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山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现状及对策_中学生论文

边远山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现状及对策_中学生论文

边远山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现状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对策论文,现状及论文,山区论文,课外阅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加强边远山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1.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

课外阅读的对象是各类书刊文献及有关资料,这些读物纵横古今中外,浩如烟海,记述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因而阅读就是从人类几千年来所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智慧中,从反映当今世界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不同民族人们的生存发展、竞争抗衡的材料中,获取信息知识,吸收丰富的营养。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营养;了解文化的历史脉络,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开阔文化视野,尊重多样文化形态;增长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广泛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边远山区的学生,交通闭塞,信息不灵通(据本人了解还有30%的家里没有电视),见识少,视野很不开阔,若想凭借课内所学的“沧海一粟”而“以不变应万变”,那无异是井蛙之思。所以,边远山区的学生,惟有靠课外广泛的涉猎,才能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书读得多了,接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多,自然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领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2.课外阅读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有研究者指出:“在许多场合下,特别是在教育活动中,成功的智力操作显然是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如果缺乏这种能力,那是一种巨大的障碍,因为阅读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

阅读能训练思维、发展智力。阅读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阅读的进程是一个思维的进程,一个人在认真阅读时,要不停地思索、想象、判断和推理,既要领悟词义,理解语句的含义,又要批判地思考文本的内容观点,还要将新发现的知识与大脑里已有的知识、文本中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比较。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都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3.课外阅读能陶冶学生的品行、健全人格

中学生生活在学校、家庭,也生活在社会,形形色色不健康的思想必然会渗透到他们的精神生活中去。要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提高他们的抗“腐蚀”能力,教师就有必要指导学生阅读思想进步的书报。优秀的课外阅读犹如甘醇的美酒,品之让人陶醉。徜徉书海,随文而喜因文而悲,或微笑默叹,或伤心啜泣,或横眉怒目。读毛泽东的诗词,去品味“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革命豪情;读李清照的词,去领略“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的婉约情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去感受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读《百科知识大全》,去认识天文地理……让书报中英雄志士形象感染他们,让他们从中学习先进人物的思想品德,从中吸取精神营养,让他们的品行在阅读中升华,人格在阅读中健全。

二、当前边远山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笔者所在地区——江华瑶族自治县是典型的边远山区(贫困地区),23所初中,只有一所在城镇,其余全属农村中学,课外阅读情况很不好。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个要求的学校,还不到10%,主要表现和造成的原因是:

1.阅读条件差,图书少而老。学校图书室的大部分图书是20世纪90年代为了应付“两基”达标验收而购进的书,有些是书店积压的,这些图书,多数内容显得老化,可读性不强。并且图书还不多,全县20多所初中,藏书达1万册的学校不到5所,个别学校甚至没有阅览室。另外,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要学生自己买课外书来读是不可能的。

2.从整个教育来看,应试教育的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家长、教师都不重视课外阅读,只注重课本练习。部分语文教师很少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科之间更是缺乏渗透意识,自然学科教师不支持学生课外阅读,不准课外读物进入教室,认为课外阅读是费时耗力,会影响升学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生的积极性。

3.大部分学校的图书管理员都是兼职教师,或差不多退休的教师,或领导的家属,图书管理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学生上课时他在家洗衣种菜,学生课外活动时他也要按时下班,回家做饭,不给学生借书的时间和机会,不积极配合学生的课外阅读。

4.瑶山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少,在学校寄宿的学生每天上七八节课,有做不完的作业,老师没有安排阅读课,周末要回家,来回刚好两天,算起来没有时间课外阅读。至于寒暑假,学生居住在边远山区,根本无课外书可读。大多数学生每星期用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平均不足一小时。

5.学校领导不重视,学校经费困难。有的学校教学计划中没有安排开展读书活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也缺少激励机制,读不读、读多读少、读好读差基本放任自流。有的学校几年不添一本新书,每年也不订供学生看的报刊,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材料。

