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对策论文_孙影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对策论文_孙影

丰县中阳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徐州丰县 221700

摘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也得到了重点关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对工程建设资金及其使用情况进行管控的重要方式,对工程质量及工程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不过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工程建设中经常存在超预算的情况,为此,有必要对超预算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以加强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预算原因;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以工程造价预算为依据开展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避免资金的不合理利用、减少资金浪费。不过目前因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频繁出现。为此,应加大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的探究力度,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管控措施,从而确保工程资金波动的合理性,保证工程建设的经济价值。

1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预算是在施工前,运用合理方式对工程建设所需资金实行推算的一种方式,这是开展工程成本管控的重要依据。不过在造价预算编制中,因计算方法不合理、准确性偏低或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际造价与预算额度存在较大偏差进而出现超预算问题。为此,就需要开展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以实现资金的合理划分和使用,增大企业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2.1预算编制不合理

在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部分企业过于注重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忽略了预算管理重要性,使得施工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材料不合格、技术落实不到位等;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各项费用的确定与区域经济状况不符;招投标环节,企业为了获取项目建设资格,往往会压力预算报价,实际施工与设计内容严重不符。这些问题的出现降低了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增加了超预算问题的出现概率。

2.2设计变更

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设计变更会直接增加工程建设的施工费用,进而导致超预算问题的产生。而设计变更的出现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其一,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并未及时与建设单位和技术部门取得联系,对于图纸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项未进行及时的修正和完善,实际施工与设计要求不符,进而出现设计变更,造成一定的成本损耗。其二,预算编制中,编制人员并未考虑设计变更,事情出现时,增加了资金的成本消耗,出现超预算问题。

2.3施工阶段造价控制重视力度较低

工程造价预算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过在工程造价管理开展中,大部分工作人员将重心放在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上,忽略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控,而施工阶段又是资金使用较多的环节,一旦造价控制不合理,很容易增加资金成本的支出概率,在最终核算时出现超预算的情况。另外,由于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施工内容较为繁杂,如果造价管理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就会使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被发现,问题的增加及影响的扩大,会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引发超预算问题。

2.4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是推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一旦预算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规范标准不符,将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增加超预算问题的出现概率。在现阶段工程建设中,预算管理人员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经验积累的不同,在开展预算编制时难免会存在差异,再加上我国缺少预算编制的管理条例,超预算问题只增不减。同时,预算人员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对过往工程情况实行考察,仅依靠相关单位提供的书面材料和以往工作经历完成预算编制,最终导致编制的预算数据和实际情况出现差异。

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管控措施

3.1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在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和方式,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一是在预算编制中,要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及现场勘查数据,分析工程项目建设的相关内容,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措施,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是完善施工设计要点,并对设计内容及资料予以详细了解与整合,明确市场发展趋势,合理制定收费保准,避免超预算问题的出现。

三是加大预算编制的监督管控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政策,确保预算编制的标准性、规范性。

四是整合预算编制流程,注重所需参数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加大工程造价管控力度,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3.2严格控制设计变更,降低设计变更影响

有效控制工程建设中设计变更,加强设计变更及签证的审核,能够减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出现,进而降低资金损耗,维护工程建设效益。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与各部门实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和改善,确保其与工程建设要求相符,避免实际作业中设计变更的出现,减少超预算问题。另外,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需检查设计图纸,处理可能变更的设计。

3.3加强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上文曾提到过,工程实施阶段会产生较大的资金流动,如不能对其实行有效管控,就会直接影响资金利用率,增加损失和浪费的形成。所以加强该阶段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根据以往经验总结了解到,工程实施阶段,产生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受到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际施工无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增加了资金成本的损耗。且该因素无法利用人力予以合理管控;二是人为因素影响,如决策失误、技术限制、合同变更等。

基于此,在开展工程造价控制时,采用的主要措施有:首先,在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人员要将工作重心放在合同造价预算的落实实施上,并安排专人对其进行检查,避免超支情况的出现。工程合同造价预算的落实包括与阶段审核、签证及监督制度落实、价格计算、结算程序规划等。

其次,材料价格的把控。一方面要按照工程建设要求、进度要求开展材料采购活动,减少资金浪费;另一方面对材料用量实行管控,避免超量现象的发生,增加成本支出。另外,确保所采购材料的价格与其自身质量成正比关系,在资金消耗最小的情况下,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果。

再次,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注重其准确性、及时性,从而推动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减少工期延误造成的经济损失。

最后,准确计算施工阶段的工程量,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若不可避免出现超预算的情况,相关人员应当及时将超预算情况予以上报,并在有关部门与人员的协作下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3.4完善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避免工程建设中超预算问题的出现,需要完善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教育,通过不同培训活动丰富预算管理人员自身的知识储备,完善技术水平,且强化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要深入了解工程设计、材料购买、施工工艺等各类建筑工程基本知识。

3.5重视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

对施工现场实行严格监督和管理也是避免超预算问题产生的关键。企业应当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并严格审核施工图纸,根据施工时间及进度要求对工程预算予以调整,及时解决图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加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合理性。另外,加大对施工材料成本的管控力度,对材料质量、使用用量实行严格把控,从而降低材料损耗,强化工程造价控制效果。

4结束语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具体落实中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和考虑,以此加强资金运用的合理性,减少资金浪费,进而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帅.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居业.2019(06)

[2]胡爱平.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5).

论文作者:孙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对策论文_孙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