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档案进入图书馆的技术护理_指纹论文

照片档案进入图书馆的技术护理_指纹论文

对进馆照片档案的技术护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档案论文,照片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照片(底片)档案是国家档案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直观的历史存证作用,这个作用是其它任何档案都不能代替的,因此,各档案馆(室)都把接收、征集照片档案作为档案收集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收集,精心整理,以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从工作实践看,在对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被忽视的环节,即整理前的技术护理。照片(底片)形成以后,衡量其是否具有档案价值,除了要看其内容外,还要从技术角度(标准)来衡量其质量。如果照片内容虽好,但技术质量不过关,也要影响其价值。

技术标准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拍摄冲洗过程中掌握的标准,即“形成标准”,如调焦是否清晰,影纹层次是否丰富,曝光是否准确等等。这方面标准掌握不好,就拍不出合格的照片。另一方面,是在照片、底片的后处理和保管过程中掌握的标准,即“保管标准”,如是否划伤,有无脏污、泛黄、发霉、指纹等,这方面标准掌握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照片、底片的使用和保存,甚至造成照片、底片报废。

对于照片、底片的价值来说,有三个特点:一是照片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照片的变化不会改变照片档案的思想内容和构图。二是照片具有可变性,可以随着照片、底片保存时间的延长或利用次数的增多,而使损坏加重,亦可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使其复原或减轻。三是具有反复性,原有的疵病消除了,但如果在保管和利用中注意不够,又会重新产生这些问题。

本文所述的技术护理,就是指对保管标准中所涉及问题的纠正处理,即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消除照片(底片)档案上的划痕、脏污、泛黄、发霉等疵点,使其达到入库的要求,延长保存寿命。

对照片(底片)档案进行整理前的技术护理,是由其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第一,照片、底片档案保存信息的介质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冲洗、印放等各环节也离不开化学手段,冲印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品亦会残留在照片和底片上。这些化学物质具有不稳定性,极易使照片、底片氧化变质。第二,照片、底片比较娇嫩,对于保存条件要求较高,对环境中的温湿度、酸度非常敏感。如果保管条件较差,或者保管不精心,就会使照片、底片受到侵蚀而损坏。第三,照片档案,特别是有价值的底片使用比较频繁,受损的机遇较多。因此,接收和征集进馆的照片、底片档案往往带有灰尘、指印、划痕、口沫点、墨水痕迹、泛黄、裂纹、卷曲、褪色等疵病。为了有效地利用照片、底片档案并延长其保存寿命,对其进行技术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照片、底片上的疵病,有的属于粘附损伤,如尘粒、绒毛等;有的属于机械损伤,如划痕、折痕、裂口等。有的属于生化损伤,如指印、霉变等;不同性质的损伤应采取不同的办法来处理。

从实践看,照片档案存在问题较多的是底片。底片脏污、划伤、指纹、霉斑、卷曲等最为常见。征集照片档案,底片是重点,有了底片就为以后的提供利用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下面就底片常见的疵病谈点解决办法。有些方法也适用于对照片的处理。

底片带有灰尘。这是收集到的照片档案中最常见的毛病,而且常常不为整理人员所注意。这种灰尘大体可分两种,一种是颗粒状的,一种是绒毛状的,它们长时间粘附在底片上,不仅会增加底片的酸度,而且会划伤底片,破坏片基和药膜面的物理结构。清除底片上的灰尘,常用方法有两种,“弹”和“掸”。弹就是一手捏住底片的边缘,另一只手在底片的另一边缘轻轻弹几下,这样沾在底片上的浮尘就能被震掉了。不易弹掉的,可采用第二种方法,即用软毛刷轻轻在底片上掸一掸。清除底片上的灰尘,不能用嘴吹或用纸和布擦,这样容易沾上唾沫星,或把底片擦伤。

底片划伤。底片在冲洗、扩放、保管等过程中都可能导致划伤。底片划伤,是最令人心痛的损伤。处理底片划伤,首先要看划伤的程度,对轻微的划伤可采用水洗的办法解决。一般把底片放在清水中重新浸泡一会,按冲卷水洗的要领操作一遍,晾干后划痕即可消失。如果划伤较重,必须用修相油或专用修版液处理。传统的做法是用干酪素乳液来处理。干酪素是一种透明的物质,经过干酪素处理后底片划痕可以被填平,同时由于底片上增加了一层无色透明膜,提高了底片抗摩擦和划伤的强度。干酪素乳液还是一种防腐液,可以延长底片的保存寿命。干酪素乳液可自行配制。

底片上的指纹。指纹是因底片保管和使用不当而印上去的。指纹有酸性,对底片的感光面有很强的腐蚀性,如不及时处理,会伤害底片形成黄斑。刚印上去的指纹,可用药棉沾高浓度酒精擦去。陈年指纹,可先将有指纹的底片在清水中漂透,然后用异性亚硫酸钠溶液浸泡30~40分钟,然后水洗晾干。

陈旧底片霉斑和镜面效应的消除。底片受潮发霉或因年代久远,会产生霉斑或一层灰色化合物形成镜面效应。此问题可按下列程序来解决:第一步在清水中将底片彻底浸透,然后用D—72显影原液浸泡5分钟,并注意翻动,使其浸泡均匀。第二步用清水冲洗,同时用手轻轻将底片抚抹一遍,帮助去掉杂质。第三步用5%的冰醋酸溶液过一遍, 水洗凉干即可。这种方法还适用处理沾上红蓝墨水的底片和其它因年久过脏的底片。

底片和照片卷曲。卷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底片、照片的片基和感光层收缩率不同造成的。另外将底片和较长的照片卷起来保存也是原因之一。卷曲不仅影响底片、照片的保存和使用,而且对底片和照片有较大的损害,严重时根本就不敢展开,否则会使感光面碎裂。解决办法:对卷曲的底片可重新用清水浸泡,然后挂起晾干,在晾干时下边垂以重物,使其不能收缩卷起,晾干后可反向卷起来,经过一、二天待其应力消失后再剪开分装。对卷曲的照片,特别是年久的、一两米长的纪念照,应在卷曲状态下放入清水中浸泡,待感光层充分润湿才可抻开,然后平置干燥。在对照片档案进行技术护理和整理的过程中还要尽量避免发生新的损伤。因此,要求档案人员在处理底片、照片时一定要精心。首先,工作台面和工具要清洁,不能有灰尘;工作间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尽量避免灰尘。其次,工作时一定要戴手套,手套以棉纱针织的为好。底片或照片与面部要保持一定距离,在观看底片或照片时尽量不要讲话,以免把呼吸的湿气或唾液溅到底片或照片上。从底片袋中取放底片,一定要轻拿轻放,避免互相摩擦。

整理照片档案的人员不要求成为摄影或修复底片的专家,但要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要以舔犊之情善待每一张底片或照片,只有这样才能把照片档案保管好。

标签:;  

照片档案进入图书馆的技术护理_指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