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选项课中对引体向上运用分层教学法的研究论文_李振宇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各级学校针对提高学生体育成绩的教学法改革的实验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个体发展。针对引体向上这个项目,如何从实际情况出发,经过相关的教学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引体向上学习的动机,还能培养学生引体向上学习的兴趣,最终还能让大部分学生的引体向上成绩有所提高,笔者认为这是本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体育选项课中,对引体向上项目采用分层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引体向上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引体向上;分层教学;体育选项

一、引言

传统的教学法只重视对优等生的特别照顾,对中等生和落后生的学习状况关心不够,这些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完善,最终引发学习兴趣和动机降低。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在备课选择教法时,要尽量能因人而异,按照不同学生的现有的身体素质,掌握的技术水平以及实际的学习能力,精心准备上课的每一个环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稳扎稳打,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听得懂,掌握好,达到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动机的同时,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主要研究在体育选项课中对引体向上项目采用分层教学的效果。

二、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以秀水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的2个自然班男生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班各30名男生,总计60名男生。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数据库等,收集有关分层教学以及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论等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全面了解目前相关研究的现状,从中得到启发与借鉴,为本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访谈法

通过座谈、电话访谈以及网络交流的方式对嘉兴市市属高中的体育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访谈。

3.数据统计法

本研究对实验前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引体向上的测试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分析,并比较是否存在差异。

4.教学实验法

(1)实验对象的选取

通过对整个年级12个班进行初测,选取身体素质、引体向上初测成绩没有显著差异的(3) 班、(4)班的男生进行引体向上教学实验。其中随机确定(3)班作为实验班,(4)班作为对照班,实验班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对两个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引体向上成绩等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

(2)实验步骤

①实验前,对秀水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的(3)班,(4)班的男生进行身体素质(50米跑、立定跳远、30秒俯卧撑、60秒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测试,对测出的成绩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30秒俯卧撑、60秒仰卧起坐,无固定的评分标准,只通过学生测试成绩,单纯的对比分析,而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不仅仅通过学生测试成绩的对比分析,同时也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评分标准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统计结果为:2个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引体向上成绩无显著差异。②实验后,再对2个班学生引体向上成绩进行测试,再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过程包括实验班实验前后的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对比、对照班实验前后的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对比。

(3)实验控制

①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评价都保持一致。②实验班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对照班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且两个班的教学实验都由笔者亲力亲为。在实验结束后,采用盲测,考核由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有中级职称的陆晨啸、陆军两位教师主考,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结果与分析

1.实验前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1)实验前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前对两个班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测试,测试项目包括有:50米跑,立定跳远,30秒俯卧撑,60秒仰卧起坐。结果见表:

表1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对比

结果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的引体向上测试成绩(T=-2.48,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条件。

2.教学实验过程

(1)学生分层

对实验班所有学生的身体素质、引体向上成绩等进行综合的评定和分层。根据测试结果将学生分成 A、B、C 三组,每组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A、B、C层,A层学生是四项身体素质得分加上引体向上成绩得分的平均分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B层学生是四项身体素质得分加上引体向上成绩得分的平均分在60-80分之间学生,C层学生是四项身体素质得分加上引体向上成绩得分的平均分在60分以下的学生。

(2)目标分层

根据学生在实际测试中表现出来的水平,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分别给各层次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该教学目标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通过各层次学生的努力,基本都能达成目标。

(3)教学分层

在教师对每一层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对各层次都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通过对全班进行动作要领讲解,然后再指出重难点及其他注意事项。学生根据各层次情况分别到达各自场地,教师再分别讲授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目标,学生各自练习时,教师巡回检查,对错误较多的层次进行集中辅导与帮助。

3.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1)实验班实验前后的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对比

表3实验班实验前后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对比

经过一学期的分层教学,对实验班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各项引体向上成绩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3、表5。由表3可看出实验班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后,整个班的平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表5则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引体向上平均成绩要高于对照班学生成绩接近2个,通过T检验P<0.01,这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引体向上的成绩在实验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可以得出: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法充分培养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学习理念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要学好”,这一过程的转变。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体育选项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对引体向上进行教学,可以使得课堂的教学能适应学生学习。教师通过观察调查,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帮助学生形成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通过利用各个小组通力合作和学习,使得成员之间可以互帮互学,充分发挥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大幅提高引体向上成绩的可能性。体育选项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引体向上进行教学,还可以明显端正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提高学生在体育选项课上练习引体向上的积极性,并且明显的增加了引体向上该项目在学生课外活动中的比重。体育选项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引体向上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引体向上的动机受外界影响逐渐减小,内部学习的动机和主观努力程度加强,对引体向上的学习更加主动,练习的频率也逐渐提高。

2.建议

引体向上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因具有运动的天赋或身体素质好而能很快掌握学习内容,有的学生则恰恰相反。这是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反映,是必然的结果,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体向上学习评价时,应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最好能把学习的评价转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希望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都来尝试这一教学法,因为分层教学法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更好地、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最重要的是分层教学法针对性强,符合学生实际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引体向上成绩的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卫民.浅谈高中体育的分层教学[J].成才之路,2010(20).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陈旭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初探[J].中国电子商务,2010(2).

[4]杨如丽.分层递进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

[5]肖春元.高等师范院校篮球选项课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2011.

[6]林 红,颜春秀.动态水平分组法在体育系专科排球课中运用的初步探索[J].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5).

[7]王 欢.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8]徐红梅,张 辉,张 健,胡 静.分层递进法在大学篮球专项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5).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 314000)

论文作者:李振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  ;  ;  ;  ;  ;  ;  ;  

体育选项课中对引体向上运用分层教学法的研究论文_李振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