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泉普愿禅法的主要特点论文

南泉普愿禅法的主要特点论文

南泉普愿禅法的主要特点

吴小丽

(贵阳学院 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5)

摘 要: 马祖门下的三大士之一南泉普愿禅师,是晚唐时期禅宗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禅师。他的佛法理论与实践,是以大乘佛教思想为旨趣,又深入学习和继承了马祖思想体系中“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即是道”等禅法思想,并把“平常心即是道”再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南泉普愿虽然最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宗派,但是他的禅法思想影响了后世的历代禅师,并影响到了韩国、日本等国家。

关键词: 南泉普愿;禅学思想;主要特点

南泉普愿禅师(748—834年),师承马祖道一门下,是当时马祖门下的三大士之一,其他两位是百丈怀海和西堂智藏,后世的语录中也多次提到普愿是马祖的法脉弟子,如《禅林宝训顺朱》第一卷中:“南泉名普愿。马祖之嗣。”[1]

一、普愿生平

普愿禅师的禅学思想可以追溯至六祖慧能所属南宗的门下,因为普愿的师父马祖的思想承接的就是慧能。即《宋高僧传》中第十一卷讲道:

“释普愿,俗姓王,郑州新郑人也。其宗嗣于江西大寂,大寂师南岳观音让,让则曹溪之冡子也。

“于愿为大父。其高曾可知也。则南泉之禅有自来矣。愿在孕母不喜荤血。至德二年跪请于父母乞出家。脱然有去羁鞅之色。乃投密县大隈山大慧禅师受业。苦节笃励胼胝皲瘃。不敢为身主。其师异之。”[2]774-775

其中“江西大寂”是指马祖道一,南岳观音让是指南岳怀让禅师,让则曹溪之冡子也是指南岳怀让禅师传承的是六祖慧能的南宗禅法。

“大寂门下八百余人,每参听之后寻绎师说,是非纷错。愿或自默而语,群论皆弭,曰夫人不言乃言尔耳,自后含景匿耀,似不能言者。人以其无法说或扣其关,亦坚拒不泄。时有密赜其机者,微露头角,乃知其非无法说时未至矣。”[2]775

又过了些年,街道规划整改,李萍租了间小门面,还是做裁缝店。都是附近小区的老顾客,生意依旧不错。直到有一天,马路对面新开了家裁裤边的铺子。平白多了个竞争对手,李萍心里还挺别扭。

《祖庭事苑》第三卷、《禅林宝训音义》第一卷都有讲到普愿禅师是得“马祖之法脉”还自称是“王老师”:

南泉普愿和从谂禅师两人之间的论道,在《金刚经批注》第三卷、《宗门拈古汇集》第九卷、《净土资粮全集》第六卷等典籍中也有类似记载:

“池州南泉普愿禅师。郑州新郑王氏子。嗣马祖道一禅师。一日上堂示众云。王老师牧一头水牯牛。拟向溪东牧。不免犯官家苗稼。拟向溪西牧。亦不免犯官家苗稼。不如随分纳些些。总不见得也。”[4]

后世的语录中也多用“南泉和王老师”的禅语公案,以讲说佛法大意和教化弟子,如《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第一卷:

“汝不见。南泉曰饶汝十成犹较王老师一线道也。大难事到此。直须仔细始得明白自在不论天堂地狱饿鬼畜生。但是一切处不移易。元是旧时人。只是不行旧时路。若有忻心。还成滞着。若脱得拣甚么。”[5]

价以咸通十年己丑三月朔旦,命剃发披衣令鸣钟奄然而往,时弟子辈悲号,价忽开目而起曰:夫出家之人心不依物,是真修行。劳生息死于悲何有,沦丧于情太麁着乎。”[2]779-780

“《西方合论》第八卷中又接着例举《首楞严经》等其他几部佛教经典,讲述南泉大师的“微妙净法身”就是“不许分剂心量”:

二、普愿求法,以大乘佛教思想为旨趣

《宋高僧传》第十一卷中讲到普愿的学法经历:“大历十二年愿春秋三十矣,诣嵩山会善寺暠律师受具;习相部旧章、究毘尼篇聚之学。后游讲肆上楞伽顶入华严海会;抉中百门观之关钥,领玄机于疏论之外,当其锋者皆旗靡辙乱。”[2]775

对9#圆通样品不同面积的5个样品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当检测样品的面积为0.2 cm×0.2 cm时,谱图吸收峰发生较大变化。因此,该实验的样品最小检出量应为0.3 cm×0.3 cm。

