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实践

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实践

易芷娟[1]2013年在《北京沟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北京山区是首都的生态涵养发展区。由于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制约,北京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平原地区,加剧了首都城乡二元化现象,给首都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困难。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城乡统筹和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及都市居民休闲消费需求拉动条件下兴起的一种新型经济。沟域经济的提出是山区区域综合发展的新思路,有利于统筹北京的城乡关系,有利于保护与培育北京市的山区生态环境,有利于山区农民致富,实现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北京沟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产业融合阶段。关于沟域经济的研究,目前已经进入了深化阶段,理论和实践界对沟域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基础理论、发展模式,以及发展问题和对策建议等问题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目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创新性的融合和应用是当前理论研究者要突破的一个难题。因而,沟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沟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北京市沟域经济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北京市沟域经济近几年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亲历北京市7个山区(县)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所得数据和实际资料,整体上采用了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普遍和典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重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沟域、沟域经济的概念进行界定;注重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沟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合适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北京市沟域经济建设的成效。选取延庆县四季花海沟域、房山区南窖沟域的数据对沟域经济建设的成效进行具体评价。实证研究的结果如下:第一,从宏观上,四季花海沟域的社会服务能力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一般。具体来说,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很大,生活垃圾得到了无害化处理,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程度远远不够,服务基础薄弱,其他指标都在增长。四季花海沟域经济建设正逐步向前推进,但同时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花物力、财力、人力来解决。南窖沟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大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度相对较高。但南窖沟域的第叁产业增加值比重增长缓慢,使得南窖沟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受到一定影响。第二,从显着性指标的分布状况看,四季花海沟域经济建设在2010-2011年两年间民俗旅游接待户比重显着性提高,水平达到99%,是沟域经济建设变化最快也是唯一的一个;同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林木覆盖率、民俗旅游接待户比重、第叁产业增加值比重等方面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表明该沟域社会服务能力有一定的好转。但是该沟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用假设检验方法对南窖沟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显着性检验得出,沟域内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缓慢,沟域内水土流失治理与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的非显着性,影响着沟域内农民日常生活。另外,矿区开采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影响着该沟域内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发挥。最后,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加快推进北京沟域经济建设进程,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有效改善沟域经济建设,结合北京市沟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加大投入,引导多方力量支持沟域建设: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产业布局;完善环境保护,拓展发展空间;强化管理规范,提升服务档次;强化政府职能,加强政策创新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具体阐述如下:第一,立足北京沟域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多种资金投入和多方力量支持。需要重点加强财政转移的支付力度主要是生态环境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吸引社会资金;确立农民主人翁地位,强化其主体作用。第二,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发展需要在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据沟域的实际状况,满足当下市场发展与服务首都的需求。农业产业是沟域经济发展基础,其品质提升是关键;主导产业的培育是沟域经济发展的支柱,需要重点培养;推进产业融合是沟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走向,附加值丰富。第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城市游客的重要因素,首先要保持对沟域环境建设的可控性,再是要尊重生态,传承文化精髓,以拓展沟域发展空间,永葆山区沟域生态魅力和环境凝聚力。第四,沟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管理和服务等软实力的支撑。合理规划,尊重实际是沟域经济建设的第一步;管理和监督机制是贯穿沟域经济建设的全过程,甚至在沟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强化宣传,提升营销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第五,沟域经济建设离不开政府的职能作用。加强政策创新需要政府职能的充分利用,完善土地管理政策的可嵌入性,为沟域经济建设提供建设通道;完善投资管理政策,为沟域建设提供资金通道;改善文化保护和开发补偿政策,为沟域建设开发文化创意渠道;建立协调发展的调控政策,促进沟域建设的各项政策的协调性。

