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报刊亭的处理研究——基于巴黎报刊亭的运用分析论文_樊浩南 金美罗

城市报刊亭的处理研究——基于巴黎报刊亭的运用分析论文_樊浩南 金美罗

(沈阳城市学院)

摘要:城市的报刊亭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普通老百姓日常文化生活的来源。但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再加之城市的基本建设,城市报刊亭面临着去留问题。本文基于巴黎报刊亭的运用,探讨了我国城市报刊亭到底应如何处理。

关键词:城市报刊亭;处理;巴黎报刊亭

城市报刊亭,被称为“文化生活的神经末梢”、“社会生活的感情驿站”。城市报刊亭一直以来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从报刊亭买一份报纸,买一份自己喜欢的杂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消遣放松的一部分。但一些“退路进店,还路于民”、“影响市容,亟须整治”的政策让报刊亭的去留成为了一个问题。

一、城市报刊亭历史与现状

说到城市报刊亭的历史,其实要追溯到民国了,大家从影视剧上常常能看到一些小孩喊着号外号外来贩卖报纸,甚至还有卖报的小行家的著名儿歌。后来随着一系列的历史进程发展,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报摊儿再次出现。由于当时有限的经济条件,报摊儿只卖一些报纸,五分钱一份,销量惊人。因为那时连电视还没有普及,人们的娱乐生活少的可怜,报纸便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份消遣,一种放松方式。当报摊儿生意越来越好的时候,有人将摊位搬进了邮政报刊亭,正式的报刊亭终于出现了。后来在城市市容整顿中,报摊儿全部被取缔,由报刊亭统一售卖报刊。报刊亭的发展越来越迅猛,受到人民的欢迎,报刊亭的建设也得到了中央领导、中宣部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2009-2012年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报刊行业的发展迎来了高潮,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互联网就像一场大爆炸一样迅速改变了人们懂得生活。手机、电脑对人们生活的改变无疑是巨大的。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增多了。互联网的实时性、共享性和便捷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也为报刊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

从纸质媒体到电子屏幕,从实体书店到虚拟网站,从深度阅读到碎片化阅读,信息的获取越来越便利,报刊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微不足道。再加上对城市市容的整顿,很多报刊亭;已经被强制拆除。目前就我所生活的城市来看,传统报刊亭几乎消失匿迹,还仅存的报刊亭也早已无人经营,只剩下一个孤单的小亭子迟早面临被拆除的命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如今这个时代,报刊亭到底还应不应该继续存在呢?

二、巴黎报刊亭的处理

走在巴黎街头,你不光会感叹建筑精美、保存完好,就连小小的报刊亭,也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是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艺术品,它们散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香榭丽大街上,卢浮宫门口,塞纳河左岸,街角处,地铁口,装点着着个城市,丰富着这个城市的街头文化。在巴黎,报刊亭并没有遭到取缔,反而作为一种文化受当地政府的保护,巴黎的报刊亭正如这座城市一样,透漏着历史与浪漫的气息。这里的报刊亭与街景融为一体,复古气息十分浓厚,整齐有序,甚至是可以说是巴黎一抹抹亮丽的景色。巴黎政府也没有就此满足现状,在保留改造现有报刊亭的基础上,为了响应市民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报刊亭的建造材料都使用可回收的材料,巴黎政府甚至还在尝试装配风力发电设施或太阳能板的环保报刊亭。报刊亭在巴黎更是一种情怀,是巴黎文化的一种象征,从这方面来讲,它本身售卖商品的功能反倒减弱了不少。它是巴黎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悠久历史的象征。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灵魂,人们在报刊亭前碰面聊天,报刊亭在巴黎人民心中早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我国城市报刊亭如何处理

基于对巴黎报刊亭的处理与研究,我国城市报刊亭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呢?首先,我个人认为,城市报刊亭不应该被取缔。帕特里克•格迪斯说过:“每个城市都不只是空间里存在的一处地方,更是时光中上映的一幕话剧。”我们的城市不仅仅是高楼大厦堆砌起来的水泥森林,而是一座鲜活的,富有人文情怀的家园,报刊亭不只是销售报刊的工具,更是见证城市历史的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城市的文脉。

在两会上,政协委员白岩松关于“将报刊亭升级为城市报刊文化亭”的提案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在历史过程中,人们已经习惯了报刊亭的存在,它也是城市文化、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我更倾向于对于城市报刊亭,我们要整改,但绝不是取缔,而是一种升级保留。可以增加报刊亭的功能,提高他的综合性,例如将报刊亭与电话亭整合到一起,在报刊亭中设置快递接收点等,这样不仅合理利用了报刊亭的空间,也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吸取了巴黎报刊亭的建设,又结合了我国城市对市容的要求,那么,可不可以通过对报刊亭进行统一的简单的装修改造,让报刊亭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成为城市的文化代表呢?这样既解决了以往报刊亭会对市容造成影响的问题,又满足了人们对报刊亭的需求。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仍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对城市的公共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四、总结

报刊亭是一个个有温度的建筑,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我们在一座城市生存,并不仅仅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更是因为我们在这座城市中能找到一个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熟悉和期待的东西。小小报刊亭会给人们带来温暖与归属感,因为它与人们没有距离,能给人们带来一份宽慰。报刊亭代表着城市的文化,传递着城市的温度,它不应该消失。

参考文献

《报刊亭如何承载城市文脉》 人民日报 2015年3月6日 吕晓勋。

论文作者:樊浩南 金美罗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城市报刊亭的处理研究——基于巴黎报刊亭的运用分析论文_樊浩南 金美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