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蒙艾琎

贵州省从江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557400

【摘 要】目的 研究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检验科接受的800例病原菌检测阳性标本为研究对象,对来自不同科室的病原菌检测阳性标本进行耐药情况及细菌耐药率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其结果。结果 经统计发现,儿科样本共计发生耐药菌株21例(10.50%);内科样本共计发生耐药菌株37例(18.50%);手术室样本共计发生耐药菌株48例(24.00%);妇科住院部样本共计发生耐药菌株132例(66.00%);经统计发现,A组与B组细菌耐药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A组与C组细菌耐药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A组与D组细菌耐药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B组与C组细菌耐药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B组与D组细菌耐药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C组与D组细菌耐药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果 妇科住院部及手术室属于细菌耐药性发生严重的主要科室,在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实施全方位监控,以保证治疗难度及保证患者康复。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阳性标本;细菌耐药率

细菌耐药性主要指细菌对一些药物所产生的耐受性情况,使得一些抗菌药物在对患者使用中出现无效或效果不佳的情况,同时也会使得耐药菌株不断发生繁殖及传播,使得耐药菌发生流行性传播及失控,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此,开展细菌耐药性相关监测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监测方式。本文对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的应用情况及价值进行了探讨,可为后期该种检测方式在临床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检验科接受的800例病原菌检测阳性标本为研究对象,上述样本中,其中,200例属于儿科病房送入,记为样本A(即A组),200例属于内科送入,记为样本B(即B组),200例属于手术室病房送入,记为样本C(即C组),200例属于妇科住院部送入,记为样本D(即D组);上述所选送样本均符合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规定,满足检测要求。

1.2检测方法

分别对以上样本进行培养,并将培养后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同时采取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测试,药敏测试方法选择MIC法及KB法;并评价其测试效果。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以上四组送检微生物标本所得的细菌耐药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MIC 测试依据CLSI标准来测试那个耐药性,KB法抑菌圈直径以≤7mm表示细菌具有耐药性。细菌耐药率计算方式如下:

细菌耐药率=细菌耐药例数/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统计分析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并对统计结果进行P检验,其监测结果以P<0.05说明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按照1.2所述检测方式对以上所述的800例病原菌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对耐药情况及洗净耐药率统计计算,具体统计数据如表1所述。经统计发现,A组与B组细菌耐药情况及细菌耐药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A组与C组细菌耐药情况及细菌耐药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A组与D组细菌耐药情况及细菌耐药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B组与C组细菌耐药情况及细菌耐药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B组与D组细菌耐药情况及细菌耐药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C组与D组细菌耐药情况及细菌耐药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表1 四组病原菌检测阳性标本耐药情况及细菌耐药率统计情况

3讨论

对于临床常见的细菌耐药性主要包括两种,即天然耐药性及获得性耐药性。根据临床及微生物学研究发现,细菌耐药性并非全部属于后天药物使用所造成的耐药性,即部分细菌 本身即可存在耐药性,其主要是受遗传影响。例如,铜绿假单胞菌,其受自身遗传因素影响,对头孢菌素类抗菌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即在临床常表现为随着药物的作用而延缓药效,即随着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药物杀死细菌的速度慢于细菌繁殖速度,使得药物对疾病治疗的速度减慢,严重者将导致药物失效及不能起到治疗的效果。再如肠球菌类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其无明显治疗效果,其主要是由于细菌所自带的对该类药物具有一定抵抗能力的基因所致。此外,细菌后期所形成的耐药性也是主要方式,如一些细菌长期在抗菌药物环境下生存,使得其自身产生药物抗体,从而产生耐药性,对其药物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在临床,不同科室由于其收治的患者在病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及耐药性发生的比例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本文研究发现,儿科样本共计发生耐药菌株21例(10.50%);内科样本共计发生耐药菌株37例(18.50%);手术室样本共计发生耐药菌株48例(24.00%);妇科住院部样本共计发生耐药菌株132例(66.00%)。由以上统计结果显示,妇科住院部及手术室属于细菌耐药性发生严重的主要科室,在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实施全方位监控,以保证治疗难度及保证患者康复;同时,儿科发生细菌耐药性的几率也较高,在临床应普及监测,以确保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王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细菌耐药率分析及护理方法研究[J].海峡药学.2018(03)

[2]叶云,张旭,周磊,程军,李甲.左氧氟沙星使用与细菌耐药率相关性分析[J].淮海医药.2016(06)

[3]杨凤娉,王平,王业菊,余志辉.某院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相关性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4(06)

[4]徐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细菌耐药率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4(01)

[5]陈斌,郭永谊,王坤.实施干预措施降低细菌耐药率效果调查[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6)

作者简介:蒙艾琎,1980年,身份证号码:522633198008100066,医技科主任、微生物检验技术主管技师,工作于贵州省从江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要从事医学、微生物类检验等工作。

论文作者:蒙艾琎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蒙艾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