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公路管理局 462000
摘要:路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交通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路基换填技术的使用能够提升路基的承载力以及结构稳定性。基于此,本文说明了交通工程施工中路基换填技术的操作流程,阐述了交通工程施工中路基换填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了交通工程施工中路基换填技术的应用要点,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工程施工;路基换填技术;质量保证
在交通工程的施工中,路基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交通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实际的交通工程施工中,施工地的情况复杂程度较高,也并不是所有的区域或土质都能够保证路基施工的质量。特别是在软土地域进行路基施工时,由于其承载力相对较低,不仅施工的难度有所提升,沉降不均匀问题发生较为频繁,且降低了交通工程的使用年限。针对这样的情况,必须要在交通工程施工中应用路基换填技术,保障工程的质量。
一、交通工程施工中路基换填技术的操作流程分析
路基换填技术就是将交通工程中的软土路基进行加固,使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清理路基中的软土层,并用质地较为坚硬的材料填补压实,以此提升路基的承载力。一般来说,路基换填技术中使用的质地坚硬的材料为天然的片石或砾石,这种材料更为容易获取,成本也相对较低,所以有着更大的使用优势。
在将路基换填技术应用于交通工程施工中时,需要结合相关规定对具体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通常情况下,交通工程施工中路基换填技术的操作流程入下:开挖排水沟-修筑施工便道-设置弃土场-清淤-施工碎石盲沟-回填摊铺-压实-质量检测。为了进一步确保交通工程施工的质量,在应用路基换填技术前,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起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场地的前期准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直接影响着施工的顺利程度。在实际交通工程施工前,要利用推土机清理施工场地内的杂物,并将这些垃圾杂物运输于指定位置展开处理。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确保交通工程施工中排水情况的良好,要排开地表水并阻拦低凹处[1]。对于不容易排水的位置,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安装集水井,定期将积水抽出。在测量放样中,若是遇到坡点,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进行加密测量。在确保所有测量的准确无误后,要拉开警戒线,避免外界人员误入施工场地,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
二、交通工程施工中路基换填技术的应用
交通工程中路基换填施工的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排水沟的开挖。在完成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后,相关施工人员人员要在实际的施工作业范围内,进行排水沟的开挖工作。排水沟是确保后续清淤工作顺利、有效展开的基础条件,其主要的作用在于能够快速的排除工作路段的表面积水,同时降低地下水位与淤泥的潮湿度,为路基换填技术的实施提供更好的条件。在挖排水沟的工作中,施工人员要控制排水沟的结构为井字型。对于排水沟的深度,可以结合清淤工作的实际需求来完成确定。
第二,修筑施工便道。为了保障交通工程施工中清淤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施工人员要在清理区域修筑一条简便的通路,使得施工车辆能够顺利通过,也方便相关施工人员的走动。在修筑施工便道时,相关施工人员要尽可能的选择与使用渗水性能更好的土石方,避免施工便道出现积水。
第三,设置弃土场。在实际的淤泥清理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淤泥,若是不及时的处理这些淤泥,会造成交通工程施工现场混乱,施工质量下降,施工周期提升。所以,施工人员在淤泥的清除工作前,要设置出弃土场,负责存放与处理产生的淤泥,确保交通工程施工现象的安全整洁,保证路基换填施工的质量。
第四,淤泥的清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淤泥的清除是路基换填技术中的一项重要环节,相关施工人员要结合前期设计中计算的清淤程度,利用挖土机将施工范围内的淤泥进行清除。在填土前,相关施工人员要对路基承载力的强弱进行检测,同时还要保证含水量高的土地经过晾晒。当检测结果显示土体的含水量达到要求后,施工人员可以继续展开填土操作。
第五,施工碎石盲沟。在这一环节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确保交通工程施工路段中包含的软土层均被清除,否则不能够继续展开整平作业。测量放线人员需要多次进行放样,保证盲沟具体方位的定位准确,完成沟槽开挖[2]。在碎石盲沟的施工中,可以使用人工作业的方式,控制施工成本的同时保证施工的质量。另外,在这一环节的施工中,相关人员需要在确保沟槽底部平顺的同时,满足相应的纵坡要求,保障积水能够有效排出。
第六,回填摊铺。在这一施工环节中,需要相关是施工人员选择材料并进行松铺。在选择石料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依照施工质量要求进行。在使用前,为了更好的确保施工质量,需要对石料展开检测,当判定其质量符合要求时,方可展开松铺操作。在松铺操作中,普遍使用分层式的铺设方式,相关施工人员可以使用标志杠,控制每一层的石料厚度都小于50cm。接着,相关施工人员要展开土层的铺平。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使用卡车、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在填料环节中,相关施工人员要遵循“先两侧再中间”以及“先倒低处再倒高处”的原则。利用推土机能够将这些材料摊平,使得路基更加坚固。相关施工人员要注意,在土层铺平中,尽可能避免使用较大的石料,确保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性。最后,完成上述的操作后,土层表面普遍还存在着坑洼的现象,此时,相关施工人员可以使用人为铺平的方式,在土层表面撒小石子,保证土层表面的平整。
第七,材料压实处理。相关施工人员在完成回填摊铺工作后,需要检测填料的含水量。一旦发现填料含水量未达标的情况,就要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浸湿或晾晒的处理。当填料含水量达到标准值后,可以继续进行压实工作。在压实工作中,要使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由土层两边向中间不断压实[3]。在这一环节中,相关施工人员要控制压路机的运行速度在3-4km/h,并最大程度的保持匀速碾压。在相邻的两次碾压施工中,要确保车轮印记重叠。若是在静压的过程中出现摊铺层凸起的问题,要第一时间的组织进行人工处理。完成三遍碾压操作后,再进行一次强振操作即可。
第八,质量检测与验收。为了保证路基换填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以及交通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相关施工人员在完成上述的工作后,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与验收。首先,施工人员要观察土层上的石料是否有车轮的印记,并对石料的紧密程度进行检查。第二,要对比工程沉降差与设定数据,一旦出现与理论数据不相符的问题,必须组织进行重新碾压的工作,直到实际数值与理论数据一致。一般情况下,当沉降差小于2mm时,则说明质量达到标准;当沉降差大于2mm时,则意味着此次碾压未达标,需要再次进行压实处理。
三、交通工程施工中路基换填技术的应用要点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升路基换填技术的应用效果,确保交通工程施工的质量,相关施工人员在路基换填操作前,要清理施工现场的杂物,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若是在实际的施工中,无法利用压路机完成施工,则可以使用机夯来替代。在实际的施工中,含水量对于整体施工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相关施工人员除了要对填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之外,还要对施工现场的排水情况进行控制。要结合施工地的实际气候条件,设计合理的排水坡度,避免施工现场出现积水的问题。
四、总结
综上所述,路基换填技术在交通工程施工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在实际的换填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要重点控制填料的含水量以及现场的排水情况,利用压路机完成三次以上的压实操作,控制沉降差小于2mm,提升了路基的承载力。
参考文献:
[1]万惕,万齐龙.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J/OL].交通世界,2018(36):72-73[2019-01-15].https://doi.org/10.16248/j.cnki.11-3723/u.2018.36.033.
[2]詹力.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8(04):151.
[3]余盼盼.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5(23):163+165.
论文作者:肖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路基论文; 交通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技术论文; 土层论文; 含水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