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国图书出版业看文化多样性政策的实施_文化多样性论文

从法国图书出版业看文化多样性政策的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法国论文,多样性论文,政策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文化多样性理论研究“文化多样性”这一概念的产生是从生物多样性那里得到启发。为了满足产业管理与政策制定的需求,一些经济学者从生物学与技术变革经济学获得启发,将生物多样性理论引入经济领域。经济学者Weitzman提出了许多行业面临的一个两难境地,即选择将投资集中在少数几种高回报的产品上,还是分散投资维持足够的多样性以避免投资失败。(Weitzman,2000:57-58)经济学者Andrew Stirling 1999年在一份研究报告里对多样性概念的内涵做了详细的表述,为文化多样性理论开辟了道路。

基于生物多样性和技术多样性的研究,Stirling归纳出多样性的3个内在属性,即品种、均衡度和差异度。品种是指系统内的要素种类数量,回答的是有多少种的问题。它常出现在生态学里使用物种数量指标时,或是经济学中的企业简单罗列,又或在能源政策研究中对燃料和技术的计算。当其它变量一定时,品种越多,多样性程度越高;均衡度是指各种类要素间的额度平衡,回答每种类型包含多少的问题。它通常表现为一组合为1的正分数。在生态学里称为平衡度,经济学里称为集中度,并有几种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市场集中度,如赫芬达-赫尔希曼指数(Herfindahl- Hirschman Index),简称赫芬达指数(HHI),基尼系数(Gini Index)等。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各种要素越平均,多样性程度越高;差异度则指不同种类要素的差异模式和差异程度,回答的是各种要素间有多不同的问题。对差异度的审度必然包括解析各种要素的异同,并用来描述要素的种类和均衡度的特点。在古生物学、保育生态学和经济学里都表现为一系列分类指标。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不同要素间差异越大,多样性程度越高。

法国经济学家Franoise Benhamou和Stéphanie Peltier将Stirling的多样性内涵理论运用到出版业。他们先按业内惯用的方法将图书按名称、类别和源语言现分为3大部分,然后逐个分析每部分的多样性。

首先,按照名称分类,每本书都是唯一的,反映出产品的品种多样性,并且多样性程度与标题数量成正比。当每一种名称的图书的市场份额十分接近时,那代表均衡度很高,也意味着多样性程度高。若每一名称的图书的内容之间相差越远,就表示差异度越高。

其次,按照类别将图书分类,例如文学类、旅游指南、教材教辅、漫画、艺术类等等。同样,品种多样性与类别数量成正比,每种图书的市场份额的比率代表均衡度,他们之间的差距反映差异度。

最后,按源语言分类。一个国家的译本数量和外文图书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化的开放程度,是衡量其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准。同理,多样性程度与译本的源语言种类数成正比,每种源语言图书的市场份额越接近,均衡度越高,差距越大,差异度越大。

当初步建立衡量图书文化多样性的思路坐标之后,有个因素不能被忽略,就是投放市场的图书的多样性与被读者购买的图书多样性之间存在差距,前者大于后者。有学者认为,产品的供给多样性应根据消费多样性来变化。然而,在文化产业内,通常企业都选择尽可能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多样性,使成功机率最大化。

理想的情况是,评估图书出版业的文化多样性应该依靠供给和消费的多样性,在三个层面(品种、均衡度和差异度),并至少有3种形式的分类(名称、类别、源语言),形成一个2×3×3的矩阵。然而,按这种矩阵完成对法国出版业文化多样性的评估是相当困难的,出于数据统计等各种现实原因,这项工作会出现各种变量,导致一定的误差。

品种多样性判定只是适用于分析书名和源语言。关于书名的供给多样性可以通过法国出版行业协会公布的年图书出版数量来衡量,但这其中包括新版书和再版书的数量。书名的消费多样性可根据公布消费的图书统计数量来衡量,但这只含网点零售和网络销售的数量,不包括出售给图书馆的部分。此外,根据现有的资料,法国将图书按源语言都分为“法语图书/英语图书/其他语言图书”3大类,但本文将按源语言进一步细分。

均衡度代表了市场集中度,可从图书名称、类别、源语言3方面考量。本文通过利用法国排名前10的畅销书发行量与前50名的发行量的比值来衡量均衡度,若比值越大,代表均衡度越低,则消费越集中,反之亦然。从类别和源语言方面衡量均衡度,则运用传统的赫芬达指数(HHI),分别计算了出版和销售的HHI数值,数值越大表示均衡度越低。然而,本文采用的源语言分析的样本数据仅源于对畅销书的统计,这并不能反应法国读者的普遍消费倾向。

差异度的评估显得较复杂。如果通过对比书名或内容来衡量图书之间的差异程度显然不具备可操作性,也不够客观。本文通过对一定时期里销售前50名的小说类和散文类图书畅销榜单中作者的数量和集中程度来衡量差异度,因为据相关资料显示2003年法国的前50名畅销小说占当年总图书销售的19%,可以一定程度上代表消费者的选择倾向,畅销作家越多代表图书差异度越大。从源语言的角度来衡量差异度时,需参照各种语言与法语之间的差距为准,印欧语系中的语言依次为德语、英语、丹麦语、西班牙语、希腊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荷兰语,它们与法语的差距逐渐递增。本文将一年内引进版权的各种外语图书,分别按其源语言和法语的差距求出语言差距的平均值,再结合各类语种的图书版权引进数量来衡量差异度。图书种类差异度则是将图书市场细分为“实用类”、“教材教辅”、 “文学新闻类”、 “少儿类”和“其它类”五个部分,再根据每年各大类图书的出版和销售情况来衡量种类差异程度。

