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论文_吴邓华

涟源市水利局 湖南娄底 417100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随着涟源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生活水平提高,对水资源质与量的要求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本文根据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从涟源市水资源现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基础工作;健全管理机构,提升管理水平;严格取水许可,简化审批资料;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加大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的解决建议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问题;对策措施;涟源市

一、基本概况

涟源市位于湖南省中部,衡邵盆地北缘、涟水上游,西起东经111°33′,东至东经112°02′,南起北纬27°27′,北至北纬28°02′,全市国土总面积1830km2。2017年底全市总人口114.4万人,其中,常住人口98.3万人,城镇化率40.81%。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8:43.2:38.0。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是湖南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涟源市境内有172条大小溪流,总长677.25km,绝大多数河流属长江流域湘江水系的涟水支流,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7.6%。涟水属湘江一级支流,上游在涟源市境内,全长53.25km。境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403mm,地表水年平均径流总量14.63亿m3,地下水资源量3.186亿m3。涟源市整个地势是南北高,中间低,从东至西地势缓缓增高。境内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丘陵分布最广,其中山地占全市总面积37.78%,丘陵占26.95%,岗地占25.10%,平原占10.17%。

二、区域水资源基本现状

涟源市地处衡邵干旱走廊区域,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278m³,仅为全省平均水平(2323m³)的1/2。由于地处涟水源头,过境水量少,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10.21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69.8%。根据《娄底市水资源公报》统计,涟源市年平均已利用水量3.756亿m3,约占可利用水资源量的36.8%,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2.066亿m3、工业用水1.043亿m3、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0.4457亿m3、其它用水量0.2538亿m3。2017年万元GDP用水量121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95m3,水田灌溉用水量690m3/亩,符合娄底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的要求,且逐年呈现出用水总量降低、效率提高的趋势。(见表1、2)

从水利工程上看,涟源市现有白马水库,大江口水库2座中型水库,小(一)型水库27座,小(二)型水库139座,山塘42692处,河坝1192处。引水工程主要有灌溉机埠2183处,水轮泵123处。现有渠道7035.72km,水利工程建筑物14071座,其中骨干工程渠道832.72km,骨干工程建筑物2325座;田间工程渠道6202.98km,田间工程建筑物11746座。规模以上供水工程31个,总制水能力18.19万m3/d,另还建设了800多处规模以下农村饮水安全面上工程等。

从总体上看,涟源市水资源的各项指标都在控制目标以下,水资源量还有一定富余,表明涟源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处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内,但农业用水量占比超过一半还多,产值却只占到总产值的二成,这说明水的利用效率较低。同时区域内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局部水域水污染较重,区域性、季节性、水质性缺水问题较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并是我国长江流域范围严重缺水的县市之一,它严重制约着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与城市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干旱缺水矛盾突出。据统计,汛期4-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67.8%,其中连续最大4个月(4-7月)占到56.6%,而8-9月为农业用水高峰期,分配不均加大了用水矛盾;加之目前小型灌区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灌溉效率低,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一遇连续干旱,局部地区缺水极为严重。

2、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强,水质污染较重。长期以来,城镇生活废水和煤矿疏干排水均是直接入河。近年虽建设污水处理厂,但乡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接入率低,仍存在直排现象。涟源市高峰期煤矿达100多家,近年来经过关闭整改,目前尚保留煤矿20多处,特别是冷水江的利民煤矿、湄江沙坪煤矿虽然关闭,但还存在矿道自流含硫、含铁等重金属物质废水,致使新涟河、湄江河水质污染较重,形成长达10公里的“红河”,河流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

3、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城区供水保障和应急能力差。涟源市由于地处涟水上游,河流来水量少,城区以上未建设大中型蓄水工程,水资源调控能力严重不足。城区分别在新涟河和温江河建设二个日产3万吨的水厂、在西温井建设日取地下水2万吨的水厂,但由于冷水江市利民煤矿在新涟河上游,距离新涟河水厂取水口不足13公里,长期以来,该矿将矿井废水直接排入新涟河,严重污染下游水质,铁、锰金属超标,市民怨声载道。特别是2017年7月11日,利民煤矿因暴雨导致排水量增大、水处理能力不够、长期停止抽水致使矿井水位上升等原因而导致大量井下废水直排木瓜溪流入新涟河,让新涟河全部变成红黄色。虽紧急启用温江河水厂,但由于供水管网过小等原因,城西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三、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涟源市虽在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加之水资源管理起步晚、底子薄,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水资源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水资源管理基础薄弱。全面掌握取水工程设施情况,是“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基本要求。虽然2011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对河湖取水口、水库、泵站、水井、电站、灌区等进行了登记,但经过近10年的发展,特别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水工程(设施)数量大大增加,初步估计全市有近2000处取水工程(设施)。而目前登记的取水许可证只有89个,工业取水10个,生活取水38个,电站取水41个,取水工程(设施)许可率不足5%。由于大部分取水工程(设施)处于未监管状态,基础性数据缺失,许多水量数据靠以点带面推算出来,准确性不高,对水资源的管理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同时涟源还未编制水资源保护专项规划和涟源市县级水资源公报,无法满足新时期水资源管理的要求。