李红[2]2004年在《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始取代传统外延式发展模式,在世界各国和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认可。中国首次提出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新发展战略,是针对我国国情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深化。如何评价、规划、监测和实现一个具体区域发展是否可持续,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和技术方法问题。在实践上,山区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3,其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区域。因此本研究选择北京山区为例,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可操作性角度进一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主要取得的研究结果: (1) 提出了生态经济理论与景观生态理论相结合进行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景观途径就是将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建立一种由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系统组成的模式景观,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2)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北京山区1980-1999年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并采用遥感技术手段完成叁个时间断点的生态土地分类,计算相应的生态容量,进行了叁个时间段的生态盈亏分析,进入21世纪,北京山区处于生态不可持续状态,1999年人均生态赤字0.27ha,其中房山、昌平、平谷生态赤字较为严重。在假设现行模式不变情况下,各区县人均生态足迹变化趋势预测模型都显示出各区县生态足迹不断扩大化。在生态足迹模型应用到生态可持续评价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 (3) 在剖析多指标体系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多指标评价体系,对北京山区1980-2001年的可持续发展序列、类型和限制系统进行评价分析。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各区县可持续能力指数分别从20世纪80年代的20左右上升到50左右,突出表现为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为限制因素,传统的经济结构所建立的发展支持系统显然不具备竞争能力。本研究通过构建多指标结构树,通过不同层次叶子节点层层聚合得到最后可持续发展指数,同时从根节点的评价结果逐级回溯叶结点上的评价因素或指数,解释可能的限制或影响因素,提高了多指标体系的解释能力和综合能力。 (4) 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假设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反映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两大系统变化的信号,利用空间状态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理论建立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可以与生态足迹模型、多指标体系建立起联系。既而建立起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统计机理过程模型,可对可持续发展状态在时间上投影预测。

罗圆[3]2015年在《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山区铁路选线方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整个陆地面积的2/3。我国山区基本上靠长大干线承担运输任务,建国以来,国家先后修建了宝成、成昆、南昆、内昆、渝怀等世人瞩目的山区长大干线,基本形成了山区铁路网,但路网长度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极不相称,如西部12省区市占我国国土面积71.5%,而铁路营业里程仅占全国的36.6%。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区域发展的不断推进,山区铁路网的总量仍是发展的“瓶颈”。为此,国家提出了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的铁路网规划。山区铁路不但承担了区域大部分中长途货运和客运的运输任务,还对铁路周边地区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山区铁路线路方案选择的客观、合理与否,除了直接影响工程本身的投资、建设周期、规模及运营效益,还会关系到该项目能否满足地方运输需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铁路选线的整个过程,就是方案比选的过程,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山区铁路选线方案评价方法,对于整个山区铁路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乃至引领铁路选线设计向现代设计法迈进都具有重要作用。山区铁路选线方案评价和比选工作,是一个涉及大量评价指标、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多目标决策过程,具有定性指标多、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明显和自然灾害风险大等特点。但传统铁路方案评价方法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考虑不足,并且当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出现交叉,经济上又差别不大时,也缺乏相应的评价方法。这就造成目前的山区铁路方案评价与比选工作,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专家经验决策和领导拍板。本文以成贵、成兰等山区铁路选线设计和方案决策案例资料以及汶川地震等实震资料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经验和技术,并吸收多目标决策、效用理论、风险分析、可靠性数学、随机过程理论等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提出定量化的决策方法,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山区铁路选线方案评价模型。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不确定多属性决策理论,首先对铁路选线方案评价中一些难以直接量化的定性指标和专家意见,利用云模型的不确定性推理原理,在专家采用语言变量对定性指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使用云发生器实现了定性指标的科学量化及不确定性分析;然后运用离差法计算指标的客观权重,避免了层次分析法等主观权重法在确定指标权重时受专家主观意见的影响:最后运用投影法对备择方案进行排序。建立了基于云模型-投影的山区铁路选线方案比选模型。(2)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在不改变现有方案指标计算方法的原则上,以效用值作为方案价值的表征,通过选用不同的效用函数,相当于改变评价体系,以反映宏观经济形势对方案比选的影响。首先将定性指标转化为区间数;然后通过定义对应的效用函数,在各方案指标客观不变的情况下,量化外部宏观经济形势对方案实际执行效果的影响;最后运用投影法选出具有最高效用的方案。建立了基于效用理论的山区铁路选线方案比选模型。(3)基于风险分析理论,首先提出了铁路低频大灾风险的定义。建议采用联合概率模型计算发震概率,利用P-Ⅲ型曲线和期望破坏概率计算超过设防标准的洪水发生概率;基于汶川地震实震资料的统计,建立了包括线路工程震害造成的直接损失、以及以铁路系统通过能力损失值作为间接经济损失的铁路震害经济损失预测方法。然后将铁路大灾风险划分为可接受风险、可容忍风险及不可容忍风险叁类,并建议采用年换算工程运营费的10%和1%分别作为不可容忍风险和可接受风险的判据。提出了相应的方案比选程式为:若大灾风险处于可接受风险区,则采用传统方案评价方法进行比选;若风险处于可容忍区域,需对通过方案采用年换算工程-期望运营费法进行经济评价,再与绕避方案进行比选;若风险处于不可容忍区域,只能选择绕避方案。此外,还针对“生命线”铁路在抢险救灾方面的特殊性,基于推导的变权公式,提出了生命线铁路期望运营费的权重修正系数。在宏观决策技术层面上,建立了铁路通过方案与绕避方案比选的大灾风险调控程式。(4)基于可靠性数学理论,首先提出了铁路线路系统可靠性的定义及相应的可靠性评价指标;然后将线路系统当作一个由路基、桥梁、隧道组成的串联可修系统,利用更新过程原理,当正常工作时间服从指数分布或一般性分布、工程平均抢修时间已知时,计算地震、洪水威胁区铁路线路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再提出采用期望可用度作为泥石流、滑坡区铁路方案评价指标;最后提出了多灾种综合可用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山区铁路线路系统可靠性评价模型。从而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山区铁路选线方案评价方法。

