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及进展分析论文_杨勇

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及进展分析论文_杨勇

佛山量源环境与安全检测有限公司 528200

摘要:文章主要从地表水监测重要性分析出发,分别简述了环境检测地表水监测工作现状,以及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问题解决对策与发展,旨在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环境检测;地表水监测;现状;对策;发展

一、地表水监测重要性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水能连接大自然中的所有生态系统,而自然生态系统能促进水的流动、净化和循环。所以,水资源对于一切生命体的生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污染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人们饮用被污染的水资源,会危害自身健康,加剧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影响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发展中国家有十几亿人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而优质水资源更为稀少。我国淡水资源储量居世界第 6 位,排名靠前,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较为靠后,排在世界第 88 位,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 1/4。由于地形和气候原因,我国水资源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地域分布不均情况。而水污染导致淡水资源更加紧张,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危害工农生产。所以,加强地表水监测,合理控制水资源,无论是对人民生活,还是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来说都十分重要。

二、环境检测地表水监测工作现状

1.地表水监测法律法规不完善

与当今社会对地表水监测工作不重视的现象相似,国家和相关部门在地表水监测立法项目方面投入的精力以及出台的政策也并不及时,不能为地表水监测提供有效的指导规范。构成地表水污染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具有一定生命特征的污染物,如微生物等,应采取的监测措施与金属离子以及矿物质等必然存在不同。这种不同随着监测和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会愈发明显,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合理治理该类污染。

当前地表水监测时,由于缺乏完善法律法规的支持引导,工作中使用的设备和检测方法等存在缺陷,采用整体监控或者水污染的某一方面进行监控,难以形成对某一流域地表水污染构成原因的整体认识,对应的治理工作也较难开展。一般地表水监测工作多借助COD和BOD指标开展,但其在有机污染物方面的研究力度仍存在不足,必须加强整体方案规划,将有机污染物监测工作提上日程。

2.技术不够先进地表水监测装备落后

我国地表水监测的历史不足四十年,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设备落后,技术条件落后。理化检测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监测方法,遥感监测、水质自动监测、生物监测等技术运用尚不成熟。因此,我国地表水监测当中,对污染源的追踪监测设备以及分析污染物迁移以及污染物质分布情况等缺乏完整、系统性、动态的把握,技术设备及重要技术手段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3.对地表水监测缺乏足够的重视

地现阶段,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工作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监测人员对自身工作缺乏重视。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对地表水监测缺乏足够的重视,地表水监测部门往往不能够认真执行各项制度,监测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一些地区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比较盲目,往往忽视地表水监测工作,使得自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阻碍环境监测行业的稳步发展。

三、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问题解决对策与发展

1.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地表水监测工作起步较晚,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比较落后。地表水监测最常用的方法是理化监测,遥感监测技术、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等还处于研究阶段,不够成熟。其中,水质遥感监测技术是基于水质参数的光谱特性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遥感波段数据,与实测水质参数数据进行比较,通过反演算法确定水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遥感监测技术,能够反映水质的时空分布状况,发现其中存在的污染源,分析污染物的迁移特征。这种技术能够监测很广的范围,短时间就能够获取监测结果,成本比较低,可对地表水进行长时间的动态监测。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对新监测技术的研发力度,投入更多资金,改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地表水监测效率。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地表水监测系统,对整个水域系统进行动态的实时监测,提高水质分析的精准度。

2.加强对地表水监测的重视

就目前而言,我国政府在对地表水进行监测时,一般都将其作为一种治理手段,而不是相关对策,这也是保证我国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前提。就一般情况来说,要使我国环境污染得到治理,就必须要将环境污染的监测、措施制定以及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有效结合,这才能保证地表水进行有效检测。除此之外,要向完善地表水的检测过程,有关部门给与足够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领导重视,员工才会努力去做,这是保证监测水平提升的重要前提。最后就是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这些人员都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从而更好地保证地表水监测和治理的质量。最重要的是,加强监管体制建设,让制度管人,让制度约束人。有了制度的保证,人们更会重视地表水的检测,并且把地表水检测放到的重要的地位。

3.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改进和完善

当前我国地表水监测工作的开展在法律监督与管理上还不够到位,水质监测指标的数量偏少,各指标的选择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而且在水质监测的细节操作上也不具备明确可行的法律条文约束,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水质监测质量的改善造成了十分严重的阻碍,所以,我国必须及时出台更加完善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结合目前我国在地表水监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法律的形式来强化对地表水监测评估指标、技术方法等的规范和约束力度。

4.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监管能力

生态环保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开展随机抽查,做好监督工作。对于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实施欺诈、参与欺诈的,依法给予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操作的人员改变或者参与篡改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或者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依法从重处罚。环境监测机构在提供环境服务中弄虚作假,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的,除依法处罚外,检察机关、社会团体或者其他法定机关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行政机关在提起生态损害赔偿诉讼时,可以依法追究其责任,要求环境监测机构承担连带责任。对占用、破坏、擅自移动、变更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和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依法处罚。此外,污水处理单位要建立环境监测资料的真实性自防护系统。

5.地表水监测发展趋势

环境检测中的地表水监测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自动监测类型、例行监测类型与应急监测和智能化监测等,其中,自动监测类型主要指的是根据国家规定的相关方法,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监测。例行监测指的是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开展常规的环境监测。应急监测指发生特殊环境污染事件,采样标准的监测方法进行监测。智能化监测通过多种手段如遥感测试、光谱探测、同位素跟踪等智能设备或设施的取得的监测数据。未来,我国环境检测中的地表水监测将会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问题进行妥善解决,如制定标准化地表水监测流程、加强对地表水监测的重视、大力引进先进的地表水监测技术等,并提出地表水监测发展趋势,能够保证环境监测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有效提升了地表水监测速率,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绿色、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家点.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4)

[2]卞莉.浅析水环境保护中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1)

[3]李延东.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优化设置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8(6)

论文作者:杨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及进展分析论文_杨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