普愿是在“嵩山会善寺”受具足戒,对“究毘尼篇聚之学”也研究透彻,对大乘诸宗学说即“楞伽顶入华严海会,抉中百门观之关钥”,也能够一一领悟其精髓,并“领玄机于疏论之外,当其锋者皆旗靡辙乱”。

此处记载中也可以看到,普愿禅师对三藏中的经律论已经开始涉猎和精研,并且已经得其精髓要义,其中有“楞伽”“华严”“中百门”等等,这三门的主旨分别主要是:《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在整个佛教思想体系中,无论是在理论、义理上还是实践与修证上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法相唯识宗来说,一部《楞伽经》是“六经十一论”的中心。此经中讲到五法、三自性、八识、心、性、相、二无我等加以剖析,释迦佛借大慧文殊师利菩萨提出了一百零八个问题,对宇宙、人生的终极问题作出逻辑性很强的应对。因此,这部尝试解密宇宙世界,指导个体修持极富哲理性的经典,在禅宗的五祖弘忍之前,是被初祖达摩等用来印心的,即判定是否得到证悟的一个标准,也就是强调从理上入手,同时也强调从行与实证上入手。

《大方广佛华严经》即《华严经》,玄奘曾经赞叹此经道:一门能开无量门。从这部佛经中,开显出来佛教中的诸多修持法门,因此一部《华严经》,在众经中是被誉为“经中之王”,也就是王中之王,即: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由此可见华严经中内容之丰富,此经是讲自性的体、相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主张“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理事无碍”,通过信、愿、行、证四个阶段,通过圆行、圆证的实践,就可以达到理事相融,从而证得自心佛性。

中百门,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此三论是印度中观学派的代表之作,主要内容是讲性空学说。其中《中论》以《般若经》为主要依据,讲解缘起性空的理论体系,即:“众因缘生法,我说既是空”,吉藏是此三论宗的集大成者。

南泉普愿在公元777年,即“大历十二年”,在“嵩山会善寺”这座著名的佛教修行之地,受足戒律之后,系统地学习了上述《楞伽经》《华严经》《百论》等等诸经论和律学。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些佛教的典籍,普愿为他日后的个体修为以及佛法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西方合论》第八卷中也讲道:南泉大师曰:‘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祇是不许分剂心量’。若无如是心,一切行处乃至弹指合掌,皆是正因。”[6]411

小姐姐你好,我是一个高三女生,成绩还不错,老师同学喜欢我,父母也很爱我。但是有一件事却成了我心里的一根刺,就是我对自己的鼻子很不满意,虽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是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变美的权利,也假装无意地跟父母提过“整容”这一话题,但是他们的态度一直是坚决反对,现在我已经严重到不想照镜子了,可以帮帮我吗?

69岁的李大爷突然感到头晕、头痛,他估摸着是颈椎病又犯了,也没太在意。在床上躺了5天,李大爷发现头痛得越来越厉害,实在熬不住了,于是到医院就诊。检查后,医生发现李大爷的头皮有几处破损,于是请来皮肤科医生会诊,结果被诊断为头部带状疱疹。

“《净土指归》曰:‘圆顿行人,语默动静,皆遵圣教,尽合佛心。若以念佛生心动念成妄想者,则息心无念,亦成妄想’。”[6]412

《首楞严经》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间,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若以念佛着有为患,则执空之人其患尤甚。[6]412

“永嘉云:‘豁达空,拨因果,漭漭荡荡招殃祸。’若以外求他佛为未达,则内执己心,不达尤甚。”[6]412

普愿在嵩山受具足戒是在其三十岁时,参访到马祖门下应该是在此之后,虽然普愿是马祖晚年弟子,也只有十年的修学时间,但是其优秀的理论和实践修养让普愿成为马祖门下著名的三大士之一。

有轨电车的产生是城市发展必然趋势,更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一种措施。有轨电车属于中等运营,自身环境优美、能源消耗较少、运输方便的新兴交通工具,经历了大起大落时代,如今又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城市当中,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选择之一。为了提高苏州有轨电车的运行质量与服务质量,保证有轨电车的安全性,现代有轨电车运营企业非常重视驾驶员的培训,需要经过严格、科学的培训才能够上岗。具体培训要求如下:

三、普愿七年授法,平常心是道

普愿追随马祖学法之时,马祖道一门下已有八百多弟子学法,但是普愿还是“似不能言者”,“愿或自默而语”,原因是“乃知其非无法说时未至矣”,而且普愿“足不下南泉三十年矣”,是进入一种超然世外的隐居和禅定修持状态中。