张飞涟[4]2004年在《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铁路作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铁路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更多的投资者、公众将密切关注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效益高低,迫切需要对已建成的铁路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以便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未来铁路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水平。 本文在大量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所主持的铁道部两个后评价课题,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和多目标决策技术,明确界定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概念,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框架,重点研究了各后评价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奠定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方法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创新点如下: 1.系统地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指出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包括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融资方案后评价、财务后评价、国民经济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社会后评价、可持续发展评价和综合后评价八大内容。这些内容分别从某一角度反映了铁路项目的建设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益水平,为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 2.规范了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Delphi法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12大指标体系及详细的评分准则,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主观赋权+逻辑框架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方法在充分吸收专家评价知识、经验的同时,又对一些模糊、不确定的判断进行了定量化处理,并借助逻辑框架法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实际项目的建设过程后评价提供一个实用、方便的评价方法。 3.从中国铁路建设项目融资现状出发,比照发达国家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项目及中国其他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式的经验,首次提出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概念,深入分析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内容,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因素集,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某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铁路建设项目铁路建设基金征收和使用存在的问题、社会融资不足的问题以及运价机制僵化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效率的五种对策。 4.将随机过程理论与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和风险分析相结合,对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了一些创新研究,首次提出运用随机评价方法进行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的思路。提出了基于运量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的非平稳随机时间序列模型和随机灰色系统模型,基于综合运价率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随机综合模型,基于客、货运价分别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的正态模型和布朗模型,基于运营成本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的随机线性回归模型,并根据不同模型应用的条件,分别应用于不同的铁路建设项目,获得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的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存在的基础数据预测不准、基准值确定滞后、投资体制不畅等问题提出了可采取的四种对策。 5.在分析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揭示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基本原理,界定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范围,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计算的方法,特别是对目前铁路建设项目间接效益计算这一理论与实践的难点,首次提出消费者需求剩余分析法,比较好的解决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中效益的重复计算和理论依据缺乏科学性的问题,也大胆突破了现有的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对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最后对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存在的计算方法和影子价格与参数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四条建议。 6.明确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指出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影响后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美学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环保管理水平及治理效果后评价,在此基础上,全面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4大类20个指标体系,研究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提出了不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一览表法、矩阵法、指数法)和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环境质量效用法、环境损失价值分析法)。最后,对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提出了控制与防治环境不利影响的基本措施和具体措施。 7.从明确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概念出发,指出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内容包括社会影响后评价、社会互适应性后评价和社会风险后评价,并分别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4大类20个评价指标体系,社会互适应性2大类6个评价指标体系,社会风险后评价7大类8个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的计算或定量方法,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基线调查分析法、利益群体分析法、逻辑