三、加强边远山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1.学校领导重视,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每年购买一定数量的新书,订一些报刊;办好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有条件的学校要上宽带网,办好电子图书室;每年开展一两次读书活动;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定期按时开放图书阅览室;争取慈善基金会捐献书籍。另外,上级政府每年可以给边远地区的学校赠送书籍。

2.教师、家长更新观念。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阅读为主,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进行课外阅读,或提前完成教学任务,用一定的课时,采用集中阅读方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阅读自己准备好的书籍。寒暑假要安排学生适当看一些好的课外书。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关键。培养阅读兴趣,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在主动走向文本之前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心理期待,引导和培育学生阅读的内动力,使他们的内心一开始就呈现渴望的状态,把阅读行为转化为自我内驱力——主动阅读,让学生投入到一种自由自主自觉的课外阅读活动中。在阅读的初始阶段给学生权利去选择喜爱的阅读篇目,教师不要越俎代庖,随意指定,但可以引导学生首先从散文、短篇小说入手,先阅读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童话、寓言等作品,再到长篇小说,让学生不断地“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4.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是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指导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阅读时要进入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影视,细细品味,在阅读中求知,在阅读中明理,在阅读中知情,在阅读中达意。通过领会作品中所展示的意境,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充分运用联想的翅膀去体验,去感悟。

(2)把握阅读角度,选择精读略读。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读细研。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具体地讲,名家精品,精彩篇章,重要文献要咬文嚼字、深思广虑的精读;欣赏性的作品多用“观其大意”的略读法和“一目十行”的泛读法。精读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略读泛读是为了博览群书。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阅读,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画。阅读应把握角度,如读报刊旨在获取国内外最新信息;读史传旨在汲取历史经验;读应用文旨在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渎诗歌在于品味精粹韵语的深层意蕴;读小说在于领悟人物形象的审美内涵;读剧本在于探求角色对话和性格冲突,激起情思的共鸣,使精神得以愉悦,人格得以升华。

(3)随时摘录。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把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精彩优美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或者做成卡片,把自己在阅读中深切的感悟写成日记,或读书心得体会。也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崇拜的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文学家的事迹,整理成文章。广撷博采并内化吸收,学以致用。学生在阅读中练笔,用练笔促进阅读,既可以积累很多的写作素材,又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5.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课外读物浩如烟海,认真选择读物就成为课外阅读的第一策略。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盲目的阅读,效果会大打折扣。课外阅读只有读好的书籍才能学到有用的东西。因此,向学生们推荐相应的读物就成了教师责无旁贷的事。一般地说,推荐读物可以参考《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需要来推荐读物:

(1)推荐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如:课内学习了《少年闰土》,课外则推荐阅读《故乡》,课内学习了《范进中举》,课外则推荐阅读《儒林外史》等。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

(2)推荐介绍革命领袖、名人、英雄人物的传记(本地区的更好)。这些读物可以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革命领袖、名人和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学习他们的高贵品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如《毛泽东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等书籍。

(3)推荐具有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风貌、反映祖国的历史面貌和大好河山的读物,如《儿童文学》《青年文摘》等刊物中登载的优秀文章,《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等书籍。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电视播放热点向学生推荐读物,如《西游记》《水浒传》《汉武大帝》等。

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具有正义感、爱好和平、拥有爱心和温情的报刊杂志书籍,尤其要引导学生与那些作为人类良知的代表者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鲁迅、曹禺、巴金等大师对话,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起他们对人的终极关怀,奠定坚实的人文底蕴。倘若通过课外阅读,让每一个学生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那么便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实现了阅读的终极价值。

6.开展阅读活动,搞好阅读评价。学生可互相交流阅读情况,定期交流阅读笔记,也可以办阅读专栏,举行课外知识竞赛等活动,做到“读——说——抄——写——讲”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需要老师的赏识评价、激励表扬,这样才会有兴趣去阅读。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应定期检查评价,及时表扬,每期评出“课外阅读之星”,并给予奖励。

标签:;  ;  ;  ;  

边远山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现状及对策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