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激学,让学生享受音乐带来的成长乐趣论文_刘邦昆

以趣激学,让学生享受音乐带来的成长乐趣论文_刘邦昆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刘邦昆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情绪高涨;激发;兴趣;创新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人的情绪和兴趣对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的兴趣就更强烈,学生就会喜欢学和坚持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是教学的侧重点。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作为音乐教师,该怎样做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和实践。

一、让学生主体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参与是成功的一半”,“兴趣就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行为能够使人在参与过程中获得许多方面的需要和自我满足,从而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愿望和行动,让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参与的快乐,培养探究的热情。如向学生讲解歌曲的体裁时,我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名称和概念,而是通过聆听和吟唱几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如《祖国啊,我的母亲》、《跳蚤之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启发学生畅谈不同的感受,并请他们根据歌曲的风格进行律动和演唱,体会哪一首是坚定有力的,哪一首是优美抒情的,哪一首是诙谐幽默的。大家分组讨论,取得共识之后再举一反三,回忆已经学过的歌曲,归纳哪些是进行曲,哪些是抒情曲,哪些是诙谐歌曲等,并让个别学生指挥全班同学按照歌曲的不同风格演唱。通过参与,学生轻松而愉快地接受了看似枯燥的概念问题,更准确地理解了歌曲的内涵。另外,我还根据每个班的学生特长,分成音乐评论组、通俗组、器乐组,每节课前或课后留一段时间给他们,或高歌一曲,或弹奏一曲,或点评讨论歌曲。每到这时,学生们的情绪高涨,表现出极大的音乐兴趣,常常有意想不到的精彩节目出现。实践证明,学生在主体参与过程中学习音乐,兴趣更浓、记忆更深,课堂效果也更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以流行音乐为入口,激发学习兴趣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让学生真正领悟音乐的美,创造美的音乐,民族音乐是必上的一课。然而,对于现今中学生,似乎流行音乐或者具体说是流行歌曲离他们更近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并熟悉他们喜欢的音乐,哪怕是那些不良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进而更准更快地替他们去除糟粕,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若自恃清高,和学生们来个楚河汉界,互不相干,只能让学生敬而远之。

例如,在欣赏歌舞音乐时,我先唱起了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因为熟悉,很快学生就和了进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我将其中的秧歌音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明白流行音乐的创作也会以民族音乐作为素材。在欣赏民歌时,我将腾格尔、彝人制造、阿里郎组合等一些少数民族歌手的音乐引入课堂,同他们的民族――蒙古、彝族、朝鲜族的民歌放在一起,让学生们欣赏,并启发他们从中找出不同民族民歌的特点。讲到民族乐器二胡时,我举例《真的好想你》,利用其中二胡的音乐来介绍二胡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只要你留意,就不难发现,流行歌曲与民族音乐在许多方面都是相通的,而不是对立的。

三、从自由创作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经常发现有许多同学会随意的编些小曲,甚至有些学生互相之间用唱来代替说话。若老师们能注意到并认真听一听,就不难发现,在这些最简单的旋律中,有些就是运用了我们上课时苦口婆心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却不感兴趣的乐理知识。如音的高低与歌曲的表达,音乐的节奏与歌曲的意境描写等等。因此,我们一定要肯定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将一些看似枯燥的乐理与学生日常感兴趣的音乐实践相结合,这样,就会激起他们学习乐理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拟定了这样一个计划――做个小小作曲家。将所有与作曲有关的基本乐理知识都纳入这个计划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让学生因乐理知识的丰富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每节课我都会给他们一些简单而短小的词,让他们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进行相应的创作实践。在这儿,所谓的创作,对于一些没有记谱能力的学生来说,只不过是将自己编的曲子背唱下来而已。在这个过程中要切记,时时与学生实际兴趣相结合,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水平,并且一定要注意发掘学生创作中的亮点,不要讽刺打击,而要时时鼓励学生锲而不舍,继续努力。

例如,在第一节音乐课上,我给了他们这样一句词:“我们是新世纪的好少年,成长在祖国灿烂的阳光下。”当然,创作的结果五花八门,很不规整。但值得肯定的是,他们都很感兴趣,有些学生创作的旋律还很好听。在这个基础上,我激发学生认识了音乐旋律构成的两大要素,即音高与节奏。在讲解音的高低时,我将7―4与1―3两组音弹奏出,让学生选择哪组音适合给恐怖场面配乐,因学生有这方面的音乐储备,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讲到节奏时,我将学生日常熟悉的事物引人课堂。然后,给出一些节奏型,让学生做出相应的选择,等等这些,就让我们对原本生疏的音符有了兴趣,进而,学会用音符来谱写自己的旋律。在学习调式时,我先让学生听日本民歌《樱花》与中国民歌《茉莉花》,这两首歌曲都是他们非常熟悉的,且日本民歌与中国民歌在音乐风格特点上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进而引出这个特点的不同就是因调式的不同而形成的。调式就像是一条路,每个歌曲在创作时因需要而选择不同的起止点,起止点的不同造成路即调式的不同,而终点往往就是调式的主音,这主音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调式的名称。这样,音乐的感受加上形象的讲解,让学生对调式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总之,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讲解,任何时候不能与音响感受相脱节。驾空而谈,就离开了学习它的真正目的,也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只有将他们与学生的实际音乐储备与感知能力相结合,才能被学生欣然接受。进而,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走进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

参考文献

[1]音乐艺术博览李凌赵沨主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音乐美学漫笔李凌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

[3]教育学概论薛亮主编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论文作者:刘邦昆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以趣激学,让学生享受音乐带来的成长乐趣论文_刘邦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