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论文_蒋霞

烧伤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论文_蒋霞

蒋 霞

(泰州市人民医院烧伤科 225300)

【摘要】 目的:探讨烧伤科护理工作当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方法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对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烧伤治疗的患者当中选出33例,对这些患者病历当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烧伤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管理因素、沟通因素、护理总结书写因素、护理技能因素、费用因素等5类,其中以沟通因素为主。结论:在烧伤科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对各类不安全因素进行重视,采用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烧伤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0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181-01

烧伤科接治的患者一般病情较急,发展较快,并可能伴有严重的器质性伤害,很容易引发患者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情况。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其不仅会因为机体内部损伤导致死亡,还极易出现感染病症,因此烧伤科对于护理质量要求极高。本文即是对烧伤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其具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分析的对象是从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烧伤治疗的患者当中选出33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0例,患者的年龄从21岁至61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1.08±9.36)岁。

1.2 方法 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对33例烧伤科患者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种类进行分析,并同时讨论相关防范措施。

2 结果

2.1 管理因素 我国现阶段临床护理人员资源缺乏程度较高,加之烧伤科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量大,因此导致该科室内护理资源缺乏情况更加严重。很多仍处于实习期的护理人员就必须要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当中,这些人员由于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在应对较大面积烧伤的患者时对病情的观察不够到位,同时烧伤病人一般伤口形状可怕,味道难闻,给护理人员带来的工作压力也非常大,因此医院在管理的过程中会考虑护理人员的心理,容易发生管理疏忽的情况,使得患者产生不良反应。

2.2 沟通因素 在护理的过程中,由于烧伤患者的特殊性,使得护理人员的沟通工作往往不到位,使得人性化服务流于表面。一般烧伤患者在治疗时均不得下床活动,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定时为患者翻身、扣背、清理伤口,避免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但由于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使得患者家属容易产生误解,进而引发医疗纠纷情况[1]。

2.3 护理总结书写因素 护理总结的书写时对患者疾病病情的评估,如书写不够规范,对患者病情书写不到位,很容易使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产生误解,进而导致护理事故的发生。常见的书写不规范情况包括患者病情记录不实、患者病情记录不祥、漏记、涂改、错记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些问题都会成为医疗纠纷的导火索。

2.4 护理技能因素 护理人员由于技能不够熟练,缺乏专业知识,在应对较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过程中就会导致各类医疗事故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穿刺失败,由于患者烧伤面会出现结痂的情况,如果穿刺部位正好处于结痂部位,则可能导致护理人员出现反复穿刺失败的情况,不仅延误了治疗时机,影响了药液和营养液的供给,还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失去信心,引发医疗纠纷[2]。

2.5 费用因素 烧伤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并且烧伤会极大程度影响人体器官的功能,因此在治疗时需要大量补充营养液,同时还需要大量抗菌药物、治疗药物以及血液制品等的供给,因此治疗费用远高于普通疾病。加之每天伤口上的敷料都必须及时更换,还需要采用高辐射治疗,因此大大增加了患者家属的经济压力。使得很多患者无法及时缴纳医疗费用,造成治疗中断,引发纠纷事件。

3 讨论

3.1 完善管理制度 应该为护理人员营造合理宽松的管理制度,在制定管理方案时,应考虑烧伤疾病的突发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结合科室内现有护理人员资源进行调整。对交班制度进行重点完善,增加夜班轮班人次,这样可以避免单一护理人员的夜间工作压力,缓解其疲劳感。同时强化护理人员内部的团队合力机制,在护理过程中增加合作护理的机会,提高护理效率。

3.2 提升沟通能力 在护理工作开展时,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对护理效果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在沟通的过程中应本着地位平等、主动等态度,沟通时的语气要柔和,尽量将身体放低,避免患者及家属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如果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失误,应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通过及时的处理消除纠纷的发生。同时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力度,使其能够了解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了解如何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3] 。

3.3 保证总结书写规范 在对护理总结进行书写时,必须严格按照我国医疗事故管理方法当中的条款进行,明确患者复印病历的权利。同时对于书写的护理总结要采取“三看六查”的复查标准,对于患者病情、急救方法、不良反应等进行详细的记录,禁止总结内存在补记、涂改以及伪造等情况,保证总结书面的整洁。如果出现错填的情况,应及时记录,并对总结进行重新填写。

3.4 提高护理人员技能 在护理过程中还必须要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对于处于实习期的护理人员应采用“帮带”的方式,让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带领其开展工作,使其能够尽快适应烧伤科护理工作。同时,在工作间隙还可以采用交流总结的方式,使护理人员之间能够形成交流,共同分享所遇到的病例和护理方法,共同进步,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3.5 标准化收费制度 在院内制定标准化收费制度,并将科室内常用的药物种类、费用等进行总结,并将其悬挂于走廊等显眼的位置。同时,在患者入院后即告知家属相关药物的费用,并根据患者家庭的经济能力为其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配合治疗[4]。禁止先开药后说价、乱收费、错收费等情况的出现。如患者家属需要核对药物价目时,应积极配合,并进行耐心的讲解。

参考文献

[1] 李玲香. 病区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10( 12) :199-200.

[2] 李晓惠,邹晓清. 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5,40(05):102-103.

[3] 郑艳,张薇. 护理沟通对护理纠纷的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06(01) :382-383.

[4] 华卓君,杨淑洁. 加强护理安全细节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3,08( 04) :51-52.

论文作者:蒋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  ;  ;  ;  ;  ;  ;  ;  

烧伤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论文_蒋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