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_煤炭论文

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_煤炭论文

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煤炭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煤炭企业来说,一般都把市场的概念理解为购买煤炭的用户市场亦即需求市场,但市场的确切概念是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因此,研究煤炭市场应该包括买方和卖方两个方面,也即煤炭需求市场和煤炭供应市场,二者之间既有其各自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又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如煤炭需求市场的变化,不仅与影响煤炭需求的诸多因素有关,而且与煤炭供应市场的变动也密切相关。如在一段时期内煤炭需求的增长速度低于煤炭供应的增长速度,则必将导至供大于求,从而出现煤炭需求市场的疲软现象。相反,如果煤炭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煤炭生产的增长速度,则会出现煤炭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因此,研究煤炭需求市场的发展趋势时,必须要将煤炭的需求与供应结合起来共同研究,才能得出一个比较接近客观实际的结论。

一、煤炭需求市场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煤炭产量也逐年增长。自1991年至1993年的三年内分别增长0.46%、2.8 %和3.3%,但在此期间煤炭的消费量却并未相应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资料1991年煤炭消费量的增长指数为5.0%,1992年为4.6%,1993年竟出现—1.5%的负增长。由于煤炭的生产量与消费量非同步增长,从而导致了近年来煤炭需求市场的疲软。这种疲软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社会煤炭库存量逐年上升;二是1994年煤价全面放开后煤炭价格并未显著上升;三是用户拖欠煤款严重。

在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能源需求并未相应增长甚至下降,这种看来似乎反常的现象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并非绝无仅有,如1973年至1988年期间,西德的能源弹性系数(能源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比值)为—0.03,同一时期英国的能源弹性系数还曾达—0.43。从影响我国近年来煤炭需求量下降的一些因素来看,在本世纪末以前的这段历史时期内仍将发挥作用,并分别论述如下: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根据1994年我国国务院颁布的九十年代我国产业政策纲要,我国将重点发展附加值高、创汇高、技术含量高和能源、原材料消耗低的产品和产业。因此,可以预见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的这段时期内诸如电子、仪器仪表、精密机械、通信、家用电器、新兴材料、生物工程、金融、外贸、信息、证券、旅游等等产业必将得到进一步的蓬勃发展,而这些产业的产值虽然高,但能源消耗却相对较低。因此,随着我国今后产业结构的继续改变必将促使煤炭需求量的增长速度逐步下降。

(二)能源构成的变化。我国能源构成长期以来是以煤为主,但近年来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却逐年下降,而石油、天然气、人工煤气和水电等所占比例则不断上升。由于煤炭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能源利用效率比较低,尤其是我国运输能力的制约,故根据能源发展规则,今后我国将优先发展高效、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九五”期间将新增水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到本世纪末将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下世纪初三峡水电工程投产将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水电大国。另外在经济发达而能源短缺的地区还将规划发展核电,如秦山二期、辽宁核电、广东二核、浙江二核等核电站,在建规模将达800~1000 万千瓦。此外还将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故今后煤炭虽将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但其在能源构成中所占比例必将继续呈逐步下降趋势。

(三)单位产品煤耗量降低。我国产业政策一贯强调发展能源要实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在节能方面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如1993年与1990年相比,每吨生铁所消耗的焦炭由577公斤下降至510 公斤, 每发千度电消耗的标准煤由392 公斤下降至384公斤,每吨水泥消耗的标准煤由185公斤下降至177公斤,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故在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品的煤耗上仍有潜力可挖,如我国生产的煤炭约三分之一主要供火力民电用,而现有的火力发电厂的平均装机容量仅4.6万千瓦。为此, 电力发展规划中提出今后我国新增火力民电机组将以30~60万千瓦高效机组为主。此外,我国使用的工业锅炉约40多万台,平均热效率仅60%左右,每年消耗煤炭约3亿吨,而发达国家的锅炉热效率可达80~85%, 我国今后将发展高效工业锅炉以降低能源消耗并有利于环境保护。