《宋高僧传》第十一卷中讲道:

南泉普愿禅师示现入世之时,就显现出与众不同,即“愿在孕母不喜荤血”。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九岁少年之时就“跪请于父母乞出家”,已经显示出“去羁鞅之色”,升起了出世求法的决心。“投密县大隈山大慧禅师”,即在大慧禅师之处“苦节笃励”“胼胝皲瘃”,进行了一番身心上忘我的刻苦磨炼,乃至大慧禅师惊异之。

“贞元十一年拄锡池阳南泉山,堙谷刊木以构禅宇,蓑笠饭牛溷于牧童,斫山畬田种食以饶,足不下南泉三十年矣。夫洪钟不为莛撞发声,声之者故有待矣。”[2]775

公元827年,八十岁的普愿在“宣使陆公亘前池阳太守”和“护军彭城刘公”等官员的邀请下,离开隐居修行三十年的南泉,开始建立道场,传播佛法,教授弟子,一时,“毳衣之子奔走”,“道途不下数百人”,可见追随者甚多。《宋高僧传》在第十一卷中讲道:“夫洪钟不为莛撞发声,声之者故有待矣。太和年初(828年)宣使陆公亘前池阳太守,皆知其抗迹尘外为四方法眼,与护军彭城刘公,同迎请下山北面申礼。不经再岁,毳衣之子奔走道途不下数百人。”[2]775

通过计算可得,电动机所需有效功率为25.8W,由电机到滚筒的传动总效率为η=η1·η2·η3。其中,η1,η2,η3分别为链传动、轴承和滚筒的传动效率。经计算可得所需电动机功率为36.5W。

马祖晚年提出了“平常心是道”的佛学思想,南泉普愿无疑在走下南泉之后,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思想并赋予其新的涵义,《金刚经批注》第三卷有对马祖“平常心是道”的阐释:“马祖曰: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谓污染?但有生死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即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憎爱、无凡圣。是故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7]936

从谂禅师“落发未具戒”时,便去南泉处求学,“泉一见深器之”,深得普愿器重。从两人之间的对话中可知:“如何是道”即是“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道”则最终是“犹如太虚廓然虚豁”,把道提升到如虚空一样无所不在,又常住不坏的大乘境界。这一阐释的形成,无疑与普愿入马祖门下之前,在嵩山认真研习大乘诸宗派息息相关。

此处,马祖道一提出了“道不用修”,只是“但莫污染”,此既是“平常心即是道”,此修行之道也就是“非凡夫行”,“是菩萨行”。

普愿从南泉走出之后,继承了马祖思想体系中“即心即佛” “非心非佛”“平常心即是道”等旨要,并开始教化弟子。当时从南泉普愿之处参学的弟子众多,如赵州从谂禅师及洞山良价等等,《佛祖历代通载》第十七卷中记载从谂禅师在南泉学法二十年的经历:“干宁四年赵州从谂禅师示寂阅岁一百二十,师曹州人,姓郝氏,落发未具戒,便造南泉。泉一见深器之,一日问: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不?曰:拟向即乖。师曰:不拟如何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地,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耶?!师于言下大悟,自是周旋南泉之门,凡二十年,次遍历诸方,后归北地。”[8]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发病人数也随之增加。患者有晶状体混浊、视力降低等症状,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引起失明,使患者生活不能自理[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护理在康复、保健、养生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就中医整体护理对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进行探讨,内容总结如下。

“池州南泉普愿禅师。郑州新郑人。姓王氏。得马祖之法。即唱道南泉。常自称王老师。尝示众云。尽大地觅个痴钝人不可得。”[3]

“赵州问南泉云: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7]936

“从谂禅师问南泉曰: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僧问:如何是平常心?师曰: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曰:学人不会。师曰:热则取凉。寒则取火。”[9]

洞山良价也在南泉普愿处参学,《宋高僧传》第十二卷记载:

“释良价,俗姓俞氏,会稽诸暨人也。少孺从师于五泄山寺,年至二十一,方往嵩山具戒焉。登即游方见南泉禅师,深领玄契,续造云岩疑滞顿寝。大中末于斯丰山大行禅法,后盛化豫章高安洞山,今筠州也。

传统能源在工业建筑中的应用逐渐显露出很多问题,当前建筑业在清洁能源利用上不断创新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清洁能源又可以称之为可再生资源,常见的清洁能源有风能、太阳能等,风能与太阳能也是我国建筑业能源应用中最多的两方面,其具有可再生、能量大等优势,只要满足相应的条件,就可以长时间将其应用于工业建筑中,从而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耗。在具体设计中风能与太阳能可以用于发电、制热等方面,同时自然风与太阳光还能够调节屋内的空气质量,调节建筑表面温度,充分重视现代化清洁能源的应用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向。

