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骏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其中之一。工程竣工之后,工程的验收、后续的保养和维护同样重要。其中包含的任何环节也尤其重要、详细探究、认真把控每一环节,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通过加强人员管理、管控施工技术、保证施工人员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促进施工项目顺利进行。据此,本文着重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细节进行阐述。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优化技术
1.混凝土、土木工程说明
1.1混凝土阐述
混凝土是收集材料与凝结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实用性、兼具适用性的新型复合材料,被引进施工建设中。构成混凝土的材料有沙石、水,按施工需要比例进行充分的融合,添加胶凝材料提高凝结度,水泥质地复合型材料因此产生。混凝土加入胶凝材料,刚度、硬度、防水性能、耐久性能抗压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制作工艺没有复杂要求,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新型混凝土工艺逐渐替代原有工艺,新工艺有很多优势体现、认可度高,因此被广泛认可,所以在建筑行业被大范围采用。
1.2土木工程阐述
建筑工程是集实践性、社会性及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活动。设计、施工开展、养护及后期管理形成一整套完善体系。在此过程中应用到施工材料、机器设备、建筑图纸、施工方案、以及专业人员,总之,是将纷乱的物品运用方法合理组合在一起。现今,土木工程建设有普遍的使用,建筑工程行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更大的体现了价值。土木工程建设在科学技术逐步发展进步的推动下、同样也有了多方面的提高,展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工程多样化、结构繁杂化、以及性能全面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2.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稳定的因素
2.1混凝土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会出现破裂现象、是因为水泥收缩形成的。影响结构的因素有很多,混凝土是一种混合型材料,所以其中所用到的原材料种类和质量等因素尤其重要,要保证结构的强度,要在采购原材料的环节严格把关。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主要原因是由原材料质量不达标所导致。水泥种类繁多、普遍具有收缩性,水泥这一特性为施工带来不便,为控制混凝土结构大面积出现裂缝,在施工中尽量避免大面积使用水泥。个别无良企业,为控制施工成本,将过期水泥使用到混凝土结构中,直接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过关,导致在检测的环节无法达标,因此水泥的选择尤其重要,在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控。
2.2 运输采购注意事项
在采购与运输的环节中,一旦出现偏差,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运输过程就需有缜密的考虑,以确保混凝土是否达到标准。在运输中,一旦有离析现象发生、会导致混凝土的不均匀。储存环境较差、运输时间较长,也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材料质量,会对施工建设带来不良后果,时间、材料成本会相应增加,因此要注重此方面考虑。
2.3 技术标准严格管控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技术环节也有严格要求。高标准,高要求,严格保证施工质量,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也要严格管控。混凝土的质量影响因素很多,搅拌环节同等重要,原材料的投放顺序,搅拌需要的特定时间需按照标准认真执行,不允许任何错误的发生,确保每一项程序在规定中执行。在施工的项目现场,一旦不合格混凝土被运用到其中,质量不能保证的情况下,事故发生几率就大大增加,工程质量成为重大隐患,极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在施工的技术管理环节要引起重视,严抓各环节,做到项目达标,确保项目质量。验收之后、后续维护也保证在科学规范标准下严格执行,项目相关工作质量为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施工技术要点对土木建筑工程重要性
3.1 混凝土结构配比
混凝土材料是多种原材料复合而成,所以在复合过程中配比有很高的要求。多种矿物质组合形成水泥,因此水泥的种类众多、与水混合后其释放的热量和速度各有不同。土木施工项目对水泥的要求有所不同,如选用的水泥中缺少某种物质,极易出现裂痕现象。较细质地水泥,提高其发热的速率、影响水泥的整体性,控制水泥发热均匀要引起注意。所以,要依据科学方法对水泥沙石进行配比。在施工中,促进施工进度、多采用散热较慢的水泥、对水泥材料做调整,根据施工现场具体需要同样可进行水量的调整,以便更好更科学的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3.2原材料合理搅拌
施工现场对混凝土强度的需求有不同,根据需要,合理做好规划,依据原材料的强度、材料等级、投放顺序有序进行,严格管理搅拌所需时间。施工中混凝土对其含水量也有不同要求,根据天气情况、温度、湿度,做好相关监测。阴雨天湿度大,需多次对水泥含水量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要求。混凝土的最佳配比需多次试验,总结经验,确定最佳比例。在添加胶凝剂的过程中,用量严格把关,确保混凝土最佳比例确保混合的均匀,减少问题产生。
3.3 运输、泵送的关键
混凝土搅拌完成后,运输时间过长,离析、凝固的现象会发生,生产成本因此提高,对今后的施工操作也会产生不必要影响。路况、路程、时间等因素要在运输时重点考虑,运输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硬度、质量,这需要科学配比搅拌提供保障。路况成为运输的很大障碍,放慢车速、避免刹车,选择平缓的路面行驶。运输保证合理规划为前提,对运输时间、路况、行程做好合理安排,减少运输时间,控制成本,进行浇筑时保证混凝土是在初次裂变之前,以便工程顺利进展。
3.4浇筑
浇筑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施工中,浇筑的方法、顺序同样是工作的重心。浇筑过程包括墙体浇筑、底板浇筑、及顶板浇筑。不同的墙体部分需要不同浇筑技术,因此、应对不同浇筑技术要做区分,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浇筑进行中,为保障施工质量,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停止浇筑工作,尽快解决问题,避免问题扩大,产生成本增多及财产损失,保障施工在合理有序中开展。
3.5温度控制
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及硬度,对温度的把控应注意,在施工中关注温度变化及时作出安排。在混凝土结构浇筑之前,合理对原材料配比做调整,以减少温度变化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想增加结构强度、降低内部温度,可在配比时减少水泥含量,另一种方法同样有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就是在搅拌时适量增加水含量。在温度较高的时段进行浇筑,可以发挥混凝土结构自然散热的特点,帮助把控浇筑厚度。阴雨天、气温低时做好保温措施。结构成型后模具拆除有序进行、防止人为造成结构破裂、减少损失。应对天气变化要合理调整配比、搅拌时间、及含水量等,气温的变化及时察觉做好妥善应对,才可以保证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
4.结论
混凝土结构是施工中重要根基,质量是土木工程的关键。综上阐述,其中施工的主要原材料种类的多样、品质、各材料的配比,都是重要因素,应对不同情况做好合理安排。严格把控以上各方面可达到施工对、结构、工程质量的要求。依据科学的方法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中真正发挥应有作用。如今,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探讨先进技术、方法、以帮助土木工程混凝土浇筑工作取得长久发展。实际施工中会有突发情况产生,及时发现问题,最快做出应对方案,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进度,从而保障工程施工的整体进展及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国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03):102-104.
[2]刁龙.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8(03):134.
[3]马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2):85-86.
[4]李伟超.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南方农机,2018,49(05):176.
[5]温红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7(24):96+102.
论文作者:刘德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水泥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原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