(四)铁路机车构成的变化。铁路运输也是我国用煤大户之一,每年约消耗二千万吨煤炭,但近年来低效率的蒸汽机车逐年减少,而高效清洁的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逐年增加,自1990年至1993年,蒸汽机车每年减少约400台,而内燃机车每年增加约500 台, 电力机车每年增加约200台,且从1992年起我国已不再生产蒸气机车, 预计在下世纪初将在我国铁路线上消失,故铁路机车所消耗的煤炭亦必将逐年减少而最终归于零。

(五)居民生活能源构成的变化。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煤也是煤炭主要消费方面之一,但近年来由于城镇居民使用电力、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等高效洁净的能源逐年上升,导致生活用煤量逐年下降,由1990年的2.03亿吨降至1992年的1.41亿吨,而同一时期全国年人均生活能源中电力由42.6千瓦时上升至54.6千瓦时,天然气由1.6 立方米上升到1.8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由1.4公斤上升至2.0公斤, 人工煤气由2.5立方米上升至1.4立方米,而煤炭则由147公斤下降至126公斤。居民生活能源构成的这种变化说明了我们城镇居民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而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这种变化会向好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故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生活用煤的逐步减少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尽管有以上诸种影响煤炭消费量下降的因素,但影响煤炭需求量增长的主导因素即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从我国近几年来的情况可以预测,到本世纪末的这段时期内仍将会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故除个别年份可能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外,从一个历史阶段来看煤炭需求量仍将会缓慢但却持续增长。这与西方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出现长期萧条或衰退的情况有所不同,故我国的能源需求量不可能长期停滞或持续下降。但上述诸因素的作用,本世纪末的煤炭需求量也不会像前几年人们所预测的那样大,如以1991年至199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和煤炭消费量增长速度为基础所求出的煤炭弹性系数为0.23,并将本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定为9%,则可求得我国2000 年的煤炭需求量为13.4亿吨(计算过程从略),在煤炭需求量缓慢增长的情况下,煤炭需求市场仍将处于疲软状态抑或转呈紧缺局面尚需结合煤炭供应市场的状况来研究。

二、煤炭供应市场趋势

我国的煤炭供应量由国内生产煤炭企业的煤产量总和所决定,我国煤炭生产企业按隶属关系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国有重点矿、地方政府属煤矿和乡镇煤矿(按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乡镇煤矿管理条例的规定,乡镇煤矿包括乡、村办集体煤矿、私营煤矿以及除国有煤矿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其它煤矿企业)。地方政府(省、地、县)下属煤矿所生产的煤炭在全国煤炭总产量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1993 年已降至17.72%,根据其资源条件、技术装备、生产规格、 人才和资金等各方面的条件和发展趋势分析,其煤炭产量在全国煤炭产量中所占比例仍将可能进一步下降,故本文将着重分析在我国煤炭产量构成中占主要地位并对国民经济起重大作用的国有重点矿和乡镇煤矿两大部分。

(一)国有重点矿。在我国煤炭生产构成中,国有重点矿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煤产量也一直呈波浪式上升趋势,由建国初期的三千多万吨上升至目前的四亿多吨, 但自1990 年至1992年的三年期间产量一直停顿在4.8亿吨水平,且在1993 年竟剧烈下降至4.58亿吨,减产2451万吨,这是近年来所少有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煤炭需求市场疲软的影响,但问题的另一面却是在国有重点矿减产的同时,乡镇煤矿1993年的煤产量却剧增6012万吨,面对同样的需求市场何以一升一降,这就牵扯到二者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资源条件和人才、装备、奖金等各方面的条件来看国有重点矿均占有绝对优势,但由于陈旧的经济体制的制约下,使得国有煤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成本高扬,当煤炭价格全面放开后,在市场竞争中面对乡镇煤矿低廉的价格和灵活的经营,国有重点矿自然难以招架,但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国有重点矿将可能呈现以下态势:

1、煤炭产量仍将缓慢上升。 从国有重点矿的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我们会不难得此结论,客观原因乃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在近期内仍将高速增长。从本文前面煤炭需求市场趋势分析中我们预测本世纪末我国约需煤炭13.4亿吨,亦即“九五”期间每年约需增产四千万吨,显然这是乡镇煤矿一家所难以独立承担的,必须要由我国煤炭生产主力部队重点矿与之共同分担这一重任。再从主观条件来看,国有重点矿也有此等能力,首先从矿井生产能力利用率来分析,1993年国有重点矿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86%,如现有煤矿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得到充分发挥即可增产6932万吨。其次再从国有重点矿的基本建设情况来看也有此能力,“七五”期间报废矿井生产能力为1834 万吨,