此处元证禅师直接用“南泉王老师”的“一线道”直指修行解脱之道还是要认识自己的本心和本来面貌,要“行旧时路”,不要“滞着”,就会解脱自在。

年仅二十一岁的洞山良价在南泉普愿之处参学时,能够“深领玄契”,并在“大中末于斯丰山大行禅法”。洞山良价坐化前留言弟子:“心不依物,是真修行”, 也就是心不要追随外在的物质而流转,这就是最真实的修行。

《楞严经宗通》第八卷又进一步解释“平常心是道”时,使其同“万法皆从心生”金刚经的大乘旨趣等同起来,即:

“平常心是道。何为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若不然者,云何言心地法门?云何言无尽灯?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10]

“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是大乘教义中常常提及的“不落两边,行于不二法门”之义,行于“非凡夫行,非圣贤行”,在“行住坐卧”之中,“应机接物”,此处便与南泉普愿禅师与赵州从谂禅师的对答:“要眠即眠,要坐即坐”,“热则取凉,寒则取火”,两处之义有相契合之处。

《金刚经批注》第四卷则直接讲道:

智:97岁五芳斋的第一家智慧餐厅已经诞生,这第一家样本店从6年老店发展到24小时无人智慧餐厅,前后仅用时1个月,五芳斋将无人零售概念设想变成现实。

“了取平常心是道,饥来吃饭困来眠。又云:常平等心,如此广大,妙观察智,如日光明体用及此,是佛境界。”[7]945

“平常心是道”,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眠”,常用此心“妙观察智”,就会如同“日光明体用及此”,这就达到了“佛境界”。

我听到他的尿冲在池子里的涮涮声,我去看萍萍,萍萍这时坐在椅子上了。她的两只手捂住自己的脸,肩膀瑟瑟打抖,我走过去,我问萍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对她说:“我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明白过来。”

四、后世禅师引用南泉的公案

南泉普愿之后的禅师们常常引用南泉的种种说法公案来进行教化,宋代的圆悟克勤禅师认为,南泉普愿是一位体悟到真正佛道的开悟者,能够参悟到生死,修法的本来面目,已经达到解脱和自由的境界。下面就上述之义列举几例禅师的公案:

1.《圆悟佛果禅师语录》第二卷

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包括工业指标、农业指标、生活服务业指标和综合指标,主要有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亩均用水量、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城镇公共及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和人均综合用水量等指标,也包括各行业用水定额,可以作为宏观控制指标衡量流域、区域或行业以及具体用水户的用水效率。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涉及面广,种植结构和灌溉方式种类繁多,故此项目的用水效率控制决定着项目用水总量及项目发展的规模和布局。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主要体现在农业用水控制指标和用水定额方面,有效改变过去粗放型用水模式,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

“上堂。僧问:南泉斩猫儿意旨如何?师云:杀活临时。进云:赵州戴草鞋又作么生?师云:是他屋里事。进云:打鼓弄琵琶去也。师云:且莫诈明头。乃云:有佛处罗笼不住,无佛处荒草寻人,放行也触处光新,把住也乾坤陡变。且道:向上人来时如何?他家自有通霄路,下座。”[11]

2.《金刚经补注》第二卷

“赵州问南泉云:如何是道?泉去,平常心是道。佛印禅师颂云:欲识平常道,天真任自然。行舡宜举棹,走马即加鞭。若遇饥来饭,还应困即眠。尽从缘所得,所得亦非缘。傅大士云:依他一念起,俱为妄所行。便分六十二,九百乱纵横。过去灭无灭,当来生不生。若能如此观,真妄坦然平。川禅师云:低声低声,直得鼻孔里出气。颂曰:三际求心心不见,两眼依然对两眼。不须遗剑刻舟寻,雪月风花常见面。”[12]

