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要点论文_杨汝斌

浅析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要点论文_杨汝斌

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园林植物是营造园林空间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对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园林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园林植物的四季交替,还要注重园林空间的景观营造,提高园林景观的营造效果以及观赏水平。分析了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要点,使其充分体现我国园林景观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空间景观;营造要点;横向纵向

引言

园林空间指的是由植物、建构物、山、水等通过园林构建手段组成景象各异的空间景观组合。现代园林营造中以园林植物为主要构成要素,因此,园林植物对于现代园林建设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随着现代社会对园林建设的重视程度而日益显现,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园林植物作为园林景观构成中的唯一有生命力特征的要素,不仅可以随时序变化形成丰富多变的景观效果,还可以构建出多样的园林景观效果,增强了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增添了生命活力与自然生机。

一、园林空间景观营造中园林植物的重要性

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对园林植物的应用比较关键,这也是空间景观营造中必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园林植物应用对协调空间环境有着促进作用。园林植物担任协调者角色,绿色植物能促进园林整体空间形成统一化环境色彩。这种整体色调就能给空间环境以清新和优美,带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如在园林植物的运用中,大空间搭配植物类型以及群体植物等,就能保持整体空间环境的协调感。再者,园林空间景观营造过程中,园林植物的应用能有效丰富空间景观。园林景观是多要素构成的,而园林植物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园林植物的应用对地形变化以及色彩的丰富等能起到促进作用,能有效改善建筑造景空间感,也能给人提供更为丰富的视域空间。同时,园林植物的运用能有效满足空间风景构图要求。

二、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类型

2.1开放式

说实话,开放式的空间设计对于园林植物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因而它的存在也相对少一些。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当人们处在开放式的园林环境中,希望得到的是一览无遗的园林景观,一眼就能看出的园林特点,这就要求所有植物的高度不能过高,影响观赏者的视野,否则,一个园林的形象特点就得不到突显。这样植物在设计上就少了许多种类。而针对这种特点的园林设计,可以采用一些颜色绚烂的植物,迎合开放式景观欢快鲜活的特点,带给观赏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2.2半开放式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半开放式就是不完全开放的园林景观,那么它的实际含义就是利用植物遮盖住一部分的景观,使观赏者一眼观赏不到全部的园林景观,需要更深入的探索,才能发现它的别具一格。正是“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带来朦胧感和神秘感。

2.3全封闭式

全封闭式就意味着这种园林景观给人们带来的是完全闭塞的园林风景设计,放眼望去的可能只是它很小的一部分。和半开放式一样,要想看到它的全貌,就要不断前进,不能停下脚步,边欣赏边感受,同时它还会留给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想空间。设计这种景观时,可以采取高大的乔木和矮小的灌木相结合的独特设计方案,违和中展现一种隐秘感。

2.4遮盖式

遮盖式有别于其他的空间设计,它在设计中大多采用乔木进行种植,乔木高大的树冠和茂密的树叶有着很强的覆盖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给人们一种安全感。由于都采用以乔木为主的种植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相似于全封闭式的园林景观。

三、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要点

植物景观空间不仅要具有实用属性,还要具备美的属性。多样统一是形成美的植物景观空间设计的原则。在植物景观空间中的多样统一是通过简洁、多样、均衡、强调、秩序和比例这六个因素,对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进行的合理选择、组织,从而得以体现的。

3.1 简洁

简洁是表现美的条件之一,简洁的线形、形状总是比复杂的更具有表现力。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创造简洁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重复。重复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来体现。具有相同的形态或质感或色彩的不同植物可以通过这一特征的重复,统一整个植物空间,既单纯又不乏变化。植物形态的重复将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的舒适、宁静感,并形成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一个空间中可以有各种特征完全一致的植物的重复,一般在形成覆盖式植物空间和竖向植物空间中运用较多。这种景观的缺点是十分单纯,没有变化,过长会令人感到单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设计中更多采取的是植物组群重复的手法,或者使每一组植物组群的 1/ 3 与相邻的组相同,这种重复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化;或确定重复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感等特征,使至少有一种是具有变化的,这样会使得组群、空间之间都有了联系,形成统一。

