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措施论文_张艳新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措施论文_张艳新

张艳新

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人民医院8444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目前医院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病人的营养支持,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尽可能的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探讨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采用的方法为,将选择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选择的观察对象是74例外科手术急者,将急者分为两组,常规组37例急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康复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以营养支持为主的康复护理干预,并比对与观察两组急者的住院时间。得出的结果是。两者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康复组的住院时间(16.89±5.46)d明显短于常规组(27.53±8.41)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对外科病人实施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对于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促进作用,能有效减少患者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将其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外科;营养支持;康复护理;措施

营养支持是指根据患者的营养情况,通过静脉与消化道的途径对患者的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以减少患者的营养不良清况,并且对于患者的组织修复与生理功能调节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科病人在手术后的营养情况直接关系手术的耐受性与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本文主要针对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干预进行分析与探讨,下面是详细的资料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的这次研究,选择了74例外科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在近两年,根据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常规组与康复组。常规组37例患者中,男性为20例,女性为17例,年龄范围在33-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13±4.31)岁,其中术前营养不良患者为8例;康复组37例患者中,男性为21例,女性为16例,年龄范围在32-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03±4.53)岁,其中术前营养不良患者为9例。通过比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进行预防感染与定时翻身等临床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组患者反复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营养支持干预:在手术后需要加强对患者进行营养护理,由于患者在遭受创伤后应激反应会使血糖增高,致使患者的脑水肿现象加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针对的为患者补充营养,包括蛋白质、能量的补充,有效降低患者的机体损耗;对于治疗后不能通过口进食的患者,应该以高维生素、高蛋白的流食为主,不断提升患者的体质;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对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及时的改善与调整营养搭配与食用量。(2)呼吸道干预:及时对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清醒的患者,应该予以咳痰指导,通过拍背的方法帮助患者将痰液排出;对于未清醒的患者,应该采取气管插管的方法,使用雾化吸入的设备帮助患者将体内的痰液排出;对于舌根后坠的患者,应该采取提高下颚的方法,防止因舌根后坠阻碍患者正常的呼吸。(3)心理指导干预:患者在手术后对于愈后的恢复有一定的担心,担心在手术后对生活与工作是否有影响,并产生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尽早进行生活的自理,为患者普及相关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与护理方法等,让患者树立治疗成功的信心。另外,在术后护理人员还应该帮助患者制定相关的康复训练计划,例如肢体训练,指导患者定时做相关的肢体训练与肌肉按摩,同时结合高压氧治疗与针灸等方法,以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1.3 观察指标

对常规组与康复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性进行详细的观察与比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康复组的住院时间(16.89±5.46) d明显短于常规组(27.53±8.41) 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外科患肢在手术后均有营养下降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伤口愈合,而外科手术病人护理中实施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营养不良的现象,在临床治疗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应该根据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进行制定,临床上对于营养的评价是营养支持与治疗效果的判断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检查、营养摄入健康以及实验室检查等调查评估。外科患者在手术后第3天,蛋白质与能量会迅速下降,因此需要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在手术后及时补充蛋白质与能力,有效满足外科患者在手术后的营养需求,并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

外科患者代谢变化,早期主要表现为应激所引起的营养不良,之后以应激加饥饿引起的营养不良为主。因手术、外伤、感染等应激反应,患者长时间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消耗了体内大量的营养物质。胃肠道多为累及的原发疾病部位,同时也是应激后最容易受损的中心器官,胃肠道病变引起患者无法通过消化道摄人足够的营养物质。随着疾病的发展,大量消耗营养物质但是没有得到足够、及时的补充,就会引起营养不良,不但体内脂肪大量消耗,而且体内储存的糖原及脏器的功能和结构也受到损伤。因而,外科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几率相对极高,发生率可达到20%-50%。对外科患者来说,营养状态至关重要,通过研究指出,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清况的胃癌及食管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几率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康复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科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取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为患者带来优质的护理服务,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孔春兰,包新慈.胃癌伴糖尿病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22(2):127-128.

[2]张爱萍.外科患者手术后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现代v断与治疗,2015,26(21):5029-5030.

论文作者:张艳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措施论文_张艳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