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试点成果的启示与经济分析_电子货币论文

电子货币试点成果的启示与经济分析_电子货币论文

电子货币试点结果的启示与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点论文,货币论文,经济学论文,启示论文,电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电子货币的试点结果

按照BIS(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观点,电子货币产品是一种预付的或储值的多用途支付工具,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预付卡产品,通常叫电子钱包(electronic purses);另一种是使用计算机网络(如Internet)的预付软件产品,通常叫数字现金(digital cash)(BIS,1996)。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类电子货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些运营商的电子货币方案已同时具备这两种功能。电子货币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货币管理机构、经济学家、商家等多方面的关注,电子货币发明者对其投入极大的热情,运营商们对其报有强烈的希望,经济学家们有关“货币的未来”的讨论以及“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的讨论甚至“自由银行时代”的讨论随处可见,货币管理机构也在密切注意其发展动向,有关电子货币的实验更是不断进行与增加。然而迄今为止实验的结果却不怎么令人满意,甚至让人失望。比如,Europay Austria一度相信它的电子钱包产品Quick EP自启动之日起3年内将取代现金交易的20%。然而1997年末却不得不将其预期目标降低为到2001年(运营的第5年)取代现金交易的15%。其实,即使更保守的目标(比如Proton的5年内达到5%的目标)也是具有挑战性的(Van Hove,2000)。

Van Hove分别从发行卡的总数、活性卡(至少被充值一次的卡)的数目、终端数目、卡使用频度以及卡上平均未用金额等方面对11种电子线包方案的使用情况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卡未曾被使用过,以Proton(Belgium)为例,截至1999年末,发行卡的总数约占总人口的80%,而活性卡的总数却仅仅约占总人口的25%。更重要的发现是没有一种方案平均达到每月一次的交易水平,而且,与现金相比,每种卡上的未用现金总额均可以忽略不计。1998年12月,Prton(Belgium)卡上未用现金总额仅等于比利时居民持有现金总额的0.24%。Guttmann在其《Cybercash:The Coming Era of Electronic Money》一书中则对网络货币(cybercash)的发展作了详细介绍,其中两种著名的数字现金方案(Guttmann称它们为优待券货币,即Coupon Money)的悲惨结局值得一提(Guttmann,2003)。Flooz.com于1998年12月计划推出它的"flooz"(一种在线礼物货币),用户(个人及企业)可以用信用卡或汇票购买flooz,然后经电子邮件发送给受益人,受益人收到后就可用它在接受flooz的任何一个在线商家购买商品。1999年9月,flooz.com启动了它的支付服务计划,在启动后短短的6个月内,已经有45万人发送或接受flooz,涉及价值达500万美元。由于网络泡沫的破灭,加上2001年6月巨额资金欺骗事件的发生,flooz.com不得不于2001年8月8日关闭了其网站(甚至没有预先通知消费者)。启动于1999年3月的beenz.com是另一家优惠券货币,经过4轮筹资,beenz.com获得8000万美元的风险资本,这些资本使其有能力将目标定位于全球市场,提供全球在线货币。然而beenz.com也没能逃脱悲惨的命运,于2001年8月破产。

尽管有许多不成功的案例,然而确有几个较成功的方案带给人们一点希望。其一是miniCASH在卢森堡的电子钱包实验,简称,miniCASH(LU)。在启动12个月后,它的卡发行数量已占总人口的70%,活性卡的数量也达到近10%,终端数达到每100万居民近3000个终端,并且卡的使用频率也比较高。另一例是Paypal于1999年11月在硅谷启动的Confinity电子邮件货币(E-mail Money)方案。在使用Paypal的电子邮件货币之前,用户首先要开一个Paypal账户,按要求填写必要的信息,如姓名、电子邮件地址、信用卡或银行账户信息等。其次,经信用卡、银行账户或支票将资金转入Paypal账户。然后用户就可以随时将paypal账户中的资金支付给任何人,用户只需要提供受款人的姓名、电子邮件地址、要支付的金额以及支付模式等。如果受款人没有Paypal账户,Paypal将自动为其建立一个,并通知用户“你收到现金”。Paypal的优点是允许受款人保持资金在自己的Paypal账户,以便以后使用,这一点使得Paypal创造了一个货币流的自循环,就像一个真正的银行系统。Paypal的另一个特点是不用任何专门软件,仅仅借助于现有的被广泛使用的电子邮件网和万维网的客户端软件。Paypal的独到设计吸引了来自银行和非银行领域的许多风险资本投资基金,这些资金使得Paypal以极大的规模启动它的电子邮件支付服务,2000年2月,在启动后仅仅3个月,Paypal就吸引了19万客户。Paypal的P2P(Person-to-Person,个人到个人)业务已经扩展到网上拍卖领域,成为著名网上拍卖网站eBay的首选支付方式。到2000年10月,Paypal的客户已将近400万,其中30万企业账户。如今,Paypal大约有1000万客户,遍布36个国家(Guttmann,2003)。

