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为颈椎病论文_周晨日

误诊为颈椎病论文_周晨日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容易误诊为颈椎病的病种和原因。 方法 分析我院19例误诊为颈椎病的病例资料。 结果 本组最后确诊为腕管综合征的6例,肘管综合征的4例,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1例,运动神经原病2例,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肺癌骨转移1例,心肌梗塞1例,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1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强直性脊柱炎1例。所有病例开始均误诊为颈椎病,其中6例腕管综合征,4例肘管综合征,1例多灶性运动神经病,2例运动神经元病最后通过肌电图检查得以明确诊断,1例吉兰--巴雷综合征通过肌电图和腰椎穿刺得以明确诊断,1例肺癌骨转移通过上级医院核素扫描得以诊断,1例颈肩痛者通过常规心电图诊断为心肌梗塞,1例短暂性晕厥,双下肢无力者通过脑 CT和腰椎穿刺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通过下肢血管彩超证实为下肢静脉血栓,1例通过查HBLA-27 得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结论 颈椎病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疾病,且颈椎CT或颈椎磁共振诊断颈椎病的阳性率极高,故临床很多貌似颈椎病的病例很容易误诊,临床医生需提高警惕。

〖关键词〗颈椎病;误诊;肌电图

颈椎病是临床极常见的疾病,多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颈部不适,头痛头晕,肢体活动不便等,CT或磁共振诊断为颈椎病的阳性率极高,临床上很多疾病如果有类似颈椎病的症状,加上颈椎CT或磁共振的阳性结果,如果不注意鉴别,很容易满足于颈椎病的诊断,我院2010--2018年误诊为颈椎病19例,现分析原因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5--83岁,平均51.3岁,2例合并高血压病,2例合并糖尿病,11例通过门诊确诊,6例住院后确诊,2例转上级医院确诊。

1,2临床表现 表现为肢体疼痛,肢体麻木9例,表现为肌萎缩,肢体无力4例,表现为颈痛,行走不能4例,一过性晕厥伴双下肢无力1例。

1,3医技检查 19例均通过颈椎CT或磁共振证实有颈椎间盘突出,但通过其他检查发现颈椎病不是主要病因,其中11例通过本院肌电图确诊为腕管综合征或肘管综合征,3例转上级医院行肌电图检查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和多灶性运动神经病,1例行头颅CT,腰穿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为心肌梗死,1例通过下肢血管彩超证实为下肢血栓,1例查HBLA--27及骶髂关节磁共振证实为强直性脊柱炎。

1,4 误诊情况 6例中老年妇女桡侧三指麻木,肌萎缩,4例小指麻木患者在我院普通内科门诊均误诊为颈椎病,1例因渐进性不能行走诊为颈椎病行手术治疗,但术后症状加重,转上级医院行肌电图检查发现阻滞,进一步查GM--1抗体阳性证实为多灶性运动神经病,2例因肌萎缩,肌无力诊为颈椎病后转上级医院行胸锁乳突肌肌电图发现大量自发电位,正锐波而修正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1例颈椎CT为颈椎病的因疼痛剧烈赴上级医院核素扫描证实为肺癌骨转移,1例短暂晕厥,双下肢无力者通过腰穿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四肢麻木无力通过肌电图,腰穿证实为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通过心电图证实为心肌梗死,1例通过血管彩超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通过查HBLA--27证实为强直性脊柱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治疗与转归 6例腕管综合征,3例肘管综合征通过保守治疗,肢体麻木好转,1例肘管综合征赴上级医院切开减压固定后好转,1例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一例吉兰--巴雷综合征经丙种球蛋白治疗好转。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心肌梗塞经介入治疗好转,1例下肢静脉血栓经抗凝治疗后好转,2例运动神经元病无好转,1例强直性脊柱炎经生物制剂治疗后好转,1例肺癌骨转移无好转,自动出院后死亡。

2 讨论

2.1 颈椎病的特点①颈椎病是中年以后的颈椎退行性病变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改变与继发的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如椎体骨赘形成,黄韧带透明变形等引起脊髓,神经根损害和脑血液循环障碍〖1〗。②临床上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食管型和混合型等7型〖2〗。③临床表现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

2,2误诊原因分析①颈椎病的多发性,普遍性:颈椎病在神经科门诊极其常见,特别是中老年人,多数合并颈椎病,另外颈椎病症状多种多样,有肢体疼痛麻木,头晕,肌萎缩,行走不稳,一些症状通常可用颈椎病来解释,因而忽略了隐藏的少见病。②肌电图知识未普及:肌电图是神经系统查体的延伸,但一些基层医院肌电图未普及,医生对肌电图知识极其匮乏,殊不知,肌电图在在诊断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多灶性运动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吉兰---巴雷综合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运动神经元病,胸锁乳突肌肌电图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③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有些医生对少见病如运动神经元,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缺乏认识,满足于颈椎病的诊断,未深入检查,对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未深究,如按颈椎突出治疗恶液质不但无好转,反而疼痛更明显,后患者自行入上级医院查核素扫描,发现骨转移,有些仅满足于颈椎CT诊断,连磁共振也未做,

④查体不仔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未发现下肢水肿,肿瘤患者忽略恶液质,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忽略肉跳,心肌梗死患者忽略常规心电图检查。

2,3防范误诊措施 临床医生需拓宽视野,扩展诊断思维,对按颈椎病诊断短期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一定要考虑是否为其他疾病,以免因漏诊严重的疾病如心肌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而危及生命,对有明显意识障碍及脑实质损伤症状而体检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的老年患者,应高度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3〗;同时应尽快普及肌电图知识,对肌萎缩,肢体麻木,无力,肉跳等患者应常规肌电图检查(传导速度和针电极检查),以查出临床少见病,减少漏诊,误诊。

〖参考文献〗

〖1〗 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生1000问〖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295

〖2〗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生1000问〖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296

〖3〗谭文琪,罗锦姣,杨林华,等.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3):28-29.

作者简介:周晨日,1973年12月,男,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周围神经疾病,神经电生理,肌电图和诱发电位等。

论文作者:周晨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误诊为颈椎病论文_周晨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