而此期间矿井开工规模为7765万吨,“八五”前三年报废矿井生产能力1653万吨,而开工规模为6600万吨。这说明国有重点矿生产能力的正常接续在本世纪末乃至下世纪初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2.煤炭产量构成中所占比例有可能下降。国有重点矿所生产的煤炭产量在全国总产量中所占比例,近年来一直处于下滑趋势, 1980 年为55.5%,1985年下降至46.5%,1993年进一步降至39.7%,这主要由于在市场竞争中国有重点矿与乡镇煤矿相比处于不利地位所致,从目前情况来看,至本世纪末的这段历史时期内恐怕还很难扭转这种局面。因此,国有重点矿原煤产量即便缓慢上升,但在全国煤炭总产量中所占比例仍有可能继续下降。

3.产煤基地重点西移。国有重点矿在“七五”期间报废的矿井生产能力中99%均处于我国东部,后10年预计报废的近百处矿井多数也位于东部地区,而我国东部地区煤炭含量本不丰富,又经过多年来的超强度开采,煤炭资源已濒临枯竭,故东部地区的煤炭产量势必逐年下降。我国西部地区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在全国探明储量中所占比例高达83%,尤其晋、陕、蒙接壤地区的准格尔、东胜、神府等几个大煤田的探明储量即占全国探明储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且不仅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特优,而且埋藏浅、煤层稳定、构造简单,目前正在加紧开发,到本世纪末,该地区将可产煤一亿吨以上,并可通过准大、包神、大秦、京包等铁路输出约八千万吨,同时国家还规划就地建设坑口电站,装机容量约800万千瓦,并年产天然气约30亿立方米,到二十一世纪初期, 该地区将可建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型能源供应基地。

(二)乡镇煤矿(笔者认为称民办煤矿更为妥切)。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乡镇煤矿迅猛发展,产煤量扶摇直上。1993年达到4.89亿吨(含个体及其它),在全国煤炭总产量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由“六五”时期的25.7%上升至1993年的42.5%,已超过国有重点矿所占比例,尤其是在1993年全国煤炭需求市场疲软,国有重点矿大幅度减产的情况下,乡镇煤矿却增产六千多万吨。何以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这主要是煤价全面放开后,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乡镇煤矿以其成本低廉、经营灵活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其长处所致。乡镇煤矿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廉价能源,这无疑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对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们还必须要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即乡镇煤矿掠夺式的开采方式对煤炭资源的严重破坏,尤其一些在国有重点煤矿井田范围内,无证非法开采的乡镇煤矿对国有煤矿的生产和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1994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煤矿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和《乡镇煤矿管理条例》两项文件,这可能有助于上述老大难问题的解决,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执法不严和权大于法的社会不良现象。因此,不能期望这两个文件一颁布问题便会逢刃而解,从发展趋势分析,笔者认为乡镇煤矿的产量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会持续大幅度增长,尤其在煤炭供应紧张的时期和缺煤地区会更加突出,因为在这种特殊的时空条件下,煤炭价格将会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而上扬,乡镇煤矿会因高额利润的诱惑而不顾一切的疯狂追逐煤炭产量的增加。

综上所述,从现在到本世纪末的这段历史时期内,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因此煤炭的需求也将会不断增长,但因受到影响煤炭需求下降的一系列因素的作用,导致煤炭需求量虽有上升,但增长速度不会很大,个别年份也可能出现负增长。煤炭的供应量从国有重点矿看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而乡镇煤矿在放开煤价后将因利益机制的驱动更会适应市场需求面加大增产力度,因此,煤炭供过于求的局面在这段时期内尚不可能出现改观,故摆在国有重点煤矿面前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转变经营机制,努力提高煤质和效率,千方百计地降低煤炭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奋力拼搏以求得企业的生存和不断发展。

标签:;  ;  ;  ;  ;  

煤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_煤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