2、取水工程计量设施安装少,利用效率低。涟源市安装国家监控计量设施15处,取水户自己安装计量设施20处,农业灌溉在大中型灌区安装计量设施13处,计量水量占河道外许可取水量的67%,但只占全市取用水量的25%左右。全市除湄江和白马灌区外的渠道有专门机构管理外,其它渠道已由乡镇水利站兼管,由于灌区渠道年久失修、破损不堪,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维护无专人管理,造成跑水、渗水、漏水随处可见,农业灌溉水量损失大,灌区上游用水多,下游用水少,水量浪费严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一到干旱季节争水抢水现象十分突出,水事纠纷年年发生,年年难以处理好。

3、水资源管理思想认识和节水意识不够。认为涟源市地处南方,水资源量充沛,不存在缺水问题;认为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没有必要过分强调节约,对开展的水量分配、节约用水工作,存在“懒政”情绪。同时水行政部门也还未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水利工作中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建设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节约的现象。

4、水资源管理能力不足,执法难。虽设有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定编10人,但实际在岗4人。全市存在专业人员缺乏,知识水平更新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水资源管理要求。由于执法人员少,执法装备不足,执法周期长,执行到位难等原因,据统计,近年来查处的水事违法案件中仅发现有1-2处水资源管理案件,以调解为主,每年征收水资源费也仅25万余元。

5、水资源管理经费难以保障。用于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费用每年仅50万元,大部分还是用于宣传工作。由于县级财政拮据,水资源管理经费难以保障,各项工作开展困难,造成水资源管理工作被动,水资源管理难以见成效。

四、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措施

1、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基础工作。政府要加大水资源管理经费的投入,单独列项,做到专款专用。要按《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取水工程(设施)进行全面系统地核查,分门类别分期逐步规范到位,全面摸清涟源市取用水实际情况,做到全覆盖、全监管。高标准编制《涟源市水资源保护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保护要求提出限制入河污染物总量目标,并据此制定陆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和规划,逐步解决水资源保护中的问题。及时编制年度《涟源市水资源公报》并向社会公告,让公众了解全市的水资源状况,增强水资源保护与节约意识。扩大河湖水质监测范围,全面掌握河湖健康状况。发挥互联网+优势,建设县级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并与部、省厅等系统对接,降低管理成本,实现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自动化、装备现代化、服务规范化、运行长效化。用足用好水资源费,确保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管理、节约与保护工作,严格依法查处挤占挪用水资源费的行为。

2、健全管理机构,提升管理水平。水行政部门要转变工作思路,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健全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以2019年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成立水资源管理中心,从高等院校招考水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强化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确保人员、装备与水资源管理职责相匹配。同时要强化对水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培训和交流,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积极搭建水资源人才战略平台,努力建设一支行政管理能力强、技术业务精干足的高素质水资源队伍。要运用市场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现代管水治理体系。利用水价、水资源费等经济杠杆、对水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发挥导向作用。从严格水环境监管和制定节水政策两方面,引导企业清洁生产,在源头上控制水污染。建立完善跨乡镇界河、湖、排水沟水质自动监测站,逐步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3、严格取水许可,简化审批资料。取水许可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抓手。要把安装计量设施作为颁发取水许可证的前提条件;水电站要严格执行生态基流最小下泄流量控制指标,保证生态环境需水要求;强化退水管理,退水水质做到达标排放。针对农业灌溉取水和分散性供水工程,建议在水资源论证书(表)的基础上再增加备案制,简化审批资料要求,由取水单位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加大计划用水和超定额用水管理制度的修定,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短信、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市民众水资源忧患意识。加强全民水资源教育培训,尤其要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水资源知识,引导广大青少年广泛参与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按照“节水优先”的方针,举办“节水单位”、“节水企业”、“节水社区”、“节水家庭”创建活动,节水纳入校园义务教育。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组织高效节水型生活用水产品走进社区,推广普及节水科普知识和产品,鼓励百姓购买节水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充分认识节水护水爱水的重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社会氛围。

5、加大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涉及环保、水利、住建、国土、工业、农业等部门,各部门要以“河长制”为抓手,加大水污染防治、水生态环境管理与保护工作,细化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联动机制、联防联控机制、河库保洁机制、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和考核细则,密切职能部门间的沟通衔接,强化水资源保护“部门共治圈”。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综合研判、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五、结语

涟源市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应从组织体系制度建设、经费保障、人员支撑、部门联动等方面加大投入,按照“水乡、山城、古镇、小都市”的城市定位,做好水资源这篇水清山秀大文章,为涟源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娄底市水资源公报、娄底市水利局,第1期-第12期、2006-2017.

[2]涟源市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长沙博鸿水资源管理有限公司、2018.

[3]涟源市中心城区供水水源分析报告、娄底市天水水利咨询有限公司、2017.

[4]刘新文,李梦贤.娄底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简析,湖南水利水电,2004(6).

论文作者:吴邓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涟源市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论文_吴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