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BIM技术应用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但已被广泛认可并开始推广。BIM技术可以通过电子信息化系统有效地动态连接建设工程要素与资源,实现建筑工程的智能化、高效化、节能化的过程管理并有效降低物料耗费和固废数量,从而显著缓解建筑工程的高能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1、BIM技术的概述以及特征分析
1.1BIM技术的概述
BIM技术是英文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其模型基础为建筑工程各项项目相关信息数据,可以依据相关信息数据来进行建立建筑模型,并且可以将建筑物的真实信息通过利用数字信息仿真技术进行模拟,相关工程技术工作人员可以依据此种技术来对项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模拟,从而使得技术工作人员能够对工程建筑信息有了全面的理解与高效应对,进而大大提高了施工工作效率以及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因此,BIM在建筑工程活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2BIM技术的特征
(1)具有可视化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建筑形式不断复杂化、多样化,传统的施工图纸不能满足现代工程施工要求,其中的构造形式需要相关建筑施工人员自行想象,不仅不利于整体建筑项目施工工程顺利进行,而且还严重延长了施工工期,为此,相关研究学者以及科学研究者设计与开发了BIM技术,BIM技术可以将三维立体实物展示人们的面前,而且还可以将建筑内部构件反馈于人们视觉中,因此,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可视化的BIM技术来进行施工,而且项目业主方也可以通过该技术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工作效率。
(2)具有协调性特征
在工程项目施工活动中以及建筑工程管理中,都会涉及到相互协调、配合等工作,如果工程项目中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某种问题,都需要组织各管理层人员参与到会议中,探讨其中问题发生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个问题而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来进行解决与补救,然而这种沟通方式对有一些事件是无法补救的。另外,BIM技术不仅可以针对建筑内部构件进行合理布局、安排,而且还可以对电梯井布置与其他构件的布置的协调等。
(3)具有模拟性特征
BIM技术的模拟性特点不仅仅是表现在建筑物模拟设计活动中,而且它还可以将现实中不可能操作的事物进行模拟,其可以将建筑设计上需要进行模拟的实验进行模拟,例如:日照模拟、紧急疏散模拟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应用该技术来进行造价控制,从而为建筑项目方以及施工方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务必应重视对造价信息库的建立,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同数据库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不但能够展现出它们彼此之间的统一性,也能够彰显它们彼此之间的对立性,这主要体现了其“矛盾”所在,也是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运作的有效方式。若想对其予以充分保障,则需借助一定的技术作为支持。而BIM技术恰好可以为其提供良好辅助,满足其需求。所以,在工程造价中,应重视对BIM技术的应用,使其作用可充分发挥出来,并能够对工程造价予以良好管理[2]。同时,BIM技术还能够为信息库的建立提供应用保证,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有益动态控制,这样才会使施工成本得到控制,以达到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
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应对定额与实际两者的实际消耗量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两者予以及时调整。进而借助动态模式,将建筑工程量单价作为重要数据内容,来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予以有效控制。相较于以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BIM技术的出现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断获得提升。而以往建筑工作造价管理工作,所采用的管理技术是存在一定弊端的,如孤立性较强,难以实现对造价信息的及时确认等,致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具有十分明显的滞后性。所以说,对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以往管理技术的不足之处,对以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快速解决,以推动整个建筑工程造价实际控制能力的提升。
2.2在三维渲染中的应用
对建筑工程来说,其可运用三维渲染技术来实现对动画的演示,简单阐述,即指利用现实性虚拟化,给予客户身临其境之感,增强客户感官体验。BIM技术在三维渲染中的应用,应与建筑工程的投标时期以及施工过程有所结合,并对施工方案实施及时调整,使建筑工程能够更为直观地展现在客户面前,以提升客户对其的认识[3]。除此之外,BIM模型在构建完成之后,还可以通过渲染方式,让其成为基础模型,以增强三维渲染的精准性与效果,予以客户介绍及宣传,从而使建筑工程得中标概率可以得到提高。再者,BIM技术能够借助三维展示方式,对建筑工程总体施工流程实施模拟,促进相关工作人员对整个施工流程的认识与熟悉,进而降低整个施工流程中问题的出现,使建筑工程总体流程得以被保障。
特别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初,应对施工方案中所存在的漏洞予以修正,将施工方案内容中的变更给予切实降低,以实现对施工成本的节约,施工工期的缩短。
2.3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以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设计来说,可根据2D设计图纸,借助其他软件对建筑工程的结构等,进行BIM模型构建,对设计最终结果可实施可视化展示,让客户以及施工方能够对方案的设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与理解[4]。同时,还应对方案的可实施性予以检验,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初,就对其进行检验,以便及时找寻到问题所在,进而采取有效方式,使问题得到改善以解决。
在建立BIM模型后,可利用文件导入的方式,将其导入至相关模拟软件之中,实施管线与结构之间的碰撞分析,同时对建筑工程整个流程的重要工艺以及关键环节予以模拟,这样才会及早发现施工方案中隐藏的不足之处,降低变更设计概率,最终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优化,以及对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借助BIM模型以及结构实施设计,是现阶段施工时期BIM技术所运用的主要体现。其具体的应用方式为两项:其一,在创建BIM模型后,利用IFC文件导入设计,对设计方案予以深化,如可通过tekla对节点与结构进行设计。其二,针对碰撞检测结果,在BIM中对设备与结构予以调整与完善。
2.4竣工验收
在结束建筑工程施工后,通常要对竣工予以验收,这也是检验建筑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有效措施,并确保建筑工程项目价值的彰显。对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建筑工程验收之初,对各项指标予以检查,防止受其他因素影响,而提升施工费用,致使建筑工程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除此之外,在竣工验收阶段对BIM技术的应用,还有利于实现人性化检测。细致来说,可利用此对建筑工程的保温、采光以及绿化程度实施检测,以针对检测结果,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做出一个判断,若发现有不足之处的存在,则应尽量采取弥补措施,以满足人性化需求。再者,对BIM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实现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共享,BIM技术所具备的集合功能,能够构建出良好的资源共享系统,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予以重要的信息保障,从而为后期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有效资料,最终实现对建筑工程整个过程的良好管理。
3、总结
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BIM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还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施工的成本,降低工作的时间,确保建筑工程的良好发展前进。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企业当中,需要结合一些建筑的情况应用该技术,从而为建筑工程提供安全系统。
参考文献:
[1]杨震卿,张莉莉,张晓玲,等.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深化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4,45(2):115-118.
[2]杨宝明.建筑信息模型BIM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J].施工技术,2015,37(6):31-33.
[3]魏亮华.基于BIM技术的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实践研究[J].南昌大学,2013,15(19):1254-1256.
论文作者:王德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模型论文; 方式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