王瑷玲[5]2006年在《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及其项目后评价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自国家重新提出土地整理以来,全国广泛开展了土地整理实践,并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解决“叁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初期的土地整理以增加耕地为主要目标。随着土地整理事业发展,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等目标逐渐得到重视,但是由于耕地质量、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性及难以量化性,区域土地整理规划对其难以定量要求。科学的区域土地整理应在综合分析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定量确定土地整理时空分布基础上进行。随着土地整理实践的开展,目前已有大量项目竣工验收进入运行阶段,这些项目决策是否正确、预期目标和效益是否实现等尚不明确,急需进行后评价。因此进行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及其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定量地进行区域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土地整理模式空间配置和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已成为当前提高区域土地整理规划水平和项目决策管理水平,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持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数学定量评价模型对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及其项目后评价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系统分析、总结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动态和相关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的理论基础,认为配置内容包括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和土地整理模式空间配置。2、提出了当前我国开展土地整理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体包括五个子目标: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和景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利用GIS技术和数学模型,研究了区域土地整理目标时空配置的理论和方法:以地貌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迭置划分评价单元;根据土地整理措施对土地整理目标的影响,分目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土地整理措施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和评价指标对土地整理目标的影响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土地整理的目的和成本效益最大化原则,建立单因子评价隶属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指数和法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提出区域土地整理在空间上分为整理区和不整理区,整理区在时间上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根据土地整理目标评价结果将区域土地整理划分为四区叁期:近期土

崔海兴[6]2007年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我国20世纪末开展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1999年开始试点、2002年全面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是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政策性最强、与农民关系最密切、反弹的可能性最大的生态建设项目,具有长期性、规模性、广泛性、复杂性、公益性的特点。该工程实施以来,人们在认可其生态影响和经济影响的同时,社会影响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目前,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均存在滞后性,已影响了工程综合效益的衡量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社会学、发展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探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的理论体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选取沽源县、昌平区、中牟县叁个典型县(区)开展实证评价研究,比较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不同地区的社会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主要内容如下:(1)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投资项目,其社会影响将会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讨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影响,既是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社会评价理论和方法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2)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就是应用社会学、发展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分析工程实施以来对相关社会因素的贡献与影响。其评价类型可分为不同层次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评价,是指站在不同水平上分析工程的社会贡献与影响;不同阶段的评价,是指在工程建设周期的各个不同阶段分析工程的社会贡献和影响。其评价内容从层次上可划分为国家、地方、社区(主要是农村)叁个层次,从性质上可分为有利与不利、直接与间接、短期与长期。(3)在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指导下,利用选取的40个具体指标,经过归纳和演绎两个步骤,构建了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描述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型评价指标体系;前者以描述性分析为主,包括1个总指标、5个分领域指标、15个合成指标和40个具体指标;后者以综合分析为主,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括1个总指标、5个分领域指标和15个具体指标。(4)在确定指标权重和指标无量纲处理基础上,采用线性加权和函数法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综合评价模型。(5)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选取河北省沽源县、北京市昌平区和河南省中牟县叁个典型县(区),实证分析评价了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地方(县级)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表现为:有利于社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提高了农村人口素质和农村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社会进步。在纵向上,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深化,其社会影响不断增加;在横向上,对退耕任务大、经济落后地区的社会影响大于对退耕任务小、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社会影响。(6)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调整相关政策,统筹处理好相关利益关系,落实配套保障措施的政策建议。

