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华北平原数千公顷湿地--衡水湖湿地与鸟类自然保护区_自然保护区论文

看到华北平原数千公顷湿地--衡水湖湿地与鸟类自然保护区_自然保护区论文

华北平原惊见千顷湿地——记衡水湖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湿地论文,华北平原论文,衡水论文,鸟类论文,自然保护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月的华北大地,秋高气爽、天高云谈,正是候鸟迁徙的季节。应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的邀请,著名动物生态学家、原中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张孚允教授约我一道前往衡水湿地去考察。

一听说华北平原上还有湿地我真有点不太相信。因为今年“十一”时我曾驱车到神农架,沿途经过河北省,亲眼见到几乎所有的大河河床全部干涸,怎么会突然冒出一片湿地呢?我带着疑惑前往衡水,一是想看看那里是否真有一片湿地,二是想看看在当今环境恶化、气候明显变迁的情况下,对候鸟迁徙的影响。

说“湿地”大家会感觉陌生,其实老百姓对湿地有许多俗称,例如“水泡子”、“××淀”、“涝洼洼”、“河滩”……文一点的称为沼泽地等等。这种地方北京过去也有,但是没有人重视。现在大家环境意识加强了,谁都知道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它的功能远远超过森林和草原。在湿地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与品种多之外,更重要的是湿地可以涵养水源,补给地下水,调节和稳定小区域温度和湿度,对改善环境质量作用尤为突出。另外,湿地还被认作是天然“氧化塘”,能够澄清被轻微污染的水体,增加水的溶解氧量。湿地中的鱼虾贝类非常多,植物也特别茂盛,所以鸟类就把湿地当成生儿育女的重要场所。根据上述特点,科学家们把湿地比喻为“地球之肾”。肾在人体中有着排泄和分解血液中各种元素的功能,有益的被肾脏吸收,有毒有害的被处理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如果人的肾脏出现病变,人的生命就要受到严重威胁,由此可见肾脏的重要。既然湿地相当于地球之“肾”,可见它对地球总体生态系统的重要。

我们知道华北平原一直干旱少雨,这使得华北地区的河流、湖泊和湿地全部受到严重影响,近而得不到补给的地下水位也在迅速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衡水地区真的有一片湿地,那么它无异于华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璀璨耀眼、珍贵非常。

往日明珠光辉不再

提起华北平原的湿地,人们总是习惯地首先想起白洋淀。她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在抗日战争期间,曾是“雁翎队”与日本鬼子周旋的战场;著名作家孙黎笔下的《荷花淀》,那娓娓道来的夏韵清风曾经倾倒了多少人?电影《小兵张嘎》、《香魂女》等都曾以这儿为背景,这里的“鲇鱼豆腐”更是让多少人大饱口福。然而今天的白洋淀命运十分悲惨,她不仅水源枯竭,而且污染十分严重,尽管国家有关部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收效甚小,其主要原因是水源大为减少,这颗昔日华北平原上的明珠如今已经远不如建国初期了。

衡水湖历经苍桑

出了京城一直向南,沿106国道3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衡水湖。衡水湖,俗称“千顷洼”,又叫“千顷洼水库”。东至106国道,西临冀州市小寨乡南尉迟——南良,南靠冀州市区,北接桃城区彭杜乡大赵常庄,与滏阳河相连,总面积187.87平方公里,其中湖面75平方公里(在冀州境内57平方公里,桃城区境内18平方公里)。面积与蓄水规模仅次于白洋淀,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2000年7月,被国家林业局和河北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

