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检修方案探讨论文_姜良庆1,亓瑞耀2

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检修方案探讨论文_姜良庆1,亓瑞耀2

(1.济南园林集团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2. 临沂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电力设备检修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而将全寿命周期成本概念引入至电力设备检修中,对于提高电力设备检修效率,降低检修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在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并以具体算例为例,着重围绕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的检修方案进行简要分析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理论参考。

关键词: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检修方案

引言

经历了十一五、十二五大规模的电力基础设施投资之后,我国电力设备资产规模迅速扩大,电力装备制造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传统的电力设备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电力企业现阶段对电力设备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双重需求,本文简要介绍了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管理的基本理论,着重阐述了全寿命周期管理在电力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和实施流程。

1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简析

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指对电力设备在使用寿命周期内的安装、使用、维护等内容进行系统化规划和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将从电力企业经营效益和投资回收角度展开管理活动,全寿命周期管理主要考虑企业的资金投入和盈利情况,促使电力企业管理者从技术角度转变为从经济角度对设备进行管理。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对电力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管理者要对设备创造的经济价值和所消耗的资金成本展开综合性考量,从宏观视角出发思考电力设备的管理,并对企业的长期利益展开有效衡量,保证企业利益,维护电力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2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检修方案

2.1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问题求解算法

电力设备检修中常用的检修模式除基本的定期检修,即每一次大修周期当中小修次数均一致,同时还有另一种检修模式,在该种检修模式中,相邻两次电力设备检修时间间隔一致,但检修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对电力设备进行大修或是小修。针对前一种检修模式,在求解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问题时,只需通过使用枚举法便可以获得最优解,而在后一种检修模式中,因检修周期具有时间间隔相等的特点,因此每一次电力设备的检修类型、检修次数等均具有不确定性。通过参考相关研究资料,本文在对后一种检修模式下的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问题进行求解时,选择使用遗传算法进行最优解的求解。在该算法当中,首先通过采用枚举法列出电力设备的检修次数n,其中,N代表的便是最大枚举电力设备维修次数。在此基础上算法将会自动生成初始种群,此时需要进入到第i次迭代,其中,M代表的则是最大迭代次数。随后通过对当前种群求解适应度函数以及选择概率以此进行选择、交叉与变异操作,获得新个体后如果直接选择迭代结束,则保留该维修次数下的最优解,否则需要继续进行第i次迭代直至迭代彻底结束。此时通过对电力设备维修次数枚举结束与否进行判断,如果选择结束则需要对不同维修次数下的最优解进行比较,在将其作为整体最优解进行直接输出即可。如果判断维修次数枚举未结束,则需要重新利用枚举法列出电力设备检修系数并按照算法具体流程进行循环操作。

2.2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设备的采购费用和后期维护费用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设备供货商需要做好项目成本及风险的分析,此阶段是全生寿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项目的各个环节中要做好相应的成本管理,对项目的成本严格的控制,同时对项目制定好预算,不能超出预算的额度;成本控制的同时要考虑风险带来的成本增加,因此要对风险进行提前分析,分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将此项增加的费用等列入计划中。避免因出现风险问题,造成无法估算的经济损失。全寿命周期中还包括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环节,覆盖了很多内容,从设备的设计到使用后最终的报废都在其中。所以,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被人们大力推广和使用。全寿命周期管理主要指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阶段、运行阶段、设备的回收阶段等进行管理,它是以节约社会资源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能够降低设备运行和维护成本。而全寿命周期成本主要指设备在预期的寿命范围内,其生产、保障、报废内所支出的所有费用。

2.3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阶段性分析

一是电力设备成本管理的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是设备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这个环节客观精准的评估,是整个电力设备全周期成本管理实现用最低最合理的成本,取得最大收益的关键。二是电力设备成本管理的购买阶段。对设备的购买是管理中资金投入的一个环节。纵观整个管理过程,对于绝大多数设备来说,其原始采购价格仅占全寿命周期成本中很小的比重,而后期的运行、维护等才是主要成本支出方向,因此设备最初的购买价格,并不是取决是否购买该设备的最重要的因素。三是电力设备成本管理的试验阶段。这是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中投资最少的阶段,但它却对设备后期的运行、维护成本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这个阶段要重视电力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设备因安装、调试、交接等原因而造成的运维成本增加。四是电力设备成本管理的正式运行与维护修理阶段。该阶段作为全寿命周期管理成本中的关键性环节,需要对电力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所涉及到的人工、材料、试验成本及设备故障成本进行综合考量。五是电力设备成本管理的报废回收阶段。这个阶段的拍卖回收成本并不高,但对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管理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4比较检修方案

通过对比断路器在两种不同检修方案下的最优成本,可以明确看出在使用后一种检修方案时,断路器检修成本更小。事实上,由于后一种检修方案中,相邻两次电力设备检修时间间隔一致,检修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对电力设备进行大修或是小修。受此影响,断路器检修中受到的限制条件更少,便于检修人员依照断路器运行状态、检修计划等对断路器的大修、小修间隔时间进行科学安排。当单次断路器大修与小修成本与故障成本作比,所得比值较小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增加断路器维修次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断路器的正常使用寿命进而降低其故障成本,此时增加断路器维修次数所增加的维修成本费用可基本与之相互抵消。但如果将单次断路器大修与小修成本与故障成本作比后,得到的比值较大,对比断路器的大修与小修单次成本,可知两者之间断路器单次成本差相对较小,此时断路器将会出现大修次数增加的情况。因此通常在将单次断路器大修与小修成本与故障成本作比后得到较大比值时,大多会在维修次数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产生最优结果。基于此,本文认为在对各检修方案下的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结果进行计算时,还需要充分考虑电力设备的单次大修与小修成本以及电力设备的单次故障损失成本,同时还需要对电力设备的形状参数、尺度参数等其他因素进行相应考虑,以便可以更加精准、科学地计算出最优解,帮助确定最优电力设备检修方案。

结语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电力企业应重视对这一管理模式的投入,搭建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企业自身的定额和成本数据库,同时做好电力设备的状态评估和故障成本分析工作。只有建立有效的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兼顾电力设备运行管理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更好的发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蔡亦竹,柳璐,程浩忠等.全寿命周期成本(LC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17):149-154.

[2]秦利军.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电力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6):19.

论文作者:姜良庆1,亓瑞耀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检修方案探讨论文_姜良庆1,亓瑞耀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