巯甲丙脯酸致少见不良反应2例报道论文_梁晓红

巯甲丙脯酸致少见不良反应2例报道论文_梁晓红

太原理工大学校医院

巯甲丙脯酸(卡托普利.CTP)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最常见不良反应为干咳。少数患者因不耐受而停药。现将笔者临床工作中所见,少见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例1,男,45岁。因原发性高血压于2014-3起服用CTP 25㎎,每日3次,2W后出现腹泻,一日3~4次,呈黄色稀便,未见肉眼脓血,不伴腹痛、发热及其他症状,便常规化验正常,便潜血(-),服用诺氟沙星0.4,1日2次,地衣芽胞杆菌胶囊0.5,1日3次,用药3天,效果不佳。考虑CTP不良反应,遂停药2d,腹泻痊愈,再次用该药,又出现腹泻,停药后即恢复。

例2,男,67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塞于2014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服用CTP 25㎎,每日3次,用药一月,做血常规检查,血白细胞由7.0×109/L降至2.9×109/L,遂停用该药,服用维生素B4、鲨肝醇等1-2W,白细胞恢复至正常范围。

讨论:巯甲丙脯酸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广泛应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肾病及糖尿病性肾病。该药对大多数患者安全、有效、可耐受。较常见副作用为干咳、皮疹、头痛等。例1患者服药后出现腹泻,考虑与其对肠道的双极作用有关,小剂量可增加对水、电解质的吸收致便秘,较大剂量可通过前列腺素抑制水电解质的吸收,使肠道蠕动增加引起腹泻。例2系应用CTP引起白细胞减少,因较轻且早期发现并及时停药加回升白细胞药后逐渐好转。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副作用分为两类,一类是因分子结构中的巯基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如皮疹、口腔溃疡等;另一类是通过抑制ACEI的共同机制引起的,如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低血压等。本文报道两例患者不良反应属较少见的。

尽管巯甲丙脯酸不良反应发生率非常低,但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其少见不良反应,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作者简介:梁晓红,女,1970年6月生,主治医师,太原理工大学医院,(030024)

论文作者:梁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  ;  ;  ;  ;  ;  ;  ;  

巯甲丙脯酸致少见不良反应2例报道论文_梁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