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出土明代梅花瓶

桂林出土明代梅花瓶

一、桂林出土的明代瓷梅瓶(论文文献综述)

吴双,任诗仪[1](2020)在《王城博物馆馆藏青瓷梅瓶的产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取广西师范大学王城博物馆馆藏青瓷梅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质子X射线荧光手段对该样品的胎、釉部分进行了成分结构分析。结合馆藏梅瓶出土地点、器型特征、胎釉成分进行综合比对研究,确定馆藏青瓷梅瓶来自明朝时期的景德镇地区,为当地民窑生产的仿龙泉窑青瓷产品。

周华[2](2018)在《呈祥:桂林博物馆藏明青花龙凤纹梅瓶》文中研究表明梅瓶作为一种具有储酒实用、陈设装饰等多重用途的器物,始见于唐代,宋代已很流行,元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青花瓷的大量烧造而日趋风行。桂林博物馆收藏有各类梅瓶300余件,其中明代瓷梅瓶249件,如此数量众多、品种丰富的明代梅瓶集中收藏于一个博物馆,全国范围内绝无仅有,被专家学者誉为"藏华夏陶瓷瑰宝,集明代梅瓶之最。""梅瓶之乡,桂林一绝。"在桂林馆藏的瓷梅瓶中,绝大部分为青

唐春松,唐奇岭[3](2017)在《桂林出土明代梅瓶赏析》文中指出引言梅瓶,作为一种具有储酒实用、陈设装饰等多重用途的器物,始见于唐代,宋代已很流行,元明清时期随着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大量烧造而日趋风行。其各个时期的造型虽有不同,但大致不离短颈、小口、丰肩、圆腹、敛腰、窄胫等基本特征。桂林博物馆珍藏有从桂林靖江王陵区出土的各类明代梅瓶300余件,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器形之多样、纹饰之纷繁,世所罕见,倍受瞩目,被

胡玉梅[4](2014)在《《历史文化名城桂林》(第九至第十一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2010)一书介绍了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的桂派戏曲、书画等艺术。此书至今无人翻译过,本翻译实践报告以其平行文本《中国文化概览英汉对照》(A Brid’s-Eye View of Chinese Culture)和《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为参考,介绍此翻译实践的任务完成状况,以实例对运用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和总结。本报告一共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即对我国史料翻译的现状进行简要说明,包括研究背景与目的和文本简介。第二部分为翻译理论,根据文本内容和特点,以功能对等、功能目的论、“三美说”和“化境”这三个理论作为翻译的指导原则,探讨历史文化翻译的定义及其特点与原则。第三部分为翻译实例和策略研究,以《中国文化概览英汉对照》为基础,以实例总结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主要采用的翻译策略。第四部分为结语,一方面总结了笔者在这次翻译实践中的体会与收获,另一方面归纳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对史料翻译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本报告通过译者的翻译实例和实践体会,总结出史料翻译的原则与具体方法,并对历史文化翻译的实践与发展提出建议。

邹颖[5](2014)在《浅析明靖江王陵神道碑之八卦纹赑屃》文中认为明靖江王陵为明太祖侄孙朱守谦一脉就藩桂林后历代沿建之茔地。靖江王陵石刻中计有十六座饰八卦纹之驮碑赑屃,据其卦象可辨者知其所刻为"后天八卦"。可见明靖江王陵之营建除选址参考堪舆风水外,其礼制性建筑亦受到道教文化影响。

牟宝蕾[6](2013)在《梅瓶与酒瓶》文中研究说明一.梅瓶是酒瓶宋代周密《武林旧事》中卷九《高宗幸张府节次略》中记载张俊进奉给高宗的宝物有汝窑"酒瓶一对"①。汝窑址所出的瓶种类较多,据《宝丰清凉寺汝窑》报告称有梅瓶、盘口折肩瓶、细颈瓶、小口双系瓶、鹅颈瓶、弦纹瓶、八棱瓶等②。张俊进奉的酒瓶所对应器型,应是报告中所称的梅瓶,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刘瑛楠[7](2012)在《靖江王陵大遗址价值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大遗址是中华文明的文化根源、祖先活动的历史载体、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我国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资源与战略资源。正确认识大遗址的价值是其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价值评估作为大遗址价值认定与鉴别,在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中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当前,大遗址价值评估研究仍是薄弱环节。墓葬类大遗址作为我国大遗址的重要类型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包涵大量文物遗存及其所在自然与人工环境的特殊区域,具有复杂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资源构成,与遗址地周边地区的社会生活、生态环境等具有直接显着的利益关联。因此其保护与管理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墓葬类大遗址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及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其价值认知的差异性,亟待系统地梳理不同价值维度的秩序结构,寻求当前保护和利用的最优组合状态,进而有利于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当前从系统性角度开展价值评估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价值研究进展情况,结合我国大遗址发展阶段性特征以及墓葬类大遗址自身特点,从内在和工具价值角度系统阐述了墓葬类大遗址的价值构成,并结合保护与管理目标确立各类价值的主要构成要素,初步构建了墓葬类大遗址价值体系框架,并进行了各类价值间相互关联分析。在墓葬类大遗址价值体系框架基础上,本文选取具有墓葬类大遗址典型性和代表性特点的靖江王陵为案例,对靖江王陵大遗址本体以及外部环境保存现状进行研究,构建了靖江王陵大遗址价值评估体系,并通过应用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和专家咨询确定评估指标权重。进而通过该评估体系对靖江王陵大遗址进行价值评估,并依据该价值评估结果对王陵的后续保护管理、展示利用、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建议。

