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李晶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李晶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子宫肌瘤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宫瘤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65.52%,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平均体积、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为(103.4±28.7)cm3、(21.2±8.5)cm3;对照组分别为(119.8±30.2)cm3、(34.2±15.3)cm3,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宫瘤消;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为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多数患者选择药物治疗,从而保留生育功能。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采取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血增加、经期腹痛、贫血等症状,符合子宫肌瘤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目的、方法等知情同意。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药物过敏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患者、依从性差不能完成本研究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5~52岁,平均(37.1±2.9)岁;病程1~4年,平均(2.6±1.1)年;其中混合型子宫肌瘤患者有4例,肌壁间患者有11例、子宫粘膜下有6例、子宫浆膜下有8例;对照组年龄23~54岁,平均(37.5±2.8)岁;病程1~5年,平均(2.8±1.2)年;其中混合型子宫肌瘤患者有6例,肌壁间患者有10例、子宫粘膜下有5例、子宫浆膜下有8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米非司酮治疗,口服米非司酮每次10mg,每日1次;每个疗程为3个月,连续应用2个疗程。观察组给予患者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米非司酮的用法用量和对照组相同,同时在非经期口服宫瘤消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每个疗程为3个月,连续应用2个疗程。在治疗期间注意调节患者饮食,经期注意卫生,鼓励患者充分休息,并有良好的情绪。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情况,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1.4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相关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判定,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治愈:疗程结束后患者的症状消失、经检查子宫肌瘤消失,月经周期、月经量恢复正常;显效:疗程结束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经检查子宫肌瘤体积相比治疗前减少超过50%,月经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疗程结束后患者症状有转好,子宫肌瘤体积有所减少,但未达到50%;无效:疗程结束后患者各症状无改善,子宫肌瘤体积未减小,甚至增大。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5.0对本研究数据分析和统计学,计数资料采取%表示,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5例(17.24%)、显效10例(34.48%)、有效12例(41.38%)、无效2例(6.90%),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治愈1例(3.45%)、显效6例(20.69%)、有效12例(41.38%)、无效10例(34.48%),总有效率65.5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情况

治疗前,观察组子宫平均体积、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为(129.5±30.1)cm3、(55.3±18.7)cm3;对照组分别为(128.7±31.5)cm3、(55.1±17.6)cm3;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平均体积、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为(103.4±28.7)cm3、(21.2±8.5)cm3;对照组分别为(119.8±30.2)cm3、(34.2±15.3)cm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两组患者均有个别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未进行治疗症状自行消失,对正常用药未造成影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为女性常见的良性病变,该病和雌孕激素、遗传因素等关系密切;子宫肌瘤常在青年患者中发生[1],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子宫肌瘤数量增加,子宫肌瘤体积增大,甚至导致不孕不育发生。患者多表现为月经异常、排尿、排便困难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虽能够达到显著效果,但对女性的生育功能带来严重影响,同时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损伤较大,大部分患者难以接受。米非司酮为治疗子宫肌瘤的常见药物,但长期应用该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同时停药后易复发。宫瘤消为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活血散瘀之功效,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来改善患者子宫血液循环,来降低雌激素水平,从而抑制子宫肌瘤生长[3]。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65.52%,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平均体积、子宫肌瘤平均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体现出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殷萍.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12):60-61.

[2] 王静.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的疗效[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5(27):86,90.

[3] 陈海颜,王小兰. 米非司酮独用与和宫瘤消胶囊联合应用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11):1337-1339.

论文作者:李晶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李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