2.法国出版业的文化多样性分析结果

运用上述理论框架,我们从图书名称、种类和源语言3方面,结合出版量和发行量的考虑,对1994年至2003年间法国图书出版市场的多样性演变状况进行分析。

Ⅰ.图书名称多样性分析

首先,从每年新版图书数据来看,从1994年的21472种到2003年的30963种,10年间共增长了30%,并且每年都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但这并不代表销售的情况,总体看来图书发行的总册数也成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涨幅远不及新版图书的增长。

其次,书名均衡度的测量以畅销书为代表。如数据所示,小说类图书中,销售前10名的占前50名的比率虽有波动,但总体略程下降趋势。然而在2004年,由于《达芬奇密码》的巨大成功,致使这个比率高达47%。散文类图书中虽然没有类似的案例,但集中趋势还是比较明显,从1998年34%增长到2004年的41.8%。

至于差异度,从多数畅销书出自少数作者来看,差异度较低。相关数据显示,1994年至2003年间,有91位作者至少1次出现在排名前20的小说畅销榜单中(总共200个席位),因此每位作者在这10年间平均出现2.2次,其中66.4%只出现过1次,并且只占30.4%的席位。有8位作者长期占据排行榜前20的位置,他们只占所有作者的8.7%,然而占据全部席位的35%。

10年间,出版的图书种类均衡度略微增长,HHI指数降了210点。这种图书出版种类多样性增强的趋势同时也反映出差异度的增强。虽然这期间每一类的图书都有所增长,但实用类图书(+51%)和少儿类图书(+85%)的增量尤为明显。实用类、少儿类和其他类图书的份额都有所增长,文学新闻类图书份额略微下降,而教材教辅则是全面下降。虽然教材教辅类图书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但绝对数量仍在增加,这样会导致出版商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从发行的数据看,除了教材教辅类图书有所波动外,其它4类图书的发行量都是逐步增长。然而这种不同程度的增长并未造成明显的集中(HHI指数10年间值降低107点),似乎在销售过程中,各类图书的市场份额又趋于均衡。少儿类图书的市场份额增加9%,其它类图书增长0.1%,另外3类都有所降低。文学新闻类图书虽降低3.4%的市场份额,但仍占图书市场主体,教材教辅类图书的市场份额则明显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图书市场的需求种类的均衡度明显高于供给种类。问题主要出现在教材教辅类图书,2003年出版的教材教辅占当年所有的36.9%,而销售的却只占24.7%。而文学新闻类图书则占24.7%的出版份额,最后的销售份额有29%。另外实用类和少儿类的图书也存在出版份额小于销售份额的情况。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具有天然的均衡调节作用。

Ⅲ.图书源语言的多样性分析

从出版的角度,图书出版的品种多样性是根据引进版权的外语图书的语种数量来衡量的,从1997年的23种增加到1998年的34种,而后又降到2003年的29种。均衡度则是通过观察每年版权引进的图书品种数在总体出版的图书品种数所占的比重的变化来衡量。1997年至2003年间,该比率的变化显得不稳定,2000年最低,而1998年和2002年尤为高。7年间,引进版权的图书品种平均下降了23%,所占的市场份额下降得更加明显,而法国的图书总体市场却是在不断扩大。因此这种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若将目光聚焦到文学图书的版权引进,有几点值得注意。2003年,文学类版权引进的品种数占所有引进类的48%,却只占当年所有文学图书品种的10%,比1997年的15.6%有所下降。

品种的整体下降趋势随着引进的各种源语言图书的均衡发展有所抵消。虽然外语版权引进的图书种类总体下降,但许多语种的图书版权引进有所增加,如德语、丹麦语、西班牙语等。HHI值起伏不定,但总体有所下降,代表源语言多样性随着各语种图书版权的平衡发展,其均衡度趋于上升。此外,英语类图书的引进品种在1997年至2002年间明显下降,2003年又略微回跳。在其下降期间,其它类语言的图书引进品种明显增多,由此适当降低英语图书的主导地位,必然增加源语言多样性的程度。2002年的情况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当年的英语图书版权只占所有引进版权的36%,源语言种类高达42,增加了印尼文、波斯尼亚语、高棉语、泰米尔语、拉脱维亚语的图书版权。

引进图书版权的源语言与法语的平均语言差距成为观察差异变化的重要指标。它从1997年的701.5下降到2003年的520,降幅较大代表差异性减小。这主要是因为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图书版权引进增多,这些语言与法语的差异较小。而离印欧语系较远的如汉语、日语等亚洲语言的图书版权引进则十分稀少。由此反映了法国对世界的开放程度有待提高。

3.结论

文化多样性是个多层面的概念,因此文化多样性分析法也具有多层性,3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并不能代表其它两个因素必然会有相同的变化,还有可能朝着相反的方向改变。图书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核心领域,具有与其他文化领域不同的特性,因此也不能生搬硬套其他领域的多样性分析法。

通过上文分析,虽然不能对法国图书产业是否具有多样性或法国出版政策是否顺应文化多样性下定论,但为图书出版业的多样性评估提供了初步指导方法。并且可以肯定的是,将多样性中的3个属性(品种、均衡度、差异度),与图书出版业的类分法(名称、类别、源语言),以及出版和发行情况相结合的立体分析,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并可以延续思路进一步细分图书市场,做更深层次的分析。可以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分析层面可以扩大到地区人口数量、读者受教育程度、具体语言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集中程度等;另一方面继续完善这种评估工具,使它成为为提高文化多样性政策制定具体措施的决策工具。

标签:;  ;  ;  ;  

从法国图书出版业看文化多样性政策的实施_文化多样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