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加深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要矛盾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 明确地指出:只有牢牢抓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认真领会江泽民这一讲话精神,不断加深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重要前提。
来之不易的认识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极其曲折的认识过程。
在我国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即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后,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毛泽东和党中央最初的认识是:“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是1956年9月党的八大的认识。这个认识, 现在回过头来看,基本上是正确的。当然,当时的认识也有不足之处,即认为这一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给人的印象似乎是社会制度可以超越生产力,似乎我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已经完善无缺了。但从总体而言,八大的论断是正确的。
但是,1957年在党领导的整风运动中,出现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猖狂向党进攻的历史事件后,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讲话中认为八大关于主要矛盾有的提法是不对的,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 党中央正式改变八大一次会议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指出:“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在某些范围表现为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以后,这一观点不断发展,到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通过的公报中,进一步系统化。历史证明,这个认识是错误的。其所以错误,一是脱离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的实际,脱离了人民的要求;二是根据这一认识制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破坏了党的团结、人民的团结和社会的安定,从而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在领导人民拨乱反正的时候,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进行了反思。在1979年初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明确地说:“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上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主要矛盾的最初表述。考虑到生产力的发展从来都是同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改革联系在一起的,同时考虑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除了生产力水平低下这一因素外,还有体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在1979年6 月由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起草的五届二次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主要矛盾的表述又作了充实,提出:“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目前很低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到现代化水平,为此而改革我国目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那些妨碍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部分,扫除一切不利于四个现代化的旧习惯势力,这就是我国现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也就是全国人民在现阶段的中心工作。”经过这样的探索,党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后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需要指出的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问题决议,在论述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时,认为这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这就是说,它对这一主要矛盾的起始时间及其条件,做了规定,即对其时间下限等未做规定。
到党的十三大,在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党中央再次重申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时,指出这是“我们在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党的十四大报告沿用了这一提法。这就是说,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初的社会主要矛盾,到现阶段仍没有变。
这次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关于主要矛盾的提法没有变,但明确了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就是说,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日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基本实现之前,这一整个历史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种认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和最基本的国情,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看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存在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曲折发展、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
符合实际的判断
深刻认识和把握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判断,必须全面认识整个社会矛盾的状况。应该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是非常复杂的。在经济领域,就总体状态而言,存在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存在着底子薄、人口多同现代化目标之间的矛盾,存在着旧的经济体制、经营机制、组织形式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不平衡的矛盾,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矛盾,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矛盾,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展中的矛盾,速度与效益之间的矛盾,合法经营与非法经营的矛盾,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的矛盾,等等。
在思想领域,存在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主观主义思想路线的矛盾,“左”的思想倾向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矛盾,资产阶级自由化与四项基本原则的矛盾,官僚主义与群众路线的矛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的矛盾,等等。
这些矛盾反映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更有着大量的非阶级斗争性质的人民内部矛盾: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矛盾,各民族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矛盾,领导和群众、管理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矛盾,私营、外资企业的业主和雇员之间的矛盾,等等。敌我矛盾也依然存在着,它包括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破坏祖国统一的分裂分子和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矛盾,等等。
在所有这些矛盾中,思想领域和政治领域的矛盾都是直接的由经济领域的矛盾决定的,在各种矛盾中,起决定性支配性作用的矛盾,是经济领域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而它是社会矛盾全局中的主要矛盾。
这个判断,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第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后,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须得到满足,而社会的客观基础和条件是“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即社会生产落后,不能很快就满足人民的要求,这就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难以回避、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已不是主要矛盾,大量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各种人民内部矛盾都根源于人民内部利益的差异。这种利益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因社会生产落后而引起的。因此,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判断,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因而也是完全正确的。
这里,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有人说,生产与需要的矛盾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矛盾,怎么能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呢?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生产与需要的矛盾,确实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但邓小平和党中央讲的,不是笼统的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而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之前的“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满足在社会主义国家当家做主后的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有具体针对性、具体内涵的具体历史阶段的具体矛盾,决不能离开其具体内容作抽象的解释。实践证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认识是正确的。其所以是正确的,就在于我们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这一历史发展阶段的矛盾运动规律。
不能动摇的结论
提出“不能动摇”的问题,是因为在历史上我们曾经发生过动摇的问题。这就是如前所述,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在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的正确论断。这件事的后果极其严重。历史告诉我们,动摇就会失误,否定就要失败。前车之覆,后车须鉴。
提出“不能动摇”的问题,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有人存在这样的或那样的模糊认识,常常只看到身边发生的或经验上感受到的某个方面的社会矛盾,忘记了主要矛盾,甚至把它置于主要矛盾之上。因此,重新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需要我们不断加深认识和准确把握。
首先,要认识到,我国在改革开放推动下,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是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底子薄,经过近二十年发展,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但仍居于世界后列,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加上我国人口多,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一平均,人均占有量极低;各地区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离现代化要求距离很大。总起来说,到本世纪末我们还只能达到小康水平。即使到2010年,经过艰苦奋斗,也只是达到一个比较宽裕的小康水平。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而忘记今天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仍然没有变。
其次,要认识到,我们当前面临的矛盾很多,有的也比较突出,引人注目,但是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当前,大家比较关注的腐败问题、地区差距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和职工下岗问题等等,只要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归根到底,都是由经济落后造成的。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发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收入差距的拉大,就会发生就业不足等问题。江泽民在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时说得好: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再次,要认识到,我们在努力实现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时候,更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全面进步”和两个文明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正如江泽民所强调的: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认识到,只有清醒地看到主要矛盾没有变,才能坚定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此同时,我们要看到,主要矛盾所指的“落后的社会生产”不仅是指生产力落后,而且是指生产力的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落后,因此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改革这些落后的经济体制和机制,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管理、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也就是要改革开放。要像江泽民强调的那样:全党要保持清醒头脑,排除各种干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因此,今天有必要重新强调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新强调要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必须牢牢抓住主要矛盾。我们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只要这一主要矛盾尚未解决,只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未结束,我们就不能动摇这个付出了巨大代价而获得的科学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