二、电子货币实验结果的经济学分析

1.新产品传播理论分析

虽然直到现在电子货币的试用结果并不理想,其发展速度相当缓慢,但这不意味着它将来不会有快速的发展。新产品传播理论告诉我们,新产品传播通常有一个慢的开始,但是一旦达到“关键多数”(critical mass),它们通常会迅速传播。这就是说新产品的传播轨迹是非线性的,事实上通常被描述为S形曲线(Krueger,2002)。按照新产品传播理论,作为一种新产品,电子货币目前的慢速发展符合新产品传播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电子货币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事实上电子货币产品目前确实处于开发和试验阶段,各个运营商都在不断地探索可能的技术方案、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等,也在努力探寻如何才能达到新产品传播理论中所说的“关键多数”。值得说明的是,运营商应该正确理解“关键多数”的内涵,不能只看发卡的数量,而要选择合理的统计指标(如Ven Hove所提出的活性卡的数目以及卡上未用现金总额等),分析卡的真实使用情况,因为运营商的盈利性最终由卡的使用情况决定,而不是由卡的发行数量决定。当然Ven Hove的指标其实是最低指标,比如每月使用一次的卡就算是活性卡。然而统计表明,纵使用这一最低指标来衡量,试验结果也令人沮丧。看来电子货币这一新产品的传播初期还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要达到“关键多数”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2.网络外部性理论分析

虽然“关键多数”至关重要,然而作为一种网络商品,电子货币比其它新产品更难达到这一临界值。这是因为网络商品特有的正消费外部性,即一个用户消费某一商品的效用随着消费这一商品的其他用户数目的增加而增加(Van Hove,1999)。对于电子货币产品来说,由于它是一个系统,而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因而其网络外部性表现得更为复杂。以电子钱包为例,一个消费者使用电子货币的效用(以方便性来衡量)随着提供电子货币读卡机的商家(接受电子货币的商家)的数目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说消费者使用电子货币的效用是提供电子货币读卡机的商家数目的增函数,同样,一个提供电子货币读卡机的商家的效用(以成本效益性来度量),是使用电子货币的消费者数目的增函数,它们表现为直接的网络外部性。不过,一个消费者使用电子货币的效用却与使用电子货币的其他消费者的数目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使用电子货币的大量消费者却能提高商家提供电子货币读卡机的积极性,而大量的提供电子货币读卡机的商家反过来又吸引更多消费者使用电子货币,这显然是一种间接网络外部性的表现。当然,这种间接网络外部性也同样表现在商家一方。电子货币产品这种同时具有直接和间接网络外部性的特征决定了要达到“关键多数”更不易,只有当商家和消费者的数目都达到“关键多数”,电子货币才会有快速发展,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目前电子货币的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必然性。

3.成本效益分析

从发行商角度看,用电子货币代替现金对商家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为商家一方面可以消除储存、运输、保卫现钞所需之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结账的方便性与快捷性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消费,当然还消除了内部员工和外部人员偷盗或抢劫现金所造成的损失。不过,在商家看来,由于目前使用电子货币的消费者数目还很少,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宁愿使用现金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商家不得不同时保留一切传统的现金处理设施,也就是说这些费用并没有消除。与此同时,商家还需投资为处理电子货币所需要的新设施,而这种高科技产品投资的初期成本通常是十分昂贵的。更何况,消费者对电子货币的冷漠使得商家没法取得高的收益,这种高成本和低收益的局面,当然不是商家所愿看到的。因此,电子货币被商家看作是赢输博弈也就在所难免,他们自然就失去了接受电子货币的动机,而商家的不情愿也导致了消费者的不积极。如此反复,自然就看不到电子货币快速发展的曙光。

4.行销策略分析

电子货币的初期试验都将目标锁定在零售商(如超市、杂货店等),而在这部分市场份额中,传统的现金运作得很好,消费者愿意以现金支付,商家自然也就愿意接受。这种长期使用的支付方式每一位消费者都非常熟悉,从几岁的孩童到年过花甲的老者,更何况它是目前唯一的法定货币,有好的国家信誉作支撑。因此,这部分市场份额很难被电子货币占领,更何况较大超市的一部分市场已经被借记卡占领,要想抢夺又增加了一份难度,所以早期的电子货币实验失败就不足为奇。近几年来一些电子货币实验的成功,与其市场定位有很大关系,如miniCASH的成功除了与它大量的终端数有关外,选择UPOS(Unattended Point of Sale,无人销售点终端)市场领域行销电子钱包也是原因之一。再如Paypal将其电子货币行销市场定位于网上支付,确为明智之举。实验表明网上拍卖机构对Paypal的电子货币情有独钟。这些成功的电子货币案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去总结。

三、启示

1.市场定位:寻求替代品之不能或难能的市场领域

电子货币实验向我们表明市场定位是电子货币成功与否的原因之一。总体来讲,作为一种支付工具,电子货币应寻找其他支付工具之漏洞或弱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夺取相应的市场份额。这一定位在发展初期尤为重要,下面是对电子货币市场发展有所启迪的市场定位策略。

