走出去”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2、出版行业国际化程度不高,风险承担能力较弱

我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目前采取的方式是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机制运作。国际化程度是检验高校出版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始终不渝地坚持国际化,在世界各地广泛布局,已经成为大学出版社的典范。其英语词典独树一帜,甚至成为学术引用标准,我国大学出版社只能望其项背[1]。我国的出版社都是由事业单位转制而来,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缺乏创新活力,仍然缺乏自主性。同时,出版行业缺乏相关国际视野的高技术人才,内生动力不足。在出版图书领域,中国也处于逆差状态。美国翻译家白睿文则介绍:2004年,中国出版机构共购买了美国出版的3932种图书,但是美国出版社只购买了16种中国出版的图书。2009年,美国共出版了348种外国文学作品,其中中国文学作品只有8种,所占比例仅是美国出版的外国文学总数的4%[2]。中美出版的逆差,折射出中国在出版业并未掌握相对话语权,国际化程度较低,出版行业国际化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缺乏国际化视野,便难免会陷入“创新停滞”的怪圈。国内的出版企业无意参与国际竞争,对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畏难心理,将日常的竞争仅仅局限于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十家出版企业。除了企业整体缺乏国际化视野,出版行业从业人员也缺乏相关培训。相关从业人员基本都由国内培养,国际视野、竞争意识等都有待提高。出版行业的整体国际化程度较低,导致了中国出版行业的风险承担能力较弱。出版资源的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现出一国的科研文化水平。真正的出版文化强国是要走出去,融入国际大市场中,增强自我创新能力,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小结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出版“走出去”的风险并不会凭空消失。对于出版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扰乱了中国出版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阻碍了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步伐;另一方面,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出版业要抓住机遇积极寻求转型之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出版“走出去”的道路。

在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中,各行各业紧密相连,不可能离开国际大市场独善其身,中国出版业“走出去”需多向发力。在政治经济上,中国出版“走出去”体量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在文化上,中国出版与几千年中华文化的优秀积累不相对称。因此,中国出版业“走出去”要积极利用各方力量,挖掘先进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其一,要发挥政府在鼓励我国出版企业“走出去”中的政策指引,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政策、资金支持,避免发展的盲目性。其二,培育国际型出版人才,促进中国出版本土化。将中国传统出版业融入到国际的文化理念中,促进中国和外国出版业的融合,减少文化理念的冲突。只有做好防范,才可能规避风险,使中国出版更好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1]刘文静与蔡英辉,高校学术出版“走出去”:系统风险与协同发展.中国编辑,2018(06):第41-46页.

[2]孟晓光.理智看待中国文学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09-23.

作者简介:侯晓东,单位: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地区: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

论文作者:侯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浅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出版“走出去”风险研究论文_侯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