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农田水利工程已成为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节水灌溉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实现高效节水灌溉需要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发挥出水资源的最大作用,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强对生物技术的合理使用、引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都是农田水利工程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重要思路。将农业规模化和区域化融合发展,可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供保障。
关键词: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引言
高效节水灌溉是对土渠输水和地表漫灌之外的所有的输水和灌水方式的统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灌溉用水量非常大,但是目前我国水资源紧缺,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节约用水,采用高效节水灌溉的方式充分利用水资源。高效节水灌溉,不仅能更好地确保农作物的生产,同时方便操作,适合进一步推广。高效节水灌溉不仅能够促进农业发展,还能确保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控制成本,保证劳动生产力,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
1建立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体系的积极意义分析
在我国社会经济过程中,农业处于基础地位,只有发展好农业,才能为我国其他各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近些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同时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希望能够促进农业质量和产量的提升。建立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体系能够大幅度地提升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长期以来,我国为了发展经济在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使得我国农业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构建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体系既是实现农业增产丰收的重要举措,同时在生态问题解决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用水多来源于地下水、地面水和净化后的生活污水,水资源消耗量巨大,因此有必要建立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体系。
2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
农田水利工程中,人们将水渠输水和地表漫灌之外的所有输、送水方式称为高效节水灌溉。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高效节水灌溉在灌溉效率、质量及水资源节约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故而其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然而在应用过程中,高效节水灌溉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其具体表现如下:第一,高效节水灌溉的落实需要进行规范化、合理化的工程设计,而设计过程需要以基本的地质勘测为基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的水质情况、土壤情况及种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勘察过程的不具体、不完善造成节水灌溉设计的不合理,影响了水利灌溉质量的提升。第二,在应用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的养护得不到有力的管理,较为滞后的养护和维修对其灌溉过程造成了极大阻碍。第三,在部分灌溉区域,规模化、集约化、种类丰富化的种植模式制约了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且不利于灌溉区域经济收入的增加。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3.1细化地质勘测,做好节水设计
系统化、规范化的地质勘察是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基础。当前环境下,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使得农村基础环境发生重大改变:一方面,部分农业区土壤盐渍化严重,且存在水质污染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上,种植的种类与结构不断丰富。基础环境的改变对农田水利的高效节水灌溉会造成一定影响。要确保节水灌溉应用合理,水利工作人员就应对灌溉区域进行细致的勘察,确保对农业发展区一手资料的科学合理掌握。一般情况下,水质情况、土壤情况、种植结构、植被覆盖率、基础设施等都是农田水利项目高效节水灌溉前期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设计技术,在国家水利建设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高效节水灌溉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设计应把控以下要点:其一,实现农田水利建设与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协调是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设计过程中,水利工程设计人员既要保证基础节水设施的科学化,又要注重工程效益的最大化。其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系统应用是整个设计的关键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确保灌溉技术的设计科学合理,才能为高效化、节水化灌溉奠定基础。其三,做好高效节水灌溉辅助设施的规范,同时对维修保养的周期进行规范化设计,确保节水设施应用周期的延长。其四,合理设计高效节水灌溉宣传推广的实施,为后期农田水利工程的实践奠定基础。
3.2实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了保证灌溉效率,必须确保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因此在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之前,需要根据水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考察,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勘察设计,重点分析水资源的配置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充分利用水资源。
3.3加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建立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在促进当地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促进周边乡镇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进行。而有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了解当地的水资源情况,首先在严重缺水的地区进行建设,缓解当地的水资源危机,高效进行农业灌溉,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其他地区起带头示范作用。
3.4引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引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也是农田水利工程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重要思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节约水资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农田水利工程应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并且有效节约水资源,以便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对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的需求。智能技术是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该技术将智能化的电子技术与生物学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对农作物实行实时监测。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能给农作物中水分含量、光照强度、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外界温度以及湿度等数据指标,而后利用自动化管理将监测获得的数据信息传送回计算机,由计算机根据实时数据信息作出指示。在这个智能灌溉的过程中,能够为农作物制定属于自己的种植档案。此外,3s技术也是目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之一,主要是利用遥感技术、卫星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信息技术。3s技术能够获取农作物生长的详细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提供水资源,实现科学灌溉,既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又能够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3.5加强节水灌溉管理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初,应明确灌溉规模,做好调查工作,了解周围的农田灌溉需求量,加强水资源管理,确定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类型和规模。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则需要了解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选择适合当地农田灌溉需求的工程类型,并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工程建设。
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重视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实行高效节水灌溉措施,促进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发展,以多元化的机制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发展,不仅要在工程建设中加强监督和管理,还应引进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农业发展、节约水资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建利.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居舍,2018(34):51+98.
[2]黄永福.浅论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及运行管理.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4):112+115.
[3]牟国生.浅析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问题.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9):114.
[4]周丙昌,陈文拥.集体林权改革背景下广东省河源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探讨.北京农业,2019,(12):94-95.
[5]盛文秀,何晨曦.关于向社会购买林业有害生物飞机防治服务的调研报告.当代农村财经,2018,(1):18-20.
论文作者:田浩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2
标签:高效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论文; 水资源论文; 农业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