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水利工程切实关联到国计民生,不仅关系到种植业发展,对于发电、养鱼、饮水、旅游等产业也起到关键性作用,还能够调节气候与水源,防止自然灾害对经济的破坏,又具备了相当的生态效益,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水利工程是国家长期关注的问题。但我国现代水利工程的管理方面中还存在着精细化程度不足的问题,是值得全行业研究的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基于现代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程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经验总结及看法,以资同业之间互相参考借鉴。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现代水利工程;工程管理
一、在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上精细化的主要原因
(一)精细化管理概念源流
美国管理学家泰勒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可视作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本源,书中最早提出一种精细化管理思想,被后人总结为“泰勒制”,其核心为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因素的排除,以确定最为简明高效的工艺环节,确定最合适的资源配置。随着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扩大要求,精细化管理思想延伸到生产技术、生产协作、企业经营方面,包括决策理论、运筹学、系统工程在等理论科学被大量应用,为工程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也提供了丰富的参考领域。
(二)现代水利工程项目应用精细化管理的难点
精细化管理是机器大工业时期的产物,应该看到,其最适宜的用武之地还是流水线生产,而工程是一项大工业科目,虽然我国在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指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标准性文件,但这些只解决了管理层面的规范化问题,而规范化是管理学中最基本的要求,其进阶要求才是精细化,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对精细化管理是摸着石头过河,逐步进行经验分享、总结完善的,其中许多管理细节,体现了一定的个性化,不能够作为普适性的管理思想加以分享总结,这是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的一个重大难点。
二、现阶段我国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多数参建单位水平不高,管理困难
我们需要正视当下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总体情况,类似于三峡工程这种国家重点工程只占极少数,多数基层水利工程大多都是小体量工程,而且远离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运输成本高,盈利模式单一且周期较长,难以吸引规模化的建设单位,中标单位多数都是小企业,现场施工人员素质偏低,工程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的素质也很难保证,许多企业组织结构还带有计划经济时期的特色,管理模式落后,过度依赖某一职能部门,此种情况下整体的综合管理素质就很难达标。或者项目公司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也具备水利工程的施工经验技术,但专业方向较为单一化,缺乏综合管理能力,对成本、进度、质量、现场的管控能力不足,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造价等方面尚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规范化管理标准,更谈不上精细化管理。
(二)水利工程多领域化增加了管理难度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不同于土建工程,水利工程的核心是“水利”,这是体现工程学科个性化的一个重点性问题。因此常出现目标管理不明确的现象,具体表现为: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足,管理目标与实际施工存在落差,用土建工程的管理思想去指导水利工程建设,留有许多管理空白,导致实际施工中随意性很大。
2、建设单位的水利工程专业团队素质与经验不齐整,关键岗位缺乏水利工程专业方向人才,施工中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与系统管控手段,进度控制与工程计划脱节,往往不能按照合同约定完成施工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工程层面的精细化管理思想落后
工程管理层面的问题往往会提到体制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计划经济时期留存的体制依赖的现象,是一种思想问题。国家对于技术规范层面的指导性文件已经较为健全,而精细化管理属于科学管理的第二层次,往往体现为学术思想或个人经验。我国当前水利工程项目中存在的盲目投资、忽视调研、贸然上马等现象并不是工程专业人员应该过度关注的问题,作为现代水利工程管理,对于可行性研究及立项条件要有清晰的、专业性的判断,研究重点应集中在资金来源、施工管理、问题控制等方面,体现出精细化管理的应有价值。
三、现代水利工程的重点注意事项
(一)水利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
严格意义上来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一种资金密集型项目,在技术方面有严格的国家或部门、行业规范,创新余地较小,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明显的边界,因此在工程管理中对于资金的筹措与使用要建立科学、经济的规范制度,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金融财务知识,做到账户多元、渠道畅通、专款专用,避免财务体系的种种多发乱象,尤其是挪用资金现象应坚决杜绝。由于项目建设资金具有时间上的不连续性,一套合理的资金管理制度更有利于统筹资金的分配利用,弱化工程建设薄弱的环节,在资金管理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实现精细化配置。
(二)建设单位的专业化、科学化施工管理
科学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上位概念,因此专业水平精干、综合管理能力强的工程管理团队是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关键。首先,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严格遵守国家对于水利工程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标准规程,抓住水利工程项目的工程阶段、子项工程管理环节,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有助于实现现代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其次,项目的组织管理实现责任明确、分工合理,专长能够发挥,质量责任方面能够合理地落实部门负责制和个人负责制,有助于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最后,在具体施工中实现资金、进度、质量三要素的健康发展关系,并对分段建设目标进行及时的中期沟通调整,改善不接地气的管理方式,提高工程的实效,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管理的科学化。
(三)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设单位的建设资质往往是普适性的,因此一个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施工管理人员全部出身于水利工程专业的情况是不多见的,而管理又是一项重视素质、重视技能的统筹性工作,专业知识及经验的缺乏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因此施工前就应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向培训和关键技术指导,提高其专业化管理水平,有助于完善水利工程项目的质检与验收制度,管理人员能够正确把握水利工程相关的施工规范、技术标准、技术重点,在细致的检查与验收的基础上进行的管理汇总,管控分析具备了科学性、合理性,保证其对于水利工程常发工程事故有预见性、有警惕性,质量检查与管理工作能够不留或少留死角,最大程度杜绝水利工程事故隐患。
(四)做好水利工程监理的工作
由于水利工程监理工程师专业方向较偏,市场上资格认证较少,非水利工程专业出身的监理工程师对于现代水利工程施工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胜任是较为困难的,一个合格的水利工程监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应该高于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程难点或突发事件,监理工程师应具备纠错与指导能力,在施工环节中对于不易察觉的工程隐患能够形成明确判断,对实际施工中检查不合格的予以返工处理,都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水利工程监理团队的高度专业化对水利工程建设起到重要的把关作用,必须积极发挥工程监理的专业性优势。
结束语: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其基础是规范化。工程质量是规范化最基本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制度规章,保证水利工程质量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水利工程与土建工程不同,尤其是影响质量的因素与土建工程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其中工程的关键环节具有个性化、专业性特点,更应加强管控措施。只有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应全面提高水利工程方向的横向质量管控与纵向管理水平,才能使水利工程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沈岩,张馨方.精细化管理于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上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2]郭慧.精细化管理于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上的应用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10).
论文作者:招文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0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精细化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