张晓静[7]2008年在《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林区贫困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林区贫困问题越发突出,如何消除林区贫困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林区脱贫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对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目标至关重要。自1998年我国先后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叁北”和长江中上游地区防护林、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以来,工程建设给实施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带来了很大变化,推动了工程实施地区各方面的发展。那么,林业重点工程,特别是生态工程对林区贫困究竟有没有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影响的结果是好是坏,能否通过工程的实施改变林区贫困的面貌,是迫切需要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展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以社会发展理论以及贫困理论为指导,利用项目影响和评价分析方法,论证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并结合天保工程的实施,借鉴国内外的脱贫实践经验,提出如何消除林区贫困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一方面可以建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评价理论,丰富和完善社会发展理论、林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贫困及反贫困理论,也对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对林区贫困影响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论证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是否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我国林区贫困的主要原因,找出消除林区贫困的途径,为解决当前中国林区贫困问题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因此,开展本课题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研究在界定林区贫困的概念、设置和确定天保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指标以及评价方法、构建推进天保工程实施、消除林区贫困的政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创建,找到一种分析生态工程对林区贫困影响的初步方法。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得出:我国林区仍存在贫困,天保工程实施对消除林区贫困有积极影响,国内外脱贫道路和生态建设工程的实践可作为借鉴,以及林区脱贫需要进一步构建政策保障机制的结论。

周旭[8]2006年在《3S支持下喀斯特退化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安全是人类同生态环境间亘古关系新诠释。生态安全研究为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多学科重要研究热点。生态安全评价属生态安全研究基础与核心。就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系统而言,无论其生态安全评价理论研究,还是案例研究都属空白。结合相关学科发展与社会实际需要,依靠“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及“中巴资源卫星数据质量提高与生态环境监测应用典型研究”项目资助,以贵阳市为例,展开3S支持下喀斯特退化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通过大量文献综述、理论探讨和技术实践,论文完成:生态安全与相关概念关系、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组成、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体系、生态安全评价操作程序等生态环境安全基础理论研究。针对喀斯特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生态环境研究状况,提出以喀斯特生态环境安全科学命题统帅全局,整合喀斯特土壤侵蚀与石漠化相关研究。以景观生态理论为基础,结合喀斯特土壤侵蚀与石漠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喀斯特退化景观分类体系;以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评价理论为基础,结合喀斯特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成果,提出喀斯特退化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仅39.39%依靠传统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其余指标能够通过现代3S空间信息科学技术获取,较大程度满足评价指标数据科学性、先进性、现势性和可靠性要求;以3S理论、技术与应用发展状况为基础,提出3S支持下喀斯特退化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技术框架。 围绕喀斯特退化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生态安全评价空间数据库内容详细设计,针对贵阳市不同评价指标空间数据来源,用不同技术方法实现其数字化。具体地讲,包括纸质地图扫描数字化、离散数据内插数字化、CBERS遥感数据信息化。扫描数字化着重论述操作步骤及误差来源;内插数字化着重论述算法原理与技术实现。CBERS遥感数据信息化通过数据质量定量评价、最佳波段选择定量研究、植被盖度定量反演、多步骤分类支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解译、多源信息复合辅助喀斯特退化景观生态遥感分类等图像处理技术基础研究与