3.2 多样

过于单纯的构图会令观赏者感到平淡单调,利用多样性则可以控制过多的重复,引发人们的兴趣。植物景观空间形式的多样性同样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变化来体现。但是,多样性的体现并不是将所有无关的东西进行排列组合,过多的变化只会导致混乱。应该在选定一种控制性的、贯穿整个构图的植物种类之后再进行变化。这种作为构图基础的植物称为基调植物,用于调整构图的植物称为重点植物,实际上无论植物空间中哪种视觉要素发生了变化,多样性都会产生。在表现多样性同时,也要考虑统一的形成,在 3~7 种不同种植物组成的植物组群中,主要表现形态、色彩、质感中某两种植物特征,大多数植物的这两种特征均相似,或者在 8~15 种植物组成的植物组群中,大多数植物有一种特征相似,则整个植物景观可形成多样统一。多样性形成的方式有对比和相似两种。对比将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形成跳跃感,而相似的多样是平缓的,给人带来宁静、平和的感觉。

3.3 强调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强调打破了植物材料的秩序和模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以控制空间构图。植物景观中强调作用通常由主景植物来实现。主景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形态、色彩或质感在该植物群体中是否足够突出。对于形态来说,在一个群体中若有一种植物具有对比形态或具有显着的形态特征,将会在群落中凸显出来。质感亦是如此,如果在植物景观中的控制性植物模式的质感为细质,则利用粗质或中性质感的植物即可创造强调效果,反之亦然。同样,利用色彩冲突很容易在植物秩序中获得突出的色彩变化从而牢牢吸引游人的视线。在植物空间构图中,植物间距的差异亦可形成强调。植物按一定间距种植形成秩序,当间距发生变化时,变化节点的植物就很容易被注意,而形成强调。另外,利用线形植物引导视线,视线的终点亦可形成一个焦点。

3.4 均衡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均衡是指植物之间的各种要素的平衡状态。均衡可以分为对称的均衡和不对称均衡两种。植物景观的对称均衡是非常明显的,在构图中心设置焦点,左右两边形成植物重复,构图就会很稳重;利用中心两旁的垂直形象也可以起到强调均衡中心的作用,通常具有引导作用。不对称的均衡中心不放置在中央,形成具有变化的均衡。这种视觉上的不规则均衡,是各组成要素的比重感觉问题。这里的比重是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在植物景观构图中,首先要确定均衡中心,作为均衡中心的植物景观在形态、色彩、质感上应该是强有力的,中心的明确标定可以避免构图的散漫和混乱。均衡也体现在景深方面,构图必须保持视线中前景、中景和背景植物的均衡。如果缺少了前景或背景,空间就没有了层次,画面的均衡就无从谈起。另外,前景与背景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处理应相对平淡一些,从而突出中景植物,形成均衡感。

3.5 比例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比例适度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人们总是习惯于在所看到的物体上寻找与自己有关的形象联系来加以比较。合宜的尺度,使人亲切,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对于比例的研究自古就有,其中比较典型的美的比例包括黄金比、平方根矩形,它对于形成形式优美的构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植物景观平面、立面的比例研究中,发现其中也蕴涵着典型的比例关系。在植物空间设计中,只有重视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群落之间的比例关系,才能营造出宜人的空间尺度。

四、结束语

园林植物已逐渐成为园林景观空间建造的主体材料,植物配置成功与否,很多时候直接影响到景观空间的质量。运用植物材料来营造园林空间景观,已不能再停留在以往那种平面的,完善图纸的观念中,而应该用积极的,"立体"的空间意识进行构想和设计。只有具备良好的空间意识,重视植物材料在园林空间景观中的作用,综合考虑,合理配置,才能营造出丰富多彩、舒适宜人的园林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要点分析[J].赵亚男.现代园艺.2017(22)

[2]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的影响分析[J].李晓威.农民致富之友.2018(07)

[3]浅谈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的影响[J].张剑峰.西部皮革.2017(18)

[4]浅谈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J].陆冬梅.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

[5]浅谈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的影响[J].王丽.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

[6]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的影响[J].吕战国.现代园艺.2016(18)

论文作者:杨汝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  ;  ;  ;  ;  ;  ;  ;  

浅析园林植物与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要点论文_杨汝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