①Internet小额支付市场:信用卡之弱势

网上支付几乎是信用卡独占的市场领域,然而在使用信用卡进行网上支付时,消费者最担心的还是安全性问题,一旦消费者的信用卡号和密码被盗,信用卡的先消费后付款的优势却恰好成为其致命弱点,消费者面临的风险是不可估量的。与信用卡相比,电子货币价值的预付性和其较低的最高限额恰好展示出其优势,即使出现被盗情况,消费者的损失也是有限的。当然预付值的较低的最高限额,也将电子货币的支付领域限制在小额支付范围。

②网上拍卖市场:钱包到钱包的优势

拍卖网站通常向用户提供在线拍卖功能,模拟物理拍卖环境,实现从展示产品,相互竞价,到最后产品成交等一系列功能。用户通常需要首先在拍卖网站注册,然后才可以使用其在线拍卖功能。网上拍卖虽然是一个新兴市场,然而其发展却相当快,消费者可在拍卖网站方便快捷地拍卖自己的商品或竞价购买所需商品。网上拍卖虽然同样可以利用信用卡、支票、邮寄等支付方式,然而从安全性与支付的即时性考虑,电子货币的P2P功能自然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也是Paypal成为著名拍卖网站eBay首选支付方式的原因。

③无人POS市场:硬币之弱势

目前,街道上随处可见的自动饮料售卖机可以说是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自动售卖机通常以硬币为支付工具,对消费者来讲,十分不便,因为要想随时享受它们为你带来的方便,你的钱夹中必须时常备有足够的硬币,这是相当令人讨厌的事。从商家来讲,一是资金的流动性差,因为通常商家只是定期而不是随时收集售卖机中的硬币;二是成本高,因为每台售卖机必需配有硬币储藏设备,同时,还要承受售卖机被破坏后的修复或更换成本等的后果;三是风险大,因为售卖机中的硬币可能被偷盗或在向银行的运输途中遭劫。而如果用电子货币来代替硬币,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④高速公路收费站市场:安全性考虑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已经四通八达。不过,随即却引出高速公路的收费问题。高速公路收费站孕育着许多问题,从运营商考虑,既要支付收费员的工资,又要忍受现金被劫甚至收费员被伤害的风险;从司机考虑,通过相当费时。若把这些收费站改为电子货币自动感应收费,无疑对双方都是有益的。类似的问题还有加油站、停车场收费等。

2.竞争策略:合作竞争(Co-opetition)

在一个系统环境下,资金管理者(Stakeholders)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竞争与合作的混合,Novell公司的创建人Ray Noorda把它称作Co-Opetition,即合作竞争(Coldfinger,1999)。比如,智能卡的股东们合作设计与实施智能卡应用系统,与此同时又相互竞争以期获得这些应用系统所创造价值的最大份额。电子货币产品的运营商们在实施电子货币方案时也应该借助这一思想,考虑合作竞争而不是单纯竞争的策略,共同为提高电子货币这一新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而努力。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从快速发展的市场中享受共赢的结果。目前,出现的电子货币标准化和互操作性动向正是朝着合作竞争的方向努力,欧洲公共电子钱包规范CEPS(Common Electronic Purse Specification)就是其一。另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the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的辉煌成功也证明了相互操作的必要性。当然这种合作竞争不应只限于电子钱包的发行商之间或银行业内部,与其他行业具有强的信誉和大的市场份额的公司(如电信部门、公共交通公司、网络运营商、软件开发商等)合作竞争,也是必要选择。通过合作竞争充分利用竞争对手们的市场和技术优势以及资金实力,加速电子货币的接受与传播。当然合作竞争应以公平和多赢为前提。

3.业务策略:发展多应用电子货币

近年来,电子货币产品开始朝着多功能与多应用方向发展,多功能指多种功能由单一发行商拥有,如联合信用卡、借记卡和电子钱包功能的银行卡。而多应用则指芯片或卡的“地盘”被多个发行商共享。虽然已有运营商尝试多功能卡,但是多数专家则看好多应用卡的未来发展。不过多应用卡也带来一些问题,据Smart Card Forum对美国65岁以下的家庭主妇所做的调查,发现消费者对多应用并不感兴趣,许多消费者对“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表示担心,认为所取得之方便与所承担之风险不成比例(Goldfinger,1999)。这就提醒运营商们探讨相关的问题,如哪些应用适合放在一个卡上或一个芯片中?每张卡上或芯片中最佳的应用数目是多少等?当然除了消费者接受问题,还有其他诸如机制的复杂性、技术的难度及不确定性问题等,这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试验与改进。当然,也有专家认为网络货币将是新一代的电子货币(Guttmann,2003),这也不无道理。笔者认为在电子货币的未来发展中,不管是电子钱包占优势,还是数字货币占优势,或者综合的电子货币将流行,多赢与合作竞争都将是必要的。

标签:;  ;  ;  ;  

电子货币试点成果的启示与经济分析_电子货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