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小儿呼吸病治疗的护理论文_李秀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小儿呼吸病治疗的护理论文_李秀春

摘要:尽管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诸多的优点,能够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出现其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随着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普及,这项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务人员及家属的认可,为保证治疗效果,我们对小儿进行了心理和医疗护理,我院自2019年对小儿开展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为顺利完成治疗,我们对小儿进行了心理和医疗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小儿;护理

在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空气压缩泵等雾化装置将药液吹散成细小的雾粒,经过鼻或者是口将悬浮在空气中的雾粒吸入,从而发挥良好的抗炎、解痉、祛痰、湿化呼吸道黏膜的作用,由于雾化吸入治疗具有此诸多的作用与优点,使得其成为临床上一种重要的全身辅助治疗手段。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小儿雾化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小、应用方便、定位准确、作用迅速、药物应用剂量少等诸多的有点,这使得其在儿科患者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我科呼吸病房应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的住院患儿138例。其中男76例,女62例;1岁以内56例,1~3岁53例,3~14岁29例;支气管哮喘23例,支气管肺炎37例,喘息性支气管炎31例,毛细支气管炎47例。

2.雾化方法

使用德国百瑞公司生产的PARI BOY038型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器和一次性面罩,雾化液为博利康尼溶液和普米克令舒,遵医嘱配成2~3ml药液雾化,2次/d,每次3~5min。

3.结果

顺利完成雾化治疗128例,中途停止雾化治疗9例,治疗依从性为93.1%。经过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室温18℃~22℃、湿度50%~60%,病房内光线充足,室内开窗通风换气,使患儿能得到充分休息。

2.心理护理

向家长宣传有关雾化吸入治疗的使用原理、所用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对<1岁的患儿,我们先教会家长使用,尔后,家长抱着患儿坐好,手持雾化面罩在患儿面前晃动,诱发他们用手来抓,而后顺势放到其口鼻处,打开雾化开关。有些患儿爱听音乐,可同时播放一段音乐给他们听。少数不合作者,嘱其家长在患儿睡着后抱来雾化。对1~3岁患儿,我们激发其正性行为,让合作的患儿做示范,引发其好奇心和兴趣,鼓励他们主动独立地干自己的事,随即按下开关进行雾化。多数患儿第二次就能很好地配合。对3岁以上患儿,除激发其正性行为外,我们多让其做示范者,满足其荣耀感,使他们有做大哥哥大姐姐的骄傲,帮助其他儿童配合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儿在雾化治疗时的依从性都比较低,为了有效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结合其年龄特点,为其准备色彩鲜艳的图画或者是其感兴趣的声音、卡通动画等来分散其注意力,从而有效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3.合理配制雾化液

有学者在相关研究中指出,主张应用浓度为0.45%的氯化钠作为雾化吸入药剂配制的稀释剂,这主要是因为等渗生理盐水在进入到呼吸道当中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蒸发水分,从而变成高渗溶液,氯化钠在气管壁上的沉积会对纤毛运动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的痰液变稠,咳出难度加大。因此,在开展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工作的过程中,配制雾化液时所选择的稀释剂的浓度不易过大。

4.对雾量合理调节

在开展小儿雾化吸入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要能够对空气压缩泵雾量合理控制,可以先从小雾量开始,在患儿的气道适应一段时间之后,再逐渐增加雾化量,其中(4~6)L/min高流量所产生的雾量适中,并且整体的吸入时间合理,在临床应用中患儿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尤其是在氧气面罩雾化吸入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5.雾化治疗时保持正确的体位

为患儿选择合适的体位,对于保证其治疗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开展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指导患儿保持坐位或者是半坐位,有利于保证雾滴的快速准确性,同时促使足量的雾滴达到肺、气道等部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6.对雾化时间合理安排

通常情况下,临床上的小儿雾化吸入的治疗频次是每天2到3次,每次治疗的时间为5到15分钟,强调每次雾化吸入治疗的间隔时间要能够达到4小时以上。有学者为小儿雾化吸入护理工作提出这样的建议:在开展雾化吸入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嘱开展操作,对患儿的痰液性状开展综合分析,从而对其具体的雾化吸入治疗时间酌情调整。也有学者提出了间歇性雾化吸入的护理方案,也就是在患儿雾化吸入3到5分钟之后,再间歇5到10分钟,通过与传统的雾化吸入方案比较发现,这种间歇性的雾化吸入方案能够明显的减少患儿的喘憋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其血氧饱和度。

三、讨论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作为辅助治疗已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操作不当或具体工作中的疏忽常使这一治疗手段不能发挥其优势,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我们在治疗中发现空气压缩泵的正确安装使用;患儿的体位;药物的全吸入;雾化的适度;改善气道;雾化后处理;对患儿的 心理疏导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患儿情绪反应突出、强烈,对医院的环境、医护人员、医疗设备等均可产生恐惧。年龄稍大些的患儿对疾病后果有所认识,可加重恐惧和焦虑程度。因此,儿科护士要了解儿童心理特点,通过游戏、交谈等方式使患儿尽快熟悉医疗环境;对儿童要多加鼓励,不要训斥,保护儿童的自尊心,成为儿童的贴心人;可利用儿童的好学心理进行启发诱导,以取得他们在治疗上的配合;针对儿童的模仿心理,在病区内树立配合治疗、顺从医嘱的患儿典型,通过个别带动整体。我院对138例应用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的小儿进行了心理及医疗护理,治疗依从性高达93.1%。说明为了使小儿顺利完成空气压缩泵的雾化治疗,适当的心理及医疗护理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孙淑贞,杨文东,李召芳.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8,9(2):493-495.

[2]陈领,陈素娟.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81-83.

[3]孙丽,杨泽卫,张丽华.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云南医药,2015,36(2):246-247.

论文作者:李秀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5

标签:;  ;  ;  ;  ;  ;  ;  ;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小儿呼吸病治疗的护理论文_李秀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