苟建林[9]2013年在《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优质、高效的化石能源,是现代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天然气大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已经进入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的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评价偏重于经济评价,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偏重于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系统性不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以定性为主,定量评价不多。因此,急需建立全面系统的以定量为主的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以科学地评价和指导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的运作和管理,实现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地方、企业和当地百姓的共赢。论文在界定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主要涉及的基础理论,然后从系统论的思想观点出发,运用系统与环境关系理论,借鉴系统工程中霍尔叁维结构体系和PEST宏观环境分析方法的思维模式,提出了“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的概念,从过程-逻辑-主体的叁维视角建立了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强调,在过程维度上,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是集环境影响前评价、环境影响中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价于一体的全过程评价;在逻辑维度上,综合环境影响评价要从政策法规环境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资源能源环境影响、经济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和科技环境影响等六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在主体维度上,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强调第叁方专业评价机构、项目建设主体、环境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相结合的全方位评价。在资源能源环境影响研究方面,分析了天然气资源的可耗竭性、稀缺性和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了能源资源的消耗与贡献,从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科学开发、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资源能源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在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方面,分析了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各个阶段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问题,研究了天然气勘探开发者应该承担的环境预防、控制和保护责任,提出了天然气不同于其他能源的环境特性和自然生态效益,从环境污染、生态影响、环境治理、环境效益等方面提出了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在经济环境影响研究方面,系统分析了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对地区GDP、财税收入、产业发展、商业收入、居民收入等方面的影响,从区域GDP贡献、区域财税贡献、配套产业拉动、居民收入贡献四个方面构建了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社会环境影响研究方面,在全面分析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对当地社会环境正负影响的基础上,从社会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社会适应性、社会公益投入四个方面提出了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在政策法规环境影响研究方面,在深入分析了天然气勘探开发涉及的政策法规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叁个方而提出了政策法规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在科技环境影响研究方面,在介绍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从科技创新贡献、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科技知识普及叁个方面给出了科技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在综合各方面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思想和层次分析法理论建立了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的四层次递阶结构体系模型,该模型包括1个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总指数、6个具体环境影响评价分指数、21个评价因子和52个评价指标;把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很差五个等级,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建了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的叁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我国西部某个具体的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和模型运算,检验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理论研究成果。

任广鑫[10]2006年在《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河源区独特的生态地位在于作为我国主要河流的“江河源”和生态系统运行过程的“生态源”,水安全问题是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目的,草地畜牧业是江河源区的经济支柱。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江河源”生态系统的保护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不仅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促进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湄公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在大量实地调查和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论述了区域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状况,归纳总结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原则,并着重对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翔实的计算和分析,并系统地总结了江河源区主要生态系统的恢复途径。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草地基质为主体、以草地环境为中心、以区域水资源安全为重点、高原面独特的气候启动器和对人为干扰足以重视的原则。分类评价认为:①草场总的来说没有超载,但是局部地区的超载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起了“催化剂”的作用。②受气候暖干化的影响,区域产水模数减小,地表水资源数量减少。③1 964年到2000年的36年中,黄南州和海南州的人口密度迅速地增加,而果洛州和玉树州的则变化不大。④1 996年较1985年区域土地利用中减少面积最多的是牧草地,而减少幅度最大的则是耕地,其余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未利用土地的增加,主要是荒草地、盐碱地和沙地面积的增加。(2)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确定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因素层包括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指标层包括≥0℃积温、降水量、森林覆盖率、可利用草地面积率、天然草地可食牧草比例、产草量、草地盖度、鼠害面积发生率、沙化面积率、黑土滩面积率、水土流失面积率、水域面积率、径流量、沼泽湿地面积率共14个指标。筛选出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分析模型。应用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3种评价模型,对江河源区进行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得出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水平,而用BP神经网络分析法评价得出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属于较差水平,但江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根据序号综合理论,BP神经网络分析法与真正位序的相关性较强,最好选用BP神经网络分析法。(3)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参考文献:

[1].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易芷娟. 长江大学. 2013

[2]. 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实践[D]. 李红.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3].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山区铁路选线方案评价方法研究[D]. 罗圆. 西南交通大学. 2015

[4]. 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 张飞涟. 中南大学. 2004

[5]. 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及其项目后评价研究与应用[D]. 王瑷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06

[6].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 崔海兴. 北京林业大学. 2007

[7]. 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林区贫困的影响研究[D]. 张晓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08

[8]. 3S支持下喀斯特退化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周旭. 贵州师范大学. 2006

[9].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苟建林. 西南石油大学. 2013

[10].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任广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北京山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