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_劳动密集型论文

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_劳动密集型论文

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我国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工业经济综合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的测定

1.工业经济TFP增长率测定数据的处理

本文在测定我国工业经济TFP增长率过程中, 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资料为准,选1978~1995年为时间段,并结合具体情况,对工业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劳动投入量、工业资金投入量等指标作了相应处理。(1)工业国内生产总值,记为ggDP, 该指标以第二产业中“工业”为资料。(2)工业劳动投入量。 该资料以工业部门年度劳动者人数表示。(3)工业资金投入量。 以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加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表示。由于缺少长期投资价格指数,不可能用投资价格指数对工业资金投入量进行缩减。

2.工业经济TFP增长率测定结果

本文利用1978~1995年我国工业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劳动投入量和资金投入量,借助于TSP软件,拟合出我国工业经济1978~1995 年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LnGGDP=-5.5394271+0.7481668LnL+0.7790357LnK

-4.3988835 4.322639721.085727

R[2]=0.9963

SE=0.054089 DW=1.137716 F=2037.727

本文建立的我国工业经济生产函数T,R[2],SE,DW,F值都比较理想,模型可以利用。产出弹性经过正则处理后,α=0.49,β=0.51,据此可测算出我国工业综合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我国工业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STFP、我国工业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SL、我国工业资金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SK,结果见表1。

表1 1978~1995年我国工业经济综合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 (单位:%)

ggDP指数

TFP增长率STFP SL SK

1979

9.264.1240.7016.26

42.84

1980

11.08

5.6944.4225.26

30.31

1981

9.45-3.51

-135.14 73.31

161.83

1982

9.12-0.35

-6.2328.91

77.33

1983

9.143.9239.7213.32

46.96

1984

12.34

9.4754.4620.31

25.24

1985

18.77

11.54

48.7810.93

40.28

1986

19.26

2.7017.9924.66

57.35

1987

15.98

5.2333.5612.66

53.78

1988

16.25

15.38

59.246.4334.33

1989

15.60

1.7013.93-3.80

89.87

1990

14.69

-3.92

68.0011.46

156.54

1991

15.84

7.5542.117.0350.86

1992

40.39

0.030.11 4.9294.96

1993

27.97

18.93

50.463.1746.36

1994

23.35

14.42

48.414.8246.77

1995

21.52

18.41

56.393.0540.56

平均

16.81

6.5520.0515.47

64.48

由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十多年来, 我国工业经济综合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递增6.55%,TFP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20.05%,劳动投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15.47%, 资金投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64.48%。

二、我国工业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行业配置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我国工业经济劳动力和资金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超过70%,综合要素贡献份额仅占20.05%, 表明工业经济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速度、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道路。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与十多年来工业经济资源配置上的非集约化有直接关系。下面详细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劳动力、资金和产值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配置的变动情况。

结合我国工业经济资本和技术有机构成情况,并参考一些国际上的分类,将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机械工业、仪器仪表及其它计量器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划入技术密集型行业;将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化学纤维工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冶金工业划入资金密集型行业;其余19个工业行业划入劳动密集型行业。通过LOTUS123上机运行,得到行业分布变动情况。

1.我国工业职工人数行业分布变动情况

将1980~1995年我国工业分行业人数进行汇总,用资金密集型行业职工人数、技术密集型行业职工人数、劳动密集型行业职工人数除以工业职工总人数,可以得出行业之间人数的比例关系,将有关计算结果列入表2。

表2 1980~1995年我国工业职工行业分布比重变动表 (单位:%)

年份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

1980

26.53 31.57 41.90

1984

26.83 29.12 44.05

1985

26.95 28.54 44.50

1987

27.19 27.67 45.15

1988

27.59 27.44 44.98

1989

27.66 27.02 45.32

1990

27.62 26.91 45.47

1991

27.72 26.86 45.43

1992

28.15 27.02 44.83

1993

26.73 25.91 47.36

1994

27.89 26.79 45.32

1995

28.58 26.84 44.58

平均

27.45 27.64 44.9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2显示,我国工业职工人数,在资金密集型行业、 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三者之间的结构,1980年为26.53:31.57:41.90,1995年为28.58:26.84:44.58, 十几年来劳动密集型职工人数一直稳定在40~50%左右,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技术密集型职工人数比重从1980年的31.57%下降到1995年的26.84%,1980~1995年三者平均结构为27.45%,27.64%,44.91%,以劳动密集型比重最高, 表明工业部门劳动力资源配置粗放型的特点。1980~1995年我国工业职工人数年均增长1.84%,其中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职工人数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35%,0.75%,2.26%,其中资金密集型行业职工人数增长速度最高,技术密集型行业职工人数增长最低,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我国工业经济劳动力要素配置粗放型趋势加剧。

2.我国工业经济固定资产行业分布变动情况

用固定资产年末净值来代表工业经济资金投入结构分布,将各行业固定资产净值除以工业固定资产净值,可得工业固定资产行业分布比重,计算结果列入表3。

表3 1980~1995年我国工业固定资产净值行业分布比重变动表(单位: %)

