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常见因素论文_兰军

浅析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常见因素论文_兰军

(南京市溧水区东屏镇卫生院 江苏 南京 211212)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医疗意识也得到了提高,中药养生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广泛关注和推崇,很多家庭都会自备一些常用中药,用以家庭成员的日常保健。但由于中药药性的不稳定性,很容易因储存和养护不当造成中药药性变质,影响相关药物的疗效发挥。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的常见因素,总结其要点,旨在为中药的储存及养护提供理论应用指导。

【关键词】中药;储存及养护;常见因素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297-02

中药即为中医用药,是中国传统中医特有的药物总称。按照中药的加工工艺,中药可分为中药材、中成药;按照中药的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可分为三类,即是动物药材、植物药材以及矿物药材[1]。因中药自然属性的不同,相对应的储存要求也有不同,一般而言,矿物药材的稳定性较强,对药物储存环境要求较低,动物药材和植物药材中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所以动物药材和植物药材的稳定性较差,相应的对储存环境要求比较高[2]。在对中药进行储存时,需要根据药物的加工工艺、药物性质、药物数量设置不同的储存及养护环境,确保中药的性能和质量。

1.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常见因素

1.1 环境因素

1.1.1温度 温度对很多中药药性都有这种重要影响,合适的储存温度可以保证中药材中的治疗成分的稳定性。一般而言,在温度超过储存所需的温度时,中药(动物药材和植物药材)中的脂肪类物质会出现分解和外溢现象,使得药物颜色发生变化,其中,水分量较大的中药材很有可能因为储存温度过高导致水分蒸发,影响相关药物的药效;当储存温度过低时,可能会使一些鲜活药物(动物药材)的细胞基质受损,致使相关中药药效发生变化[3]。所以,根据中药自然属性的不同调整适宜的储存温度对中药储存和养护具有重要作用。

1.1.2湿度 中药自身能否保持其正常含水量和空气湿度有重要联系。一般中药材的含水量为10%~15%,当空气湿度<60%时,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减少,中药的含水量也就相应的减少;当空气的湿度过大时,也会增加中药的含水量,含糖类比较多的中药就会吸潮,甚至发霉或者虫蛀,含盐类的中药就会出现熔化或潮解[4]。湿度的过高和过低,都会对中药储存及养护造成影响。

1.1.3空气和光照 空气中的氧和臭氧对中药材的变异有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强氧化剂的臭氧能分解动物药材含有的脂肪类成分和糖类物质成分,最明显的就是因暴露在空气里,中药药材的内皮表层因氧化出现颜色变深[5]。长时间的光照会分解中药材中的色素,导致中药材发生药性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内部因素

1.2.1虫蛀 中药材出现虫蛀是一种比较多件的储存现象,在中药储存的温度在15~30℃之间,空间湿度在65%以上,中药(以含糖类中药为主)出现虫蛀的几率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在每年的7月、8月、9月是中药材发生虫蛀的高峰期。

1.2.2霉变 霉变即就是发霉,极容易发生在潮湿、闷热环境中。一般情况下,在温度高、湿度大的重要储存环境中,重要发生霉变的几率较高。当储存温度在25℃、湿度在75%以上时,霉菌孢子就会出现菌丝,菌素产生的酵素对中药的脂肪、糖分、蛋白质进行分解,使得中药药材出现霉变、腐烂,甚至失效[5]。

1.2.3泛油 中药中的动物药材极容易出现泛油,因其自身脂肪油、糖分和挥发油在受热或受潮时,药材表面产生油状物质,使得药物发粘、变软的现象称之为泛油。中药的泛油会改变药材本来的药性,也就造成了中药药材疗效减弱或者失效。

1.2.4风化 风化主要发生在矿物药材中,由于含结晶水的矿物质与干燥空气长时间的接触,使得矿物药材逐渐变成粉末,出现了严重的分化[6]。药物的风化也会造成药性减退,引起中药药性的变异。

2.中药的储存和养护

2.1 中药的储存

2.1.1重视中药储存仓库的建设 严格按照中药储存相关标准,对储存仓库地面和墙壁的隔湿、隔热进行严格要求,保证中药储存仓库的干燥、通风,注重储存仓库的密封,避免因空气流通造成储存空间湿度、温度的大幅度变化,也能有效的防止中药材发生虫蛀,避免光照引起中药发生的药性变异[7]。

2.1.2对中药进行分类储存 这就需要根据中药的药性药理选择合适的储存环境,木箱、纸箱、陶瓷罐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中药储存容器,在对中药进行分类储存时,注重所选容器的密封性,尽量采取真空储存,这样就可以防止微生物对中药的侵蚀,也能有效的控制中药储存的湿度和温度,避免空气中的氧或臭氧给中药材带来的氧化。做好中药出库、入库的管理工作,防止在储存中出现跑味,影响中药材的疗效。

2.2 中药的养护

2.2.1传统养护法 中药的传统养护主要包括对中药的清洁养护、除湿养护、低温养护、高温养护和密封养护,结合中药材本身的属性和药性,保持储存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选择适宜的养护方法,为中药材的养护做到干净、无尘、清洁,防止中药发生虫蛀,或者受到鼠类损坏,另外,做好中药储存环境的防水、防火、防潮工作,有效的减少这些影响因素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保证药材质量。

2.2.2利用对抗原则进行中药养护 这个养护方法就是对具有对抗作用的两类或多类中药材放置在同一储存空间,运用两种或多种中药材的气味起到储存的互相影响,防止储存出现虫蛀和发霉。最常见的就是牡丹皮和泽泻置于一起储存,提高该两种中药的储存质量。

2.2.3新技术养护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养护方法也被引进中药养护中,其中有蒸汽加热法、气体灭菌法、微波干燥法等等,通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重要养护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中药储存和养护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中药药效的因素,相关的重要储存养护人员在对中药进行储存及养护时,根据重要药性、储存季节、储存数量运用两种或多种储存方法,对中药进行储存和养护。因此,针对性的采取储存及养护方法,对中药储存质量有重要影响,也能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1]梁明辉.浅析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常见因素[J].内蒙古中医药,2010,11(1),12:47.

[2]刘建.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常见因素[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6),250-252.

[3]刘平.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3,32-33.

[4]赵培宗.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常见因素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2),240-241.

[5]杨世红.影响中草药储存及养护的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2(6),270-271.

[6]张延莉.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常见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3,28-29.

[7]王峰,张传栋.浅谈影响中药贮藏与养护的因素[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5),580.

论文作者:兰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  ;  ;  ;  ;  ;  ;  ;  

浅析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常见因素论文_兰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