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微地形”应用论文_罗鑫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微地形”应用论文_罗鑫

深圳市鑫佳园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微地形”可以利用园林景观的视线构造出空间,如让视野更加开拓,而对于山体或水体区域,则可以利用“微地形”营造出相对封闭或者半封闭的景观,改善人们居住环境,营造出更加丰富多元化的空间视觉感受。本文根据多年工程实践,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微地形”应用要点进行分析,以期提升园林景观设计水平。

【关键词】微地形;景观营造;原则;应用

前言

微地形一般规模都比较小,主要是园林景观范围内的植林木花草类,利用人工模拟自然形态。通过优化,改造原有地形营造出独特的绿化景观。合理应用微地形,不但有利于园林绿化的排水,避免积水问题出现,还能种植一定数量的树木,提升园林景观质量。如何应用好“微地形”,那么我们需要知道“微地形”在景观营造中的应用要点,才能确保园林景观的质量。

一、“微地形”景观营造要点

首先,全面评估地质环境。在微地形景观的营造过程中,需要对土方来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了解土壤结构特征,同时根据园林绿化中排水管道规划建设需要确定微地形区域的坡度范围,避免在后期绿化景观营造中造成不良影响;其次,充分应用园林绿化中自然形象特征。在微地形景观设计中,人工营造微缩的自然地形,要求充分利用已有表土以及植被,通过模拟自然山土的形态特征,可有效解决土壤起伏、排水等问题。另外,在园林绿化景观地形设计处理时,应充分依据自然地形的客观条件,提升园林绿化景观的美观性;再次,科学设计坡度。在园林微地形设计中,坡度设计至关重要。微地形的土壤安息角,会直接影响微地形最大坡度,在部分园林绿化工程景观设计中,微地形坡度要求低于安息角,一般规定坡比在1∶3。

二、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

首先,自然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把地形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坚持自然性设计原则,对园林空间进行立体化设计,并将各个景观要素进行配合利用,进而营造出自然的三維立体微地形景观;其次,协调性原则。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要求自然景观具有协调性,统一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园林绿化景观环境。在园林工程微地形设计中,应根据园林工程周边景观特点进行调整,提升园林绿化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再次,最优土地利用原则。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微地形设计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原有地质地形条件,然后结合园林工程建设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的骨架为原有地貌,要求对园林建设区域的地貌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利用,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

三、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居住小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居住小区道路的处理

在小区道路设计中,道路设计形式有很多种,比如组团道路、浏览道路等等。通过将微地形应用于居住小区道路设计中,能够营造出具有起伏变化特征的道路或者是地势平坦的步道台阶,可对居民的步行节奏进行调整,帮助居民调节疲惫状态。另外,通过对居住小区道路两边进行微地形设计,可营造出坡度不同的边坡,提升小区两旁道路的排水性能,同时还能够避免道路空间布局缺乏流动性。除此以外,在居住小区道路微地形设计中,通过应用不同的施工材料,可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比如,利用废弃破碎瓷砖,不仅可实现废物利用,同时还能够丰富道路色彩,另外,还可应用鹅卵石进行道路施工,美观性好,而且还具有按摩保健的功效。

(二)楼宇间绿地的处理

在居住小区楼宇之间,可利用的空间范围比较小,在楼宇之间的绿地设计中,也可采用微地形设计方式,适当缩小自然山峰,形成山包,并应用于楼宇之间的绿地设计中。通过在楼宇之间进行微地形设计,可改善居住小区居民的视野,丰富园林绿化内容,同时还可将居民的居住条件与自然环境进行有效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楼梯下部、架空层处理

在居住小区的楼梯下部以及架空层中,环境湿度比较大,通过应用微地形设计方式,可提高楼梯下部以及架空层空间利用率。比如,采用微地形设计方式,营造出自然起伏的地势结构,同时联合应用耐阴植物以及其他园林绿化配套设施,可营造丰富的园林绿化景观。

(四)建筑散水、检查井盖、化粪池盖板处理

在居住小区绿化景观中,建筑散水、检查井盖及化粪池盖板等毫无美感,并且规划方式比较生硬,这样就会对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对此,也可充分利用微地形设计方式,对于建筑散水、检查井盖及化粪池盖板进行堆高或者包围处理,并结合实际情况选用花坛、绿篱、藤蔓植物、花卉等方式进行适当的遮盖和造景,这样能够有效提升这部分景观的美观度,同时与其他景观相协调。

(五)绿地边沿处理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中的绿地边沿位置,可采用缓坡设计方式,使其能够逐渐延伸至绿地路面中,在道路工程与景观之间形成缓冲区,为排水提供便利。另外,对于绿地边沿位置,可采用不同形状的石子或者短木埋桩进行填筑处理,将绿地与道路进行优秀融合,提升绿化景观的和谐性。

四、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公共绿地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广场绿地处理

在城市公共区域中,城市广场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城市广场功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商业广场、公共活动广场、交通广场等等。广场绿地可作为缓坡底,坡度比较小,通过应用微地形景观设计方式,对广场地形进行适当抬升或者下降处理,可营造出差异化绿化景观。有些广场区域位置比较高,对此,可规划设计出绿地构图中的焦点区域,凸显出景观形态,而有些广场区域位置比较低,具有封闭性以及内向性特征,对此,可构建下沉式广场。

(二)道路绿化处理

在公共綠地园林绿化环境中,道路绿化至关重要,在公共绿地广场中,有些道路比较封闭和单调,对此,应对道路进行优化设计,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同时对园林绿化景观进行立体化设计。在道路两边,可设置高度不同的植物,在地表处理方面,可规划设计为中间位置拱起的形状,便于道路积水的排出。除此以外,有些道路的坡度比较大,这就要求根据道路方向特征进行微地形设计,提升行人日常行走或者行车的舒适性。

(三)街旁绿化处理

在公共园林绿化中,街旁绿化的作用是美化公共环境,可为居民营造良好的视觉感受。对此,公共园林绿化微地形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实际地形地貌特征,对地貌进行灵活部署,在保留原有景观区域风格的基础上,将园林工程中的各个要素融入至园林绿化景观中,充分利用植物与不同要素造型之间的陡坡,进而构建出多样化园林绿化景观。

(四)滨水绿地处理

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在绿地与水之间,一般采用平台或者路堤进行连接。在园林绿化微地形景观设计中,对于路堤,可采用倾斜设计形式,将草地、沙滩等逐渐延伸至水面,进而提高景观的层次感。另外,还可采用平台水榭设计方式,进而临水、亲水的效果,同时,对于部分滨水绿地,可将路堤设计为台阶状,为人们提供游乐场地。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园林绿化中的微地形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探究。在城市绿化中,园林绿化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于园林工程,可分为居住区园林和公共园林两种,在园林微地形设计中,需对原有地貌特征进行充分利用,并妥善处理好与周边生态环境之间的缓冲,优化园林内部微地形营造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园林工程设计水平,改善园林工程生态性。

参考文献:

[1] 申茂国.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园林绿化的应用研究[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5,7(9):193-193.

论文作者:罗鑫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微地形”应用论文_罗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