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论文_齐世超,宋作友,陈伯元

浅析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论文_齐世超,宋作友,陈伯元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摘要: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工程施工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量大面广,有些影响工程的耐久性、有些影响结构使用功能或使用安全、有些影响观感和交验,对企业声誉影响较大,对工程建设危害较大。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决策上的不当、思想上不重视、管理不到位、工艺措施不到位、经验不足、认识不到位等。本文主要介绍一些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特征;原因分析;措施

1.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1876年修建第一条铁路到现在,中国铁路已经走过了140多年的历史。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铁路的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一个横贯东西、沟通南北、干支结合的具有相当规模的铁路运输网络已经形成并逐步趋于完善。而在中国铁路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铁路工程的建设质量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一些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路基本体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1超厚层回填

(1)表现及典型特征

一种是路基填方,一种是沟槽回填土,不按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严重者,用推土机一次将沟槽填平。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压实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易造成路基塌陷或超标沉降。

(2)主要原因分析

1)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对上述危害不了解或认识不足;

2)技术交底交代不清或质量控制措施不力;

3)施工者有意偷工不顾后果。

(3)防治及应对措施

1)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

2)要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不论是路基填筑还是沟槽回填土均严格控制松铺厚度不超过35cm,同时严格自检、并加强试验检测;

3)严格操作要求,严格质量管理,严惩故意偷工者。

2.2倾斜碾压

(1)表现及典型特征

在填筑段内随高就低,使碾轮爬坡碾压。

(2)主要原因分析

在填筑段内未将底层整平,即进行填筑,或在沟槽内填筑高度不一,使碾轮在带有纵坡的状态下碾压。

碾轮压实重力产生分力损失,在纵坡上使碾轮重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就越大。

(3)防治及应对措施

1)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规范压实的意义;

2)要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使路基碾压按照有关规定及试验段参数进行碾压施工。

2.3路肩、边坡松软

(1)表现及典型特征

路肩松软,一经车轮碾压,即下陷出车辙。边坡呈松散状态,稍触外力,边坡土下溜。

(2)主要原因分析

1)填方路基碾压范围控制不严、没有覆盖到设计边线以外30cm边沿、端头压实不到位,使路肩和边坡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2)填方宽度不够,最后以松土贴坡,松土填垫路肩,又未经压实;

3)路基填方属砂性土或松散粒料,所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差。

(3)防治及应对措施

1)填方路堤分层碾压,两侧应分别有30~50cm的超宽,最后路基修整时施以削坡,不得有贴坡现象,如有个别严重亏坡,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

2)根据设计要求采取的防护形式及时防护;

3)路基面完工后,所填补的路肩亏土,必须碾压或夯实。

2.4边坡坡率偏小

(1)表现及典型特征

主要指填土路堤边坡坡度小于设计坡率。

(2)主要原因分析

下层路基填筑宽度窄于路基下层设计宽度,而路基顶面又要满足路基总宽度,便形成了边坡小于设计坡率。

(3)防治及应对措施

要按照设计边坡坡率施工,使用坡度尺检查控制坡度,不小于设计规定;按技术方案要求设置边桩并进行测量复核,确保路基底层宽度。

2.5土工合成材料铺设不到位

(1)表现及典型特征

土工合成材料位置、层距、搭接长度不符合设计,扭曲、破损、断裂现象及不平整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主要产生原因

1)土工材料铺设前,没有对铺设面的标高、层距、收面压平情况等进行检查验收,技术未及时准确放设铺设边界控制桩;

2)需要搭接时,对按搭接长度、固定情况没有检查验收;

3)土工材料铺设后、覆盖不及时、不全面、层厚不均,车辆直接在其上行走,致其移位、扭曲、变形。

(3)防治及应对措施

1)土工材料铺设前,对铺设面的标高、层距、收面压平情况等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技术要准确放设铺设边界控制桩,严格按控制桩铺设。随铺设随用“U”型钉固定,间距、形式按技术交底执行。

2)需要搭接时,按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搭接,并及时在搭接宽度范围的两边、中部固定;

3)土工材料铺设后,要及时用较细的料铺盖,厚度要均匀、覆盖要全面,覆盖是严禁车辆直接在土工材料上碾压,防止扭曲变形。

2.6压实层表面松散

(1)表现及典型特征

在进行路基填筑时存在经施工、验收合格后的下层压实层表层较松散。

(2)主要产生原因

压实层失水过多。

(3)防治及应对措施

1)在上层填料填筑前对下层压实层重新进行洒水碾压;

2)合理进行施工安排,减短施工长度,或加快上层填料摊铺。

3.路基防护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1路基砌体

(1)表现及典型特征

片石咬接不好,砌体嵌缝紧密结构不牢固,间隙砂浆不饱满,大面平整度差。

(2)主要产生原因

1)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对技术交底不了解;

2)基底未按要求进行施做,浆砌片石强度不满足要求;

3)石材存在着材料差异性大,规格差;

4)人工操作施工没有按规范进行施工。

(3)防治及应对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施工管理水平,通过培训及交底,促使施工人员提高工作质量;

2)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处理基底,保证基底平整并铺设碎石垫层,保证基底承载力满足要求;

3)砌体工程石料应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无裂纹,无水锈。石料表面水锈污渍应清除干净;

4)采用挤浆法进行施工,杜绝采用灌浆法施工,片石间空隙采用小块石填塞,并保证砂浆饱满。

3.2边坡防护

(1)表现及典型特征

边坡拱形骨架鼓起、塌陷,坡顶上部土体裂缝,拱形骨架表面开裂、缺棱掉角。

(2)主要产生原因

1)路基边坡压实度不满足要求,边坡刷坡不平整导致坡顶土体裂缝、边坡骨架鼓起、塌陷;

2)预制过程中,养护不到位,吊装过程中成品保护不利,导致骨架表面开裂及缺棱掉角;

3)下道工序施工造成已完的护坡成品破损、毁坏。

(3)防治及应对措施

1)路基填筑过程中,加强超宽部位碾压,保证边坡压实质量;边坡按照设计坡比进行人工配合机械刷坡,坡面覆土要压实,防止溜坡。边坡施工后及时做好排水设施,防止地表水冲刷浸泡;

2)拱形骨架预制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并加强养护,避免因养护不到位表面产生开裂现象;

3)成品吊装过程中采取包边保护措施,避免造成骨架缺棱掉角现象;

4)在已施工完的护坡交叉作业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成品。

3.3浆砌用砂浆

(1)表现及典型特征

砌筑用砂浆强度不合格。

(2)主要产生原因

1)所用砂、水泥等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2)未按配合比进行砂浆配制;

3)用人工拌和且无计量器具;

4)拌和好的砂浆未在初凝前使用。

(3)防治及应对措施

1)对原材料按要求进行检验,不合格材料坚决清除出场;

2)开工前按要求进行砂浆试配,搅拌过程严格按配合比计量并进行配合比公示,确保砂浆强度;

3)计量设备必须标定合格,不得采用体积比代替重量比,加强拌和过程监控;

4)砌筑用砂浆必须采用机械拌和,严禁采用人工随意拌和;

5)拌和好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于砌筑。

结语

通过总结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并付诸实施,提高了工程质量,节约了工程成本。

参考文献:

[1]崔国东.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6.

[2]王云涛.铁路工程施工路基沉降控制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6,12:127-128.

[3]于高伟.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几个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1:271.

论文作者:齐世超,宋作友,陈伯元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浅析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方法论文_齐世超,宋作友,陈伯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