衡水湖在历上曾为黄河、漳河、滹沱河故道,水灾频繁。据《冀州开渠记》称:“冀中衡南之地无阡垄疃畛,而为耒镈所不加者盖十余万亩地。”《冀县志》中提到:“方四十里,斥囟弥望,地不生毛。”故治理开发衡水湖就成了历代州官利民成业的一件大事。隋朝的州官赵煚曾在此处修赵煚渠。唐贞观十一年冀州刺史李兴利用赵煚渠引湖水灌溉农田。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敏恪曾将衡水湖水“导使入滏,立闸以为闭纵”,“建石闸三孔,宣泄得利”,使这片荒地变成沃田。知州吴汝纶鉴于“嘉庆以后,闸废河淤”,于光绪十年开渠道通滏,挖成一条长六余里、宽七丈、深丈余的泄水河,“泄积水于滏,变沮洳斥囟之田为膏腴者且十万亩”。人们为了纪念他,称此泄为“吴公渠”。清代州学岁贡生张楚航墓表中谈到吴公渠修成后的情况时说:“自州城西北八里,尉迟潭迤东北六十里至衡水县治增田十余万亩。斥囟泽洒悉变膏沃。”《冀州开渠记》中也说:“水既有归,田皆沃饶”,“夏秋水盛,舟楫往来,商旅称便,州境遂富。”《信都竹枝词》中也有记载:“漳河水浊滏水清,二水同流静不争。中有鲤鱼长尺半,为郎伴作解酲羹。”

尽管历代州县曾多次治理衡水湖,以趋利避害,造福民众,但真正科学规划、整体治理衡水湖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8年,冀县对衡水湖重新治理,在洼内筑西围提,搞东洼蓄水灌溉,但因工程不配套,提水能力差,长期高水位蓄水致使周围土质盐渍化,故于1962年放水还耕。1972年冀县修建东洼水库。1974年衡水地区又组织冀县、枣强、武邑、衡水四县重修东洼。1977年扩建西洼,到1978年为止,将衡水湖建成了一个能引、能蓄、能排的成套蓄水工程,习惯上称为“千顷洼水库”。

今日衡水湖

衡水湖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必经之路上。南水北调工程峻工之后,它将得到南方水源的足量补给,成为南水北调途中重要的蓄水地与中转站。有了这个水系基础,可减小这一段工程的难度,而且工程完工后,得到足量补给的衡水湖及周边地区,可以大大缓解华北平原南部如邢台、邯郸、沧州以及天津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也会得到明显的改观。首都北京也是主要受益地区,有了充足的水,微观水环境也会同时改善,到那时,人们将不再被沙尘困扰。

由于衡水湖地处太行山麓平原向滨海平源的过渡地区,它的生态类型复杂、环境优越,水质优良,因而成为水生小动物、两栖爬行类和鱼类的良好栖息地,是鸟类迁徙的必经之地,当然也就成了鸟的乐园。每到春秋季节,这块湿地就吸引了大量候鸟在此歇脚,有些鸟儿就在这里找“对象”、“谈情说爱”并“生儿育女”。根据当地科研人员的观测调查,能统计在册的各种鸟类已达286种,其中有留鸟28种,旅鸟157种,偶见鸟16种。属于国家Ⅰ级保护的珍稀鸟类有丹顶鹤、东方白鹳、黑鹳、金雕、白肩雕、白鹤和大鸨等7种。属于国家Ⅱ级保护的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白忱鹤、蓑羽鹤、斑嘴鹤鹕、黄嘴白鹭等40多种。春夏秋季在湖区栖息的须浮鸥、雁、鸭、灰椋鸟等每种都有数万只。正是这些珍贵水禽为这片湿地带来勃勃生机。

不虚此行

衡水湖湿地与鸟类自然保护区的领导对我们这次考察相当重视,给予了各方面的支持。一大早就派了管理局的贾科长跑到100多公里之外的清苑县去接我们,到达保护区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吃过午饭,保护区管理局的王局长亲自带我们到湿地深处进行实地考察。

那几天赶上华北平原有大雾,能见度很低。

我们在湖中的防洪大堤上慢慢走着,被汽车声惊起的水鸟一片一片从青纱般的芦苇荡中飞起,很是壮观。大堤旁的小村庄里随处可以见到“鸟类是我们的朋友”、“保护环境,造福万代”的标语,由此可见,保护区确实加强了宣传力度。只有教育了群众,环境保护措施才能落在实处。

