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论文_刘 钧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论文_刘 钧

刘 钧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园路小学 730010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使语文返璞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从而学以致用,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生活化 探索 效果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对语文教学生活化课题很感兴趣,并一直尝试着、探索着。现就个人心得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小学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生活。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了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再现生活。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如《泉水》一文,学完后通过让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演,再现山泉从山间流淌,一路滋润万物的场景,使学生受到很好的教育,知道助人为乐是一种中华传统美德。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境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合家欢乐、团圆喜庆的场景,《好日子》、《回家的路》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欣赏一边齐声欢唱,他们所体验到的就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更是充满了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同与热爱。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自己的认同。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体现生活的韵味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黄河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如学了《草原》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

2.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综上所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个开放、自由、灵活、阔大无比的空间。它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论文作者:刘 钧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5月总第20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2

标签:;  ;  ;  ;  ;  ;  ;  ;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论文_刘 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