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吴实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吴实

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随着我国高层建筑规模扩大,大体积基础底板施工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文中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探讨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

在高层建筑基础底板施工中,通常采用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是基础底板结构特性所决定的。对混凝土结构来说,当断面尺寸不小于 1m,内外温差范围可超出 25℃时,可将其视为大体积混凝土。

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在高层建筑中,基础底板结构主要为大体积的钢筋混凝土,作为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承受上层建筑载荷,对质量的要求较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表现为:

①浇筑量大,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大厚度,常采用分层浇筑方式;②整体性要求高,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浇筑作业,并且不应预留施工缝;③大体积混凝土在水化反应作用下,内部温度快速升高且散热效率低,导致内外温差加大,从而造成温度裂缝产生,施工时应注意温度的控制。此外,还应提高混凝土防渗效果,以免发生基础渗水问题。

2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2.1 水泥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具备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较低的特征,因此在施工时,水泥水化热易聚集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而难以散发,进而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热量越积越高,致使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越来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水泥水化热的释放量与水泥的种类及用量密切相关,同时,当混凝土存放时间越长时,水泥水化热也越大。

2.2 外界温度变化

外界温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大体积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其浇筑温度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当气温骤然下降时,混凝土内外部温差也会骤然增大,直接导致了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削弱。探究其原因,外界温度变化导致了混凝土产生内外部温差,进而引发了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因此可以得知,内外部温差越大、温度应力越大。由此可见,相关技术人员应妥善控制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并最大化缩减温度应力。

2.3 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具体来说,当长距离运输混凝土时,由于未按要求进行运输搬运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积淀现象,进而导致混凝土发生功能和性质的变化,同时由于运输时间过程也会导致混凝土的稀释,直接影响其强度。另外,运输过程中天气温度的变化也会导致混凝土发生性变。

3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3.1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选取

3.1.1水泥。由于水泥的水化反应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温度裂缝的关键因素,因此低水化热通常作为水泥材料的重要指标。在实际运用中,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可适当添加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抑制水化反应,可降低温度裂缝产生概率。

3.1.2骨料。首先,对细骨料来说,对含泥量和粒径有相应要求,含泥量过高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合理选择具有较大粒径的细骨料不仅可使水泥和水的用量减少,实现水化反应的减弱;而且还可降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效果。其次,对于粗骨料来说,级配和粒径是主要考虑因素,良好的级配对于提高混凝土性能有很大帮助,较大的粒径有助于减少水泥用量,因此适宜选择具有连续级配且较大粒径的粗骨料有利于大体积混凝土强度、和易性提升以及温度裂缝的预防。

3.1.3粉煤灰。为了优化混凝土性能,通常要加入适量的粉煤灰,这对于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抗渗性能有显著作用,并且还能对水化反应有一定抑制效果,起到限制混凝土初期内外温差的作用。粉煤灰的用量应经科学分析,要控制好用量,过多的粉煤灰会起到反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在上层载荷作用下需承受很大的压力,对混凝土结构承载力有很高要求,所以大体积混凝土要注意施工质量,要掌握相应施工技术,在施工方案、施工计划的基础上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基础底板施工。

3.2.1钢筋工程施工。由于基础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工程关系到大体积混凝土整体质量,应熟悉并严格执行钢筋工程的施工方案,并做好以下几点:①钢筋施工前,要依据设计要求正确选择钢筋型号并经严格检测,杜绝具有损伤、裂纹等问题钢筋进场;②钢筋安装,当混凝土垫层完工后,应由技术熟练工人进行钢筋安装,依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并严格遵守施工要求,确保钢筋绑扎牢固,也应保证钢筋焊接质量;③质量验收,应组织专业人员对钢筋绑扎、焊接质量以及钢筋骨架的牢固程度等进行验收,质量问题要及时消除。

3.2.2模板工程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合理设置混凝土模板,要符合大体积混凝土外型和尺寸要求。由于高层建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采用泵送的方式,模板会承受混凝土的浇筑压力,为保障模板工程满足强度要求,应预先计算模板受力,合理设计模板尺寸,科学制定模板施工方案。为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应在模板支立时在规定高度进行弹线标记,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超规定厚度。另在安装模板时还要确保模板稳定、牢固性,注意模板撑杆的固定,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检查模板工程安装质量,以免为后续工序带来不便。

3.3 混凝土工程施工

3.3.1 混凝土运输。由于高层建筑基础底板施工对于混凝土需求量大,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车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具有防晒、防雨和保温措施。利用输送泵进行输送布料,并且在条件允许下布置多台输送泵,以防因供料不足而停工,从而保证浇筑的连续性。

3.3.2 混凝土浇筑。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要符合施工要求,注意浇筑流程和方法,通常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要合理设置分层厚度以及坡度。若相邻层的浇筑时间间隔过大,下层会进入初凝阶段,不利于基层底板整体混凝土质量,因此要保证浇筑的连续性,要严格控制搅拌和浇筑时长,夜间浇筑时长可适当放宽。此外,在分层浇筑时要注意混凝土泌水的及时排出。

3.3.3 混凝土振捣。全面振捣作业时,要注意振捣深度,避免漏振或过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不得留置施工缝。此外,还要掌握预埋管道的位置,当振捣至附近时,应改变振捣方法,采用相应措施避免管道损伤。

3.3.4 泌水处理。混凝土泌水主要与水泥、骨料等材料特性以及振捣不足有关,当材料沉降、水分上升就会在表层形成浮浆。泌水对于混凝土强度和结构有较大影响,要及时排出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通常引导泌水至预留集水坑,并利用抽水泵进行排水,之后还应采取表面处理措施,达到预防裂缝的效果。

3.3.5 混凝土养护施工。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更应重视养护施工,除必要的养护措施外,下列问题也应加强注意。养护时长要在 28d 以上,若养护时间不足,很难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当采用覆盖保温时,要逐层进行拆除。同时,要对养护措施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保温薄膜、涂料等无破损,还应对混凝土内外温差、表面湿度以及降温速度进行检测,若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养护措施,如调整洒水频率、增设保温措施等。此外,模板拆除后还应做好突发情况的应对准备,如气候突变。

结语

综上所述,由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点决定了高层建筑基础底板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温度裂缝的预防和防渗性能提升,重视原材料的选取,严格控制钢筋、模板以及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重点加强温差控制,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龙飞.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60.

[2]李宏.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18,44(11):188-189.

[3]黎府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基础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8,4(05):125-126.

论文作者:吴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吴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