冯丽娟[8](2012)在《明代景德镇梅瓶造型与装饰研究》文中认为“小口、短颈、丰肩、修腹、小足”的中国古代陶瓷梅瓶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一种典型器物,在造型和装饰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非常具有代表性。梅瓶自宋代开始大量烧造历经元、明、清,至今仍有以梅瓶造型存在的器物。梅瓶作为一个中国陶瓷的造物种类,蕴含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不论哪个时代都可以感受到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认识及情感寄托,其造型装饰的特征演变揭示了中国造物的发展演变规律。相比其他时代,明代景德镇梅瓶在整个梅瓶发展史中占有比较特殊的地位。由于插花工艺的发展,作为盛酒器的梅瓶在明代开始用作插花陈设器;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其造型由宋代的修长挺拔向端庄沉稳过渡;纹饰也随着造型的变化及各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画面潇洒、笔意纯熟、构图疏密有致的时代特征。本文主要对明代景德镇梅瓶的造型及装饰的风格特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主要从口部、肩部、轮廓线等部位分析了明代梅瓶造型特征,从装饰色彩、装饰题材、构图形式、表现手法、装饰风格等方面探讨了其装饰特征,同时结合明代具体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梅瓶造型装饰特征形成的原因。最后从造型和装饰角度将明代景德镇梅瓶与其他时代梅瓶进行比较,揭示了陶瓷梅瓶在中国陶瓷史上发展演变的规律,从而浅析这种规律对现代设计提供的启示。

杨力叶,陈清[9](2012)在《唐奇岭:“国之瑰宝”桂林梅瓶的前世与今生》文中指出1月7日下午,桂林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唐奇岭来到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在广西省立艺术馆旧址为听众讲述了一场关于桂林出土明代梅瓶的精彩讲座,使听众更深入地了解了桂林出土明代梅瓶的起源、功用和历史地位等。唐奇岭表示,桂林博物馆馆藏的梅瓶300余件,无论是数量和质量在全国

杜文[10](2010)在《明青花瓷上的竹马故事》文中研究指明笔者曾撰文探讨古代文献中的竹马戏和宋金陶瓷上反映的竹马图,目前反映元代竹马戏的实物资料比较欠缺,在着名的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元代永乐宫壁画中,在一幅元代八仙渡海图中的吕祖上方,描绘有很小的童子骑竹马形象(图1)。

二、桂林出土的明代瓷梅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桂林出土的明代瓷梅瓶(论文提纲范文)

(1)王城博物馆馆藏青瓷梅瓶的产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样品来源与类型分析
2 实验方法
    2.1 外束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PIXE)
    2.2 样品制备
3 测试结果
4 产源问题讨论
    4.1 胎料对比
    4.2 釉料对比
5 结论

(2)呈祥:桂林博物馆藏明青花龙凤纹梅瓶(论文提纲范文)

龙纹梅瓶
凤纹梅瓶
龙凤纹梅瓶

(3)桂林出土明代梅瓶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威风凛凛的龙纹梅瓶
二、吉祥如意的花卉鱼禽纹梅瓶
三、灵动活泼的婴戏图梅瓶
四、仪态优雅的仕女图梅瓶
五、风流倜傥的高士图梅瓶

(4)《历史文化名城桂林》(第九至第十一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本简介
第二章 翻译理论
    2.1 功能对等理论
    2.2 功能目的论
    2.3 “三美说”和“化境”
第三章 翻译实例及策略研究
    3.1 译前处理
        3.1.1 文本录入
        3.1.2 平行文本的使用
    3.2 文本翻译
        3.2.1 古文类文本
        3.2.2 民俗文化类文本
        3.2.3 诗词类文本
第四章 结语
    4.1 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与收获
    4.2 本次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3 对历史文化翻译的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原文与译文文本)
致谢

(6)梅瓶与酒瓶(论文提纲范文)

