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有效护理分析论文_陶波

宁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宁乡 410600

摘要: 目的 探讨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 年3 月至2016年3 月来我中心接受狂犬疫苗患者12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60)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接种疫苗后抗体转阳率、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抗体转阳率为93.33 %,对照组为91.67 %,P>0.05;观察组患者接种依从率为96.67 %,对照组为83.33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狂犬疫苗患者的接种依从率,对于降低接种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接种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综合护理干预

【Abstract 】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adverse reaction of rabies vaccin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 collected in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to our center for rabies patients 120 cases,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the control group(n = 60)for routine care,observation group(n = 60)accept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urn after vaccination antibody positive rate,adherenc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to have an antibody transfer rate of 93.33 % and the control group 91.67 %,P > 0.05. The incidence rate was 96.67 percent for the observed group and 83.33 percent for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ed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mpliance rate of patients with rabies vaccine immunization,to reduce the patient's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inoculation,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vaccination has positive effect,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rabies vaccine;Adverse reactions;Integrated care intervention

目前我国多采用接种狂犬疫苗来进行狂犬病的防治,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是由于接种技术和患者体质的差异,部分患者在接种完疫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疫苗接种的治疗和患者治疗的依从性[1],因此如何有效的降低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对于提高疫苗接种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我中心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护理,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 年3 月至2016年3 月来我中心接受狂犬疫苗患者12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6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60 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3 例,女性27 例,年龄5~46 岁,平均年龄20.79±7.35 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2 例,女性患者28 例,年龄5~45 岁,平均年龄20.84±7.64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即 ① 接种前护理干预 患者在接种疫苗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告知疫苗接种制度,并让患者填写知情同意书,严格依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理工作指南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消毒和清洁[2],详细告知患者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患者主动配合疫苗接种,同时详细询问患者的疫苗接种史、既往病史和近期健康状况等信息,排除存在接种禁忌的患者,提前准备好疫苗接种的相关物品,仔细核对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确保疫苗处于有效期内,且质量完好,避免应疫苗保存不当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② 接种时护理干预 患者在接种疫苗时,护理人员应将疫苗充分摇匀,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部位作为接种点,对婴幼儿患者可选择大腿外侧区域作为疫苗的接种点,接种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分散患者对接种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护理人员穿刺操作应娴熟、准确[3],推注速度应保持均匀,确保注射的无痛性和安全性,避免应注射速度过快所致的不良反应;③ 接种后护理干预 接种完成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使用棉签进行局部压迫2 min,并留院观察30 min,以评价疫苗接种后患者的反应,告知患者应保持接种部位的干燥、清洁,避免挠抓所致继发性感染,嘱咐患者保持充分的睡眠、增加饮水量,避免使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忌酒,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所致不良反应;④ 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对于疫苗接种后出现局部瘙痒、疼痛、红肿等轻度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此类症状无需处理,一般2~3 d可消失,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采用50 %硫酸镁湿敷,25 ~30 min/次,tid,对于全身发热,体温38.5 ℃以下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多饮用白开水、保证充分的睡眠,通常1~2 d发热症状可消退,对于体温38.5 ℃以上的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若高温持续不退,可口服退烧药物;⑤ 心理护理 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多存在动物咬伤或抓伤史,患者易出现较为严重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耐性的向患者讲解接种疫苗的目的、过程、必要性和安全性,让患者了解到及时的接种疫苗,就会将动物咬伤的风险降到最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积极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坚定患者接种疫苗的信心,保证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完成。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接种疫苗后抗体转阳率、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其中患者在疫苗接种完成后10~35 d进行血清抗体滴度,确定抗体转阳率。患者在24 h内完成疫苗接种确定为依从性良好,患者在24 h以后或放弃接种疫苗认定为依从性差。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 抗体转阳率和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抗体转阳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接种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传染性疾病,狂犬病多由狗、猫、鼠携带,具有人畜共患的特点,且患者在感染狂犬病后,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死亡率高达100.00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综合护理干预是目前临床上倡导的护理方式,其强调“以人为本和整体护理”,本次研究中通过在患者接种疫苗前、接种疫苗中和接种疫苗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应疫苗储存不当和接种疫苗操作不规范等所致的不良反应,同时通过给予针对性的不良反应护理干预和心理干预,有效的改善了患者接种疫苗过程中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提高了接种疫苗的依从性。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接种疫苗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狂犬疫苗患者的接种依从率,对于降低接种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接种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庆楣,梁业勤,庞书燕.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68 例观察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9):1399-1401.

[2]赖月花,梁洁,杨俊明,等.接种狂犬疫苗应用护理干预对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460.

[3]何淑英. 提高患者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依从性的护理[J]. 护理学报,2011,18(8):71-73.

论文作者:陶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有效护理分析论文_陶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