年份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

1980

45.31 25.91 28.78

1985

43.53 21.57 34.91

1986

43.47 20.72 35.81

1987

42.70 20.23 37.07

1988

42.87 19.41 37.72

1989

43.12 18.15 38.74

1990

43.08 17.19 39.74

1991

42.94 17.29 39.78

1992

43.83 17.06 39.11

1993

42.84 19.87 37.30

1994

46.54 16.97 36.49

1995

47.80 17.41 34.79

平均

43.66 19.49 36.86

资料来源:同表2。

表3显示,我国工业固定资产净值1980年在资金密集型行业、 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结构为45.31∶25.91∶28.78,1995 年则变为47.80∶17.41∶34.79。1980~1995 年资金密集型行业投入的比重增长2.49个百分点,而技术密集型行业资金投入的比重下降8.5 个百分点,表明我国工业在投入上近十多年来走的是一条外延型粗放经营的路子。另外,1980~1995年,我国工业固定资产年均增长16.31%, 其中工业资金密集型行业投入年均增长为16.73%, 技术密集型行业投入年均增长13.27%,劳动密集型行业投入年均增长17.79%,资金密集型增长最快,也反映出我国工业资金要素配置的粗放型特点。

3.我国工业经济产值行业分布变动情况

本文1992年前选择工业净产值指标,1993~1995年选择工业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这并不影响可比性,计算出我国工业产值的行业分布,将结果列入表4。

表4 1980~1995年我国工业产值行业分布比重变动表 (单位:%)

年份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

198036.34 22.55 41.11

198436.38 24.38 39.24

198534.63 26.87 38.50

198635.26 24.97 39.78

198734.96 24.74 40.30

198834.89 25.31 39.80

198934.88 25.27 39.85

199035.04 23.73 41.23

199135.74 24.37 39.90

199239.56 24.65 35.79

199337.40 24.55 38.05

199435.97 24.09 39.94

199537.60 23.73 38.67

平均35.92 24.62 39.46

资料来源:同表2。

表4显示,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值比重由1980年的41.11%下降到1995年的88.67%,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值比重由1980年22.55 %上升到1995年的23.73%,资金密集型行业产值比重大致持平。1980~1995 年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占工业产值的平均比重分别为35.92%,24.62%,39.46%, 其中以劳动密集型比重为最高,达39.46%,另外,我国1980~1995年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6.33%,其中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 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6.59%,16.72%,15.85%, 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值略高于劳动密集型增长速度。

三、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分析

1.工业经济与国民经济方式对比分析

工业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工业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反映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就综合要素生产率而言,据有关人员测算,1978 ~1995 年我国综合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为5.57%〔1〕,GDP增长率为17.4 %, 本文测算的1978 ~1995年我国工业经济综合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为6.55%, 工业经济的TFP比国民经济TFP高出近1%,这表明, 近十多年来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综合要素贡献份额偏低。

从劳动力、资金、综合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工业与国民经济之间也存在差异,表5显示出这种差异。

表5 我国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比较 (单位:%)

劳动投入资金投入

综合要素

增长贡献增长贡献

TFP增长贡献

1978~1990年(α=0.57)①18.98 38.98

42.04

1978~1995年(α=0.38)②21.67 41.86

31.97

1978~1995年(α=0.49) 15.47 64.48

20.05

1978~1995年(α=0.38) 12.00 78.39

9.61

资料来源:①《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第37页; 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第48页;③为便于比较而取的假定值。

表5显示,1978~1995年,当α=0.38时, 全国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为21.67%,资金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为41.86%, TFP增长贡献份额为31.97%,目前发达国家TFP对经济增长贡献为50~70%,我国只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全国工业经济TFP 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份额当α取0.49时,也只有20.05%,而当α取与国民经济相同的0.38时, TFP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则为9.61%,工业TFP对经济增长贡献低于全国水平。说明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于劳动和资金投入,而综合要素(主要是科学技术)的贡献份额明显偏低。

2.我国与国外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行业比较

由于劳动力、资金资源配置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生产率是有差异的。同时,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值比重,也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表6是我国与国外工业经济产值的比重对比。

表6 工业增加值构成的国际比较 (单位:%)

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

中国① 37.60 23.73 38.67

西德② 28.37 49.24 22.39

英国②③

26.74 35.33 37.93

法国③ 30.70 38.49 30.81

意大利④

36.34 33.29 30.37

韩国② 38.27 32.32 29.41

印度④ 32.17 20.19 47.63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

注:①1995年数据;②1989年数据;③总产值;④1987年数据。

表6显示,从增加值构成来看,技术密集型最高的是西德, 技术密集型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0%,我国技术密集型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1995年为23.73%,大大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比发展中国家印度略高。 我国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最高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1995年比重为38.67%,其次是资金密集型,1995年比重为37.60%。这表明,我国工业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和资金密集型经济,工业增加值增长,过多依赖劳动和资金投入的增长。

3.我国和国外工业制造业增加值构成的比较

表7 工业制造业增加值构成的国际比较 (单位:%)

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其他

中国① 36.3 24.9

37.6 1.2

美国② 47.3 37.5

13.8 1.4

日本② 30.5 48.5

19.4 1.6

西德③ 27.5 50.3

21.7 0.5

英国③ 40.1 39.0

19.8 1.1

法国② 37.5 39.1

21.9 1.5

前苏联④⑤ 39.3 33.7

18.1 8.9

印度⑥ 29.0 29.6

31.7 9.7

韩国③ 35.6 38.5

24.1 1.8

墨西哥⑦29.0 37.5

26.9 6.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第780页计算整理。

注:①1995年数据;②1992年数据;③1990年数据;④1989年数据;⑤制造业总产值;⑥1990年数据;⑦包括金属制品。

从制造业构成看,1995年我国技术密集型行业增加值比重为24.90%,不仅大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印度、墨西哥等国家。我国资金密集型增加值所占比重为37.62%,比英法发达国家高出10多个百分点,比日本、西德、美国高出近20个百分点。

注释:

〔1〕《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第48页。

标签:;  ;  ;  ;  

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_劳动密集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