一.梅瓶是酒瓶
二.梅瓶其他功能
三.梅瓶与梅花瓶
四.小结

(7)靖江王陵大遗址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大遗址保护的重要意义
        1.1.2 大遗址价值评估的目的及作用
        1.1.3 墓葬类大遗址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价值在国际文化遗产领域的相关研究
        1.2.2 价值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相关概念解析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墓葬类大遗址的价值构成
    2.1 中国古代墓葬概述
        2.1.1 古代墓葬文化及思想观念
        2.1.2 古代墓葬陵寝制度的变革
        2.1.3 墓葬类大遗址的特性
    2.2 墓葬类大遗址的多维价值及其构成要素
        2.2.1 墓葬类大遗址的多维价值
        2.2.2 价值的构成要素
    2.3 系统性视角下墓葬类大遗址价值体系框架
        2.3.1 墓葬类大遗址价值的特征
        2.3.2 墓葬类大遗址的价值体系构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靖江王陵遗址及其价值构成
    3.1 靖江王陵遗址概况
        3.1.1 靖江王历史概述
        3.1.2 各代靖江藩王陵遗址概述
        3.1.3 墓葬群规制级别
        3.1.4 墓葬群的遗存现状
    3.2 靖江王陵价值构成
        3.2.1 内在价值构成
        3.2.2 工具价值构成
    3.3 靖江王陵价值特征及演变
        3.3.1 遗址价值特色
        3.3.2 遗址价值的演变
    3.4 小结
第4章 靖江王陵遗址价值评估体系
    4.1 价值评估体系
        4.1.1 价值评估构成要素
        4.1.2 要素价值分析
        4.1.3 价值评估目的及原则
        4.1.4 价值评估主体及指标框架
    4.2 价值评估方法的应用
        4.2.1 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 (AHP)
        4.2.2 AHP 在评估过程中具体应用
        4.2.3 依据指标体系进行评分的步骤
    4.3 价值评估结果及其保护利用方式的建议
        4.3.1 价值评估结果
        4.3.2 靖江王陵遗址保护利用决策建议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1
附件 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明代景德镇梅瓶造型与装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综述
    2.1 梅瓶概说
        2.1.1 梅瓶概念溯源
        2.1.2 梅瓶功用
        2.1.3 梅瓶附件
    2.2 梅瓶起源与发展
        2.2.1 梅瓶起源
        2.2.2 梅瓶发展
    2.3 明代景德镇梅瓶的概况
第三章 明代景德镇梅瓶的造型
    3.1 造型风格与特征
        3.1.1 口部造型多样
        3.1.2 肩部丰满张扬
        3.1.3 轮廓线流畅内蕴
    3.2 影响造型风格的因素
        3.2.1 实用功能
        3.2.2 审美取向
        3.2.3 其他
第四章 明代景德镇梅瓶的装饰
    4.1 装饰风格与特征
        4.1.1 装饰色彩姹紫嫣红
        4.1.2 装饰题材丰富广泛
        4.1.3 装饰构图形式多样
        4.1.4 装饰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4.1.5 装饰风格繁疏不一
    4.2 影响装饰的因素
        4.2.1 政治因素
        4.2.2 经济因素
        4.2.3 文化因素
        4.2.4 技术因素
第五章 明代梅瓶与其他时代梅瓶的比较
    5.1 明代梅瓶与其他时代梅瓶的造型特征比较
        5.1.1 宋代景德镇陶瓷梅瓶的造型特征
        5.1.2 元代景德镇陶瓷梅瓶的造型特征
        5.1.3 明代景德镇陶瓷梅瓶的造型特征
        5.1.4 清代景德镇陶瓷梅瓶的造型特征
        5.1.5 各时期梅瓶造型特征比较
    5.2 明代景德镇陶瓷梅瓶与其他时代梅瓶的装饰特征比较
        5.2.1 宋代景德镇陶瓷梅瓶的装饰特征
        5.2.2 元代景德镇陶瓷梅瓶的装饰特征
        5.2.3 明代景德镇陶瓷梅瓶的装饰特征
        5.2.4 清代景德镇陶瓷梅瓶的装饰特征
        5.2.5 各时期梅瓶装饰特征比较
第六章 梅瓶造型装饰特征演变规律及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6.1 景德镇陶瓷梅瓶造型装饰特征的演变规律
        6.1.1 蕴含中国传统文化
        6.1.2 造型设计以实用功能为前提,并随功能的拓展而变化
        6.1.3 装饰纹样既符合所处时代的审美又满足中国传统的审美观
        6.1.4 造型、装饰既有时代延续性又有创新意识
    6.2 演变规律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桂林出土的明代瓷梅瓶(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城博物馆馆藏青瓷梅瓶的产源分析[J]. 吴双,任诗仪. 中国陶瓷, 2020(10)
  • [2]呈祥:桂林博物馆藏明青花龙凤纹梅瓶[J]. 周华. 收藏, 2018(08)
  • [3]桂林出土明代梅瓶赏析[J]. 唐春松,唐奇岭. 文物天地, 2017(11)
  • [4]《历史文化名城桂林》(第九至第十一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胡玉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1)
  • [5]浅析明靖江王陵神道碑之八卦纹赑屃[J]. 邹颖. 广西博物馆文集, 2014(01)
  • [6]梅瓶与酒瓶[J]. 牟宝蕾. 南方文物, 2013(01)
  • [7]靖江王陵大遗址价值评估研究[D]. 刘瑛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4)
  • [8]明代景德镇梅瓶造型与装饰研究[D]. 冯丽娟. 湖南工业大学, 2012(04)
  • [9]唐奇岭:“国之瑰宝”桂林梅瓶的前世与今生[N]. 杨力叶,陈清. 桂林日报, 2012
  • [10]明青花瓷上的竹马故事[J]. 杜文. 东方收藏, 2010(06)

标签:;  ;  ;  ;  ;  

桂林出土明代梅花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