3.《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第一卷

“举南泉问维那,今日普请作甚么?对云:拽磨。南泉云:磨从尔拽,不得动着磨中心树子。维那无语。师代云:恁么即不拽也。”[13]593

4.《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第一卷

“举盐官一日谓众云:虚空为鼓,须弥为椎,甚么人打得。众无对,有僧举似南泉。南泉云:王老师,不打这破鼓。师别云:王老师不打。”[13]593

连云港三所高校绝大多数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的专业背景为外语专业或者外语教育专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翻译理论学习和翻译实践训练。受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他们在翻译教学中仍然坚持以教师为中心,主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仅仅以PPT为辅助手段进行概念式教学,偶尔穿插一些英汉对比分析或译文赏析活动。有的教师甚至全凭教学经验照本宣科。他们的教学模式可以总结为“课前布置任务—学生课下练习—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讨论和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没有强化翻译理论教学,也没有突出翻译实践训练。

5.《汾阳无德禅师语录》第二卷

“谷持锡到章敬,绕禅床三匝,振锡而立,敬云是是。又到南泉亦如是,泉云:不是不是。章敬道是。和尚为什么道不是?泉云:章敬即是是,汝不是此是,风力所转终成败坏。”[14]

由此可见,南泉普愿虽然最终没能形成极具影响力的一支宗派,这固然与他的思想特点有关,也与他传法只有短短七年有关。但是,也应该看到普愿禅法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从后世不胜枚举与他有关的禅宗公案中可以看出,马祖道一也盛赞普愿是“独超物外”。杜继文、魏道儒著的《中国禅宗通史》也讲道:“晚唐以后的禅宗态势大变,神秀的北宗禅系,再也不见有名僧问世,而江西禅师遍天下,几乎无处不在,尤以百丈怀海、南泉普愿两支最盛”[15],可见普愿禅法在当时的重要影响。现在的韩国、日本等国家,依然还有大量的普愿追随者,普愿的禅法还在延续并启迪更多的禅法后学。

购销合同是企业应收账款的一个保障,企业应当根据销售人员及财务人员的意见制定一份规范的购销合同,该合同中要写出企业之间应该遵守的准则,并且要明确违约的处罚方法,销售人员在赊销时要依据该合同内容同客户签订合约。如果在签订过程中,需要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的,销售人员要向管理人员及时反映,管理人员标准才可做出修改。每一笔赊销业务都需要签订规范的合同,这给企业的应收账款提供了一个法律凭据,当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时,企业可以凭借该合同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参考文献:

[1]禅林宝训顺朱[G/CD]//CBETA中华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1:543.

[2] 宋高僧传[G/CD]//CBETA中华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1.

[3]祖庭事苑[G/CD]//CBETA中华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1:352.

[4]禅林宝训音义[G/CD]//CBETA中华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1:259.

[5]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G/CD]//CBETA中华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2011:530.

[6]西方合论[G/CD]//CBETA中华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1.

[7]金刚经批注[G/CD]//CBETA中华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1.

[8]佛祖历代通载[G/CD]//CBETA中华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1:649.

[9]净土资粮全集[G/CD]//CBETA中华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1:620.

[10]楞严经宗通[G/CD]//CBETA中华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1:302.

[11]圆悟佛果禅师语录[G/CD]//CBETA中华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1:720.

[12]金刚经补注[G/CD]//CBETA中华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1:273.

[13]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G/CD]//CBETA中华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1.

[14]汾阳无德禅师语录[G/CD]//CBETA中华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11:608.

[15]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303.

The Main Ze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nquan Puyuan Master

WU Xiao-li

(Institute of Yangming Doctrine and Research on Guizhou, Guiyang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5, Guizhou, China)

Abstract :The Zen master of Nanquan Puyuan was one of the three great scholars under the Mazu’s instruction, and he was a very important Zen master in the history of Zen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His buddhist theory and practice inherited the thought of mahayana Buddhism as his practical cognitive interest. He also studied and inherited deeply about the thought system of Mazu, for instance: “ the heart is the Buddha”, “non-heart is non-Buddha”, “the normal heart is the Taoism” and so on. He also raised that “the normal heart is Taoism” to a higher realm. Although Nanquan Puyuan did not form his own sect in the end, his Zen Buddhist thought influenced the successive Zen masters of later generations, and around Korea,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Key words : the Zen master of Nanquan Puyuan; Zen Buddhist thought; main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 B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6133(2019)04-0067-04

[收稿日期] 2019-03-13

[基金项目] 贵阳学院人文类项目:“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摄”(项目编号:GYU-RWD2018-008)阶段性成果;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阳明心学对宋代理学本体论的转换”(项目编号:2019jd11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吴小丽(1973-),女,山东淄博人,贵阳学院教师,贵阳孔学堂签约入驻学者,贵州省儒学研究会理事,中央民族大学东亚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与佛教哲学。

[责任编辑 刘昶]

标签:;  ;  ;  ;  

南泉普愿禅法的主要特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