不知不觉到了黄昏时分,村边柳树上、路边电线上都落满了灰椋鸟,汽车一到,它们飞起来真是扑天盖地,声势浩大。天并不很晚,但雾气很重,一切都是朦朦胧胧,芦苇荡、小村庄、防洪堤全部隐没在大雾之中。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吃过早饭我们准备进入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全面考察这里的水生植物,鱼类、甲壳及软体动物,当然水质情况我们也很关注。

一个小渔码头上停泊着一艘快艇,保护区管理局的两名负责同志带我们上了船,快艇将我们载到一个小岛。王局长为我们专门准备了一条较大的木渔船,上面用芦苇做了伪装,为了尽量减少对鸟类的惊扰,以便能近距离接近水禽,拍出清晰的珍禽图片。船老大早已等候多时,我们一行5人,兴致勃勃地上了那条化过装的船,就像当年的“雁翎队”要进芦苇荡一样。我的“武器”是两台长焦照像机,准备随时“猎捕”水禽们的美妙身姿。我们静悄悄地划入密密的芦苇荡中。

船老大看上去50多岁,黑红色的脸膛,身体特别健壮。为了不惊扰水鸟,他尽量减小动作幅度,一会儿撑篙、一会儿划浆,渔船无声无息地穿行在湖中茂密的芦苇丛和菖莆草之中。

水不算深,最深的地方大约有3米多,湖边上水质远差于湖中心,清澈透明的深绿并带有青黄颜色的水,看上去真舒服,要不是水太凉,我会跳下去与鱼同游。

我们沿着可能是渔民们为行船方便而开的“水道”曲折前进。从比较稀疏的芦苇中能够看到远处的水鸟,张教授边看边讲并指给我看:“这是鷉,比鸭子小,几乎没有尾巴,特别能潜水,一个猛子可以游出几十米远”。凭叫声张教授可以分辨哪是鸿雁、哪是豆雁。大雁在飞行时,一但叫声发生变化,张教授就知道它们是否要落地。他还有声有色地讲述了自己孩童时期夜晚到地里“抱”大雁的故事,当时他骗过哨雁,摸黑去抱大雁,结果被大雁强有力的翅膀把脸抽出了血。

我们的小船继续在芦苇荡中穿行,小心翼翼地绕过“航道”上如林的渔网,这些渔网像迷魂阵,鱼儿撞上肯定是有进无出。一问船老大才知道,这是渔民们为了捕鱼而设置的“八卦阵”。张教授指着这些渔网说,鱼的问题到不大,可怜的是这些不知水中有“天罗地网”的水禽们,当它们潜水捕鱼时,如果头扎进网眼,想退就不可能了,过不了几分钟,可怜的水禽就会因溺水窒息而死亡。根据鱼网数量,可以设想撞上网孔憋死的水鸟肯定很多。既然是鸟类的“保护区”,这个栏网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使这块湿地成为名符其实的鸟类乐园,而不会成为墓地。

船继续在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中穿行。这时已近中午,蓝蓝的天空中飘过了朵朵白云,秋风吹得芦苇沙沙作响,鸟儿在空中掠过。我卧在船头的杂散芦苇上,嗅着水草和苇子的芳香,体味这片刻的宁静,真愿时间就止静止。我曾去过东北、西北、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大部分湿地,它们都各有千秋。忘不了东北平原湿地中的鹤舞、忘不了青藏高原湿地的旖旎和云贵高原湿地的绚丽,但唯有华北平原上的衡水湖湿地给了我宁静、温馨和遐想。

愿衡水湖永远是鸟类真正的乐园,愿衡水湖在可持续发展中永远熠熠闪光,愿衡水湖带给华北平原的灵动清凉久远绵长。

标签:;  ;  ;  

看到华北平原数千公顷湿地--衡水湖湿地与鸟类自然保护区_自然保护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