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低位肛瘘的效果研究论文_谭浩

湖南省岳阳市广济医院有限公司 414000

【摘 要】目的:分析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低位肛瘘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低位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确定其具有可比性后,按照盲选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和观察组(n=35,采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时间以及对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相对短于对照组。从数值上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占优。结论:低位肛瘘患者采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其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低位肛瘘;效果

引言:

低位肛瘘是指瘘管管道或创腔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的肛瘘,中医称肛漏[1]。该种疾病的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以青壮年男性的发生率较高[2]。且在近几年,幼儿的发病率逐渐提高。这类疾病的发病组织相对特殊,有部分患者在患病后可能会因心理因素治疗延误治疗时机,从而使得其影响严重化。由于肛周的位置特殊,低位肛瘘在发生后,如果未及时进行治疗,很容易诱发肛周反复感染、肿痛以及瘢痕化,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一般来说,低位肛瘘的发生可能是因肛门直肠的周边组织发生脓肿溃烂或者是在进行切口引流术后存在后遗性病变所致。当前对于这类疾病,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案。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对低位肛瘘患者而运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效果相对较好。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低位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确定其具有可比性后,按照盲选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低位肛瘘的诊断标准,且以肛周感染、溃烂、脓肿等为主要症状[4];(2)患者以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自愿参与,签署同意书;(3)患者无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对照组男女比例22:13,年龄介于20~43岁,平均年龄(32.38±4.58)岁;观察组男女比例21:14,年龄介于20~42岁,平均年龄(32.87±4.39)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

1.2.2 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其主要内容为:对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在麻醉起效后,使用球头探针来对其内口进行探查,确定肛瘘的具体位置。然后,在患者的瘘管上方位置的括约肌间、沟做一弧形切口,长度控制在1.5~2.0cm。以充分的暴露患者的瘘管。然后对瘘管进行游离措施,选用可吸收线来将其进行缝扎,并将缝扎点的瘘管进行切除,使用刮匙对其瘘道组织的坏死部分清除。在手术完成后,需要对创口进行缝合,放置引流管,且进行加压处理。

1.3 评价指标

1.3.1 满意度评价 对患者进行调研表发放,在调研表中将患者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共发放70份,回收70份,回收率100.00%。

1.3.2 疗效评价 显效:患者肛周状况正常化,无疼痛感;有效:患者肛周状况相对改善,且疼痛感轻微,对生活影响较小;无效:患者肛周状况无变化。

1.3.3 康复时间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愈合时间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相对短于对照组。从数值上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占优。观察组患者康复时间(12.83±4.38)d,对照组的康复时间(20.98±4.58)d。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在近几年来,低位肛瘘的发生率不断提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5]。对于这类疾病,既往选用的常规手术方案使用价值逐渐降低,效果也缺乏理想性。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其治疗中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从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相较于常规手术而言,在治疗效果、患者体验、康复速度上均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这点与林义办、邓建中、彭翔等人[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当然,无论采取何种术式,在治疗后,都必须要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进行优质护理干预,以促进其康复进度,保证其医疗体验。

综上所述,低位肛瘘患者采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其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郭佳,何伟,管甲生.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低位肛瘘的疗效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18,26(04):277-279.

[2]郭佳,何伟,管甲生.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低位肛瘘的可行性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17,25(08):621-623.

[3]姜薇,李明峰,李军.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4):74-76.

[4]桂新华.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在治疗低位肛瘘中的可行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5):4932-4933.

[5]郭文涛,高秋霞,郭航勇,李一兵.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07):32-34.

[6]林义办,邓建中,彭翔.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Plug术治疗低位肛瘘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4,36(04):537-538.

论文作者:谭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低位